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6篇
  3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28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本文旨在探究庄河大骨鸡GHR和IGF-Ⅰ基因产肉性能的遗传标记及聚合基因型的效应,为庄河大骨鸡的选育奠定理论基础。利用PCR-RFLP标记技术和最小二乘法分析了GHR、IGF-Ⅰ单基因型和聚合基因型与17周龄产肉性能的关联。结果发现:GHR基因和IGF-Ⅰ基因都存在3种基因型且处在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GHR基因AA型的活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高于AB型和BB型(P<0.05);IGF-Ⅰ基因DD型的活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高于CC型和CD型(P<0.05);聚合基因型AADD、AACD和ABDD的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各基因型(P<0.05)。GHR基因的AA型,IGF-Ⅰ基因的DD型和聚合基因型AADD、AACD、ABDD对鸡的产肉性能有显著影响,但是能否作为庄河大骨鸡选育的理论依据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2.
为以耐冷性品种吉粳81号和非耐冷性品种长白9号为供试材料,通过不同的磷肥施用量,研究低温下磷肥对水稻幼苗耐冷性及相关生理特性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下两品种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Fv/Fm、qP降低,不饱和脂肪酸指数升高,且对非耐冷品种影响较大;适当增施磷肥用量可增强水稻幼苗素质,提高水稻生物量,减缓水稻幼苗叶绿素相对含量降低程度,提高净光合速率、Fv/Fm、qP以及不饱和脂肪酸指数,提高耐冷性能力,且增磷对非耐冷品种的影响明显高于耐冷品种。  相似文献   
103.
试验旨在研究酵母硒对肉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质以及硒沉积的影响。选取处于育肥期、体重相近的肉羊(公羊) 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羊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Ⅰ、试验组Ⅱ、试验组Ⅲ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2、0.3 mg/kg酵母硒。试验期15周。结果显示,试验组Ⅱ肉羊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肉羊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肉羊的胴体重、宰前活重、净肉重、骨重、净肉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Ⅱ、试验组Ⅲ肉羊的屠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Ⅱ、试验组Ⅲ羊肉的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Ⅱ羊肉的剪切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各组羊肉的滴水损失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羊肉中和血中的硒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添加酵母硒能够促进肉羊生长,改善肉质,促进硒沉积,添加0.2 mg/kg酵母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大豆高脂肪组合初世代脂肪含量遗传及与亲本的关系。[方法]选择高产或高脂肪的7个大豆亲本,采用NCII设计,配成8个组合。[结果]F5代脂肪含量的变异大小与双亲脂肪含量的差异有关,双亲的差异越大,F5代脂肪含量的变异程度也越大。双亲脂肪含量均高,且双亲熟期差异较大,F5代出现高脂肪材料的几率高。F5代脂肪含量与双亲的差值呈显著负相关;与父本的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母本脂肪含量及中亲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高脂肪大豆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以不同耐冷性品种吉粳81和长白9为供试材料,进行不同的磷肥施用量处理(施入磷酸二铵分别为0、40、80、120和160 kg/hm2),对孕穗期低温胁迫下不同磷营养对水稻株高、穗抽出度、穗长、结实率以及单穴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会抑制吉粳81和长白9植株生长,导致穗抽出度、穗长、结实率以及产量下降,且对非耐冷...  相似文献   
106.
2007~2010年,在东北黑土稻作区,探索不同免耕措施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年免耕和免耕轻耙土壤容重分别增加19.0%和9.5%,土壤总孔隙度分别降低8.5%和4.2%;分别使土壤0~10 cm表层有机质含量增加50.3%和53.8%,使1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降低42.5%和33.9%,土壤其他养分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全年免耕比常规翻耕单位面积产量降低3.6%,免耕轻耙单位面积产量则变化不大。说明免耕轻耙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产量的影响比全年免耕小,可作为水稻免耕的主要方式在东北黑土稻区推广。  相似文献   
107.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入湖实施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入湖实施方案研究从滇池水动力及水环境数学模型、入湖通道、运行调度、出湖通道和监测体系5个方面开展研究,最大程度发挥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的效益,使滇池水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可为外流域调水工程治理湖泊水污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8.
在高寒区水利工程中,冻土与混凝土接触界面的力学特性对于衬砌的稳定性和长期服役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研究冻土-混凝土界面冻结强度特征与形成机理,开展了试验温度为-1~-5℃,初始含水率为9.2%~20.8%,法向压力为50~300 kPa条件下冻结黄土-混凝土界面直剪试验。通过研究界面剪切应力-位移曲线特征,结合摩尔库伦强度理论,将峰值强度分解为残余强度和界面冰胶结强度,对冻土-混凝土界面冻结强度形成机制进行解释。相应将界面黏聚力分解为峰值强度黏聚力和残余强度黏聚力,界面摩擦系数分解为峰值强度摩擦系数和残余强度摩擦系数。结果表明:界面冰胶结强度随着试验温度下降而增大,但受法向压力影响很小。在初始含水率为13.1%,法向压力100 kPa时,试验温度由-1下降至-5℃,冰胶结强度由4.4增加至111.1 kPa。界面残余强度随着法向压力增大而增加,但受试验温度影响很小。在含水率20.8%,试验温度-5℃时,法向压力由50增加至300 kPa,残余强度由34增加至177 kPa。界面峰值强度黏聚力随温度的降低呈指数增长,在含水率13.1%时,温度由-1下降至-5℃,峰值强度黏聚力由35.09增加至148.05kPa,而残余强度黏聚力变化很小。界面处摩擦系数受试验温度影响较小。该研究可为寒区衬砌工程等冻土-构筑物接触面结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针对中国目前农家有机肥仍采用传统式的人力撒施,缺少合适的撒施机械问题,设计了一种小型施肥旋耕联合作业机。该机在田间万能管理机旋耕的基础上增加了追肥部分,在施完肥后,马上旋耕,保证有机肥及时跟土壤搅拌混合,减少肥效损失。通过对带传动的设计计算、减速器的选择、肥箱及转盘设计、零部件的设计验证总体设计方案,确定了整机结构。  相似文献   
110.
国外大豆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育种现状,以期为我国大豆产量性状遗传改良、理想株型育种及杂种优势利用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