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14篇
  46篇
综合类   169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51.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奶牛细菌性乳腺炎的主要原因,生物被膜的形成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不利环境条件下持久性存在的关键因素。探索同一株菌在生物被膜态与浮游态生长状态下的耐药性与其生长状态的相关性,可为进一步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机制奠定基础。本研究培养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被膜,使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成过程。测定并比较了9种抗菌药物对3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生物被膜态和浮游态的最小抑菌浓度,并对两种状态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转录组学测序,筛选出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细胞信号通路和表达基因,同时对主要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RT-qPCR验证。结果发现,在生物被膜形成前期,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生物被膜态菌聚集面积越来越大,结构也越来越紧密,培养至72 h后,生物被膜逐渐开始分散。MIC测定结果显示浮游态菌的抑菌浓度低于生物被膜态菌。转录组结果显示两种状态菌的差异表达基因共1 512个,其中,生物被膜态菌中上调基因760个,下调752个。GO与KEGG富集分析显示,相比于浮游态菌,生物被膜态菌中与代谢相关的通路显著富集,其次为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和ABC转运蛋白通路。与生物被膜形成相关的基因,如编码ABC转运蛋白的基因表达上调,而与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下调。RT-qPCR验证了10个主要差异基因,其表达差异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这些差异可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态的高耐药性和细菌毒力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52.
马强  方婷婷 《福建茶叶》2023,(10):161-163
茶文化独特的艺术特质,对人的思维、性情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人的三观。大学生相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容易接触新事物,易受到影响。大学生创业阶段,创业观念和思维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创新结果。因此,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必要将茶文化的价值理念和内涵特征融入到创新创业,改变大学生过去创新创业中的盲目性。本文基于茶文化的功能,分析校园茶文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影响,并从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困境出发,以问题为导向,立足于校园,分析茶文化渗透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施路径,以此起到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53.
454.
为研究加工方式对鲜食黄花菜中戊唑醇残留量的影响,通过对黄花菜进行戊唑醇残留浸泡试验,实验室内模拟加工,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研究了不同加工方式(水洗、焯水、浸泡、水洗—焯水—浸泡)对鲜食黄花菜中戊唑醇残留量的去除效果。结果显示,单独水洗、焯水、浸泡处理时,戊唑醇浓度与去除率呈正相关,戊唑醇残留量越高去除率越高,去除效果越明显;处理时间和戊唑醇残留量的去除率呈正相关,随着时间的增加,去除率增大;3种处理方式中焯水对黄花菜中戊唑醇的去除率最高,去除效果最好,焯水7 min,去除率最高可达83.05%;水洗时间0~3 min、焯水时间0~3 min、浸泡时间0~30 min期间去除率变化幅度高,去除速度最快,之后去除率变化幅度均变缓,趋于稳定;建议鲜食黄花菜的加工流程为:水洗3 min→焯水3 min→浸泡30 min。  相似文献   
455.
为了探究不同居群红砂(Reaumuria soogorica)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及居群遗传结构。本研究运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源于内蒙古、宁夏、甘肃16个不同居群的299份红砂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1对引物共扩增出67个等位基因,扩增等位基因多态率为83.58%,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396;居群的等位基因数(Allele number,N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s,Ne)为3.735,2.221;香农信息指数(Shannon information index,I)为0.763;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Fixation index,Fst)为0.041~0.210,平均值为0.088。AMOVA结果表明,居群间的遗传差异仅占变异总来源的5.8%。本研究得出结论红砂的基因多态性为中度,等位基因不均匀的分布在染色体上。观测杂合度和固定指数说明居群内杂合度缺失,纯合体过量。Fst指数表明居群间分化程度较低,且红砂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源于个体内DNA序列的不同。Mantel检测得出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显著相关。聚类分析表明居群间的基因交流是影响居群聚类的重要因素。STRUCTURE结构分析将材料分为5个亚群,第Ⅴ亚群内红砂个体血统较为纯正,第Ⅱ亚群内个体血统混杂。  相似文献   
456.
为定期检测牛场口蹄疫免疫抗体阳性率,探索口蹄疫A型-O型-亚I三价苗免疫效果,分析改进牛场口蹄疫免疫程序。试验选取30个万头以上牛场进行口蹄疫A型-O型-亚I三价灭活疫苗注射,随机抽取犊牛、育成公牛、空怀母牛、头胎妊娠母牛、哺乳母牛各30头同时注射疫苗,并在免疫后第1、2、4、6月采血检测抗体。结果显示,注射三价苗1个月后牛只逐渐产生抗体,A型抗体阳性率在第2个月到达峰值,亚1型、O型抗体阳性率在第4个月达到峰值;甘肃地区牛场口蹄疫抗体阳性检出率为亚1型(80.79±0.54)%、A型(79.86±0.05)%、O型(78.47±0.32)%,其中A型抗原最容易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犊牛与哺乳母牛抗体水平偏低,但在保护范围之内。综上可见,该疫苗对牛群的保护力较好。  相似文献   
457.
以青海省湟源县野生沙棘种子繁殖的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对沙棘HrNAC家族转录因子的结构进行分析,并研究HrNAC转录因子时空表达模式。8个HrNAC转录因子等电点为4.910(HrNAC8)~ 9.264(HrNAC1),均属于亲水性蛋白;在沙棘的根、茎、叶中,8个HrNAC转录因子中有7个呈现差异表达,大部分基因随着干旱时间的增加,相对表达量升高,复水后急剧下降。以上结果表明,HrNAC转录因子受干旱胁迫诱导表达,在沙棘响应干旱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58.
家畜相关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livestock-associated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LA-MRSA)在畜牧业和动物性食品中多次被检测到,可以向人群传播,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研究其耐药性、毒力因子的表达与调控对LA-MRSA的防治及后续药物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宁夏规模化奶牛养殖场乳腺炎患牛牛乳中分离出的9株LA-MRSA为试验对象,通过抗菌药物敏感性、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检测和细菌体外侵袭力试验筛选出具有高耐药、高毒力特征的LA-MRSA菌株,结合本实验室前期LA-MRSA分子分型结果,鉴定出1株具有高毒力特征的代表菌株,然后将代表菌株和标准菌株ATCC 33591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分析,最后通过RT-qPCR验证RNA-seq结果准确性。高毒力LA-MRSA鉴定结果显示,9株LA-MRSA中编号为D10的菌株对13种抗菌药物耐药,且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体外侵袭力较强,具有高耐药、高毒力特征。RNA-seq分析结果显示,与标准菌株相比,D10株存在大量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