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4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试验以纯化的rHis-BoIFN-γ蛋白为免疫原免疫4~6周龄BALB/c鼠,3次免疫后,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用纯化的rGST-BoIFN-γ作为检测抗原,以间接ELISA和有限稀释法进行筛选,并初步鉴定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试验共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抗rBoIFN-γ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抗体亚类均为IgM,轻链为κ链;其中腹水效价2株均达到5×104以上;通过Western blot结果表明,4株单抗均可特异性的结合rGST-BoIFN-γ蛋白,而不与GST标签蛋白反应。间接ELISA试验证明,4株单抗只与rBoIFN-γ反应,而不与GST蛋白和rGoIFN-α、rGoIFN-γ、rBoIFN-α等细胞因子发生交叉反应。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显示,4株单抗均与真核细胞BHK21表达的rBoIFN-γ反应产生强荧光反应,证明了单抗能够与接近天然的BoIFN-γ反应,证实了单抗的特异性。阻断ELISA检测结果表明,3D10株单抗能够与牛外周血诱导产生的天然干扰素发生反应,证实了该单抗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
本研究旨在克隆牛干扰素调节因子9(bovine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9,BoIRF9)基因,分析其生物学信息,并表达其抗原优势区。从感染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的EBK细胞中提取总RNA,以反转录得到的cDNA第一条链为模板,参考GenBank中牛IRF9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BoIRF9基因的扩增,对克隆得到的BoIRF9基因进行分子特征、高级结构与分子进化等生物学分析。根据BoIRF9的亲水性、抗原指数和表面可及性,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克隆BoIRF9的抗原优势区域片段,将其连接至pET30a(+)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0a-IRF9-Part。将鉴定正确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抗原优势区域蛋白,运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进行蛋白质鉴定。结果显示,本研究克隆得到BoIRF9基因全长1 684 bp,CDS区长1 320 bp,编码439个氨基酸;BoIRF9氨基酸序列与人、马、猪、山羊相似性为80.0%~96.2%;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荷斯坦奶牛与山羊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猪、马、非洲象和人;BoIRF9蛋白的分子式为C2139H3342N594O658S18,分子质量为48.5 ku,理论等电点(pI)为5.71;BoIRF9基因编码蛋白不存在跨膜结构,无信号肽,存在1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和多个磷酸化位点;BoIRF9蛋白二级结构含有115个α-螺旋、22个β-转角、68个延伸链和234个无规则卷曲;BoIRF9蛋白包含2个保守结构域,选择包含第一个保守结构域的第12-221位氨基酸作为抗原优势区域,克隆出648 bp的基因片段,并表达出分子质量为27 ku的重组蛋白。本研究结果可为干扰素调节因子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为研究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分子特征,本研究参考GenBank中登录的BVDV基因Ⅱ型病毒株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多对引物,通过RT-PCR方法,对一株分离自某商品化血清中的BVDV分离株HLJ-10全基因组进行分段克隆及序列测定,获得了该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分离株为BVDV基因Ⅱ型,全长12 284 nt,编码区为11 694 nt,共编码3 897个氨基酸,5’和3’非编码区分别为385 nt和205 nt。与其它BVDV参考株序列比对分析表明,HLJ-10与SH-28和KZ91CP进化关系较密切,预测该分离株含有22个潜在糖基化位点,氨基酸差异性分析表明E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在瘟病毒属中变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34.
牛白血病是牛白血病病毒(bovine leukemia virus,BLV)感染引起的牛最常见的肿瘤性疾病之一,对养牛业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较大。本文分别从病原学、流行现状、危害及潜在风险、诊断和防控策略等方面概述了BLV及其引发疾病的研究进展。BLV自首次发现以来,已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并很容易跨物种传播,且所有感染动物都会终身带毒,引起广泛的免疫功能异常,从而导致产奶量降低、产肉量下降和动物流产。此外,有实验已证实了在人类乳腺癌、肺癌组织和部分人类血液中有BLV的存在。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和预防BLV感染的药物和疫苗,因此准确诊断和清除BLV感染牛是控制牛白血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血清学抗体检测和前病毒DNA检测,主要的防控策略包括净化、通用的牧场管理与生物安全防护以及阻断向人类传播的途径。综上所述,应严格落实上述防控策略,加强诊断方法研究和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相似文献   
35.
为筛选出鸭肠炎病毒(DEV)gC糖蛋白胞外区的优势抗原表位,本试验通过抗原表位作图法对DEV-gC基因进行分段克隆并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表达蛋白经纯化后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经过4轮筛选,DEV-gC糖蛋白优势抗原表位为第73-88位氨基酸。该优势表位的发现为DEV-gC糖蛋白具体功能区的研究、诊断试剂及表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6.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以感染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和快速远距离传播的动物疫病,以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危害严重而著称。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通报的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之  相似文献   
37.
为进一步对鹅细小病毒(GPV)非结构(NS)蛋白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进行定位,本研究设计了覆盖NS1蛋白C末端453 aa~627 aa的7个长约30个氨基酸残基的重叠短肽,并进行了融合表达。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NSb(485 aa~514 aa)、NSc(498 aa~532 aa)、NSd(523 aa~556 aa)、NSe(543 aa~573 aa)、NSf(564 aa~598 aa)和NSg(599 aa~627 aa)能够被GPV免疫的鹅血清识别。将抗原表位区推导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12株GPV和番鸭细小病毒(MDPV)相应序列应用DNAMAN进行同源性比较,并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GPV各株之间的同源性较高,但在强弱毒株和不同地区分离株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GPV和MDPV的NS蛋白中可能存在共同的线性抗原表位区。  相似文献   
38.
为鉴定口蹄疫病毒(FMDV)的非结构蛋白3AB的抗原表位,本研究以原核表达并纯化的FMDV 3AB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杂交瘤细胞,通过间接ELISA进行筛选,获得6株能够稳定分泌抗3AB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这6株MAbs亚类鉴定均为IgG1型,轻链均为K链.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表明,这6株MAbs均能够识别FMDV 3AB蛋白.采用制备的MAb对分段表达的3AB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合位点分别位于3AB的第aa 55~aa 70、aa 64~aa 79、aa130~aa145区段.该结果为进一步探索3AB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建立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9.
试验旨在表达牛乳头瘤病毒(BPV)的L1衣壳蛋白,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对疑似牛乳头状瘤的病料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L1基因简并引物FAP59/FAP64进行扩增,然后设计特异性引物,将衣壳蛋白L1基因亚克隆至pET-30a(+)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30a-BPV2-L1,在E.coli Rosetta~(TM)(DE3) pLysS宿主菌中表达重组蛋白rBPV2-L1,并以纯化的rBPV2-L1蛋白为免疫原制备兔抗BPV2-L1蛋白多克隆抗体,随后间接ELISA检测其效价,并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分析。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病变部分表皮细胞增生、角质过度并出现细胞挖空等BPV感染的组织病变情况;序列分析确定BPV分离株的基因型为2型,L1基因编码区长1 494 bp,可编码一个含有497个氨基酸的衣壳蛋白,蛋白分子质量为55.5 ku;与各型BPV的L1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其与BPV2-SW01(GenBank登录号:KC878306.1)、BPV2(GenBank登录号:KX113620.1)处于同一遗传进化分支,且属于Delta属成员;诱导表达的rBPV2-L1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沉淀中;间接ELISA法检测多克隆抗体效价高达1∶163 840,间接免疫荧光分析表明,兔抗BPV2-L1多克隆抗体能与瞬时表达的BPV2-L1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以上结果证实,本研究成功克隆、表达了BPV2 L1基因,且重组蛋白rBPV2-L1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所制备的BPV2-L1蛋白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为进一步研究BPV2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0.
试验旨在表达牛乳头瘤病毒(BPV)的L1衣壳蛋白,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对疑似牛乳头状瘤的病料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L1基因简并引物FAP59/FAP64进行扩增,然后设计特异性引物,将衣壳蛋白L1基因亚克隆至pET-30a (+)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30a-BPV2-L1,在E.coli RosettaTM(DE3) pLysS宿主菌中表达重组蛋白rBPV2-L1,并以纯化的rBPV2-L1蛋白为免疫原制备兔抗BPV2-L1蛋白多克隆抗体,随后间接ELISA检测其效价,并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分析。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病变部分表皮细胞增生、角质过度并出现细胞挖空等BPV感染的组织病变情况;序列分析确定BPV分离株的基因型为2型,L1基因编码区长1 494 bp,可编码一个含有497个氨基酸的衣壳蛋白,蛋白分子质量为55.5 ku;与各型BPV的L1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其与BPV2-SW01(GenBank登录号:KC878306.1)、BPV2(GenBank登录号:KX113620.1)处于同一遗传进化分支,且属于Delta属成员;诱导表达的rBPV2-L1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沉淀中;间接ELISA法检测多克隆抗体效价高达1:163 840,间接免疫荧光分析表明,兔抗BPV2-L1多克隆抗体能与瞬时表达的BPV2-L1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以上结果证实,本研究成功克隆、表达了BPV2 L1基因,且重组蛋白rBPV2-L1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所制备的BPV2-L1蛋白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为进一步研究BPV2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