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21.
近几十年,我国蛋鸡产业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逐渐凸显出日益严重的问题,如蛋鸡良种自主率低、疾病风险普遍且复杂、产业各环节利润分配不均、蛋鸡产业自律性较差等,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蛋鸡产业突围的重要瓶颈。自本期开始,本刊邀请业内专家从产业动向、种源问题、蛋鸡风险、蛋鸡利润、免疫抑制、责难六个方面就我国蛋鸡产业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希望借以引发读者对我国畜禽养殖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2.
鼠李糖乳酸杆菌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鼠李糖乳酸杆菌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28日龄断奶、均重为(8.48±0.13)kg健康正常的杜×(长×大)仔猪216头,随机分配到4处理中,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9头猪,试验期28d,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0.1%鼠李糖乳酸杆菌制剂(Ⅰ组)、基础日粮+0.2%鼠李糖乳酸杆菌制剂(Ⅱ组)、基础日粮+0.3%鼠李糖乳酸杆菌制剂(Ⅲ组)。结果表明:试验前期Ⅱ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极显著提高(P<0.01),为123.33g;饲料转化率得到极显著改善(P<0.01),前期为1.93,后期为1.57,而全期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为1.70;采食量方面,试验前后期Ⅱ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后期较对照组减少耗料15.93%;全期腹泻发病率试验Ⅱ组最低,为0.4%。  相似文献   
123.
选择产犊时间相近的奶牛24头,随机分为4组.试验组分别在精饲料中加入0.1%、0.2%、0.3%的复合酶,对照组不添加,试验期为45 d.结果表明:添加0.2%复合酶组的奶牛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3.64 kg/d,提高了12.2%,与添加0.1%、0.3%复合酶组相比产奶量分别增加2.02、3.89 kg/d,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24.
为探讨玉米秸秆青贮饲料营养物质随时间变化规律,选取生长期为105d的青玉米秆调制青贮饲料,50d后开窖,考察了青贮饲料在50~290 d贮存期间7种主要营养物质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营养物质与贮存时间以及纤维类成分与干物质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一元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25.
投稿须知     
《畜牧兽医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畜牧兽医综合性学术期刊。1982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多次获得全国、省级优秀期刊。邮发数量一直稳居同类科技期刊前列,邮发代号:52-56。本刊融科学性与实用性于一体。面向基层和科研教育机构,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特点,传播畜牧、兽医新理论、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6.
探讨日粮添加谷氨酰胺(Gln)对免疫应激条件下蛋鸡应激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健康的37周龄海兰褐产蛋鸡3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12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和Ⅴ组为免疫应激组,在日粮中分别添加0、0.6%、0.8%和1.0%的Gln。试验第4天对Ⅱ~Ⅴ组蛋鸡分别进行肌肉注射新城疫冻干苗和灭活苗,对照Ⅰ组蛋鸡同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免疫应激后3h,日粮未添加Gln的免疫应激Ⅱ组蛋鸡血浆皮质醇含量显著升高(P0.01),免疫后6h,Ⅱ组的血浆皮质醇含量仍高于对照Ⅰ组(P0.05),日粮添加Gln的Ⅲ、Ⅳ和Ⅴ组的皮质醇含量显著低于Ⅱ组(P0.01)。日粮添加Gln可显著提高新城疫免疫应激蛋鸡的新城疫HI抗体滴度水平(P0.05),以0.6%Gln效果更好。免疫应激后3h,其B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提高(P0.01),T淋巴细胞转化率高于对照组(P0.05);日粮未添加Gln的免疫应激Ⅱ组蛋鸡B、T淋巴细胞转化率均高于日粮添加Gln的免疫应激组(P0.05);日粮添加0.6%、0.8%Gln有助于免疫应激蛋鸡B、T淋巴细胞转化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因此,免疫应激条件下,日粮添加Gln能显著降低免疫应激蛋鸡应激激素皮质醇的含量,日粮添加Gln有增加机体免疫机能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7.
旨在研究日粮不同苏氨酸水平对肉鸡生产和免疫的影响,为苏氨酸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将432只体质量相近的1日龄健康AA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分别饲喂苏氨酸水平为NRC(1994)标准推荐量的85%、100%、125%和150%的日粮,采样并测定肉鸡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机体抗氧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结果表明,日粮不同苏氨酸水平显著影响肉鸡平均日增量和耗料增量比,但对平均日采食量的影响不显著,其中,100%NRC组生产性能最佳;日粮苏氨酸水平显著影响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以125%NRC组活性最高;日粮过量苏氨酸水平显著提高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增加血清中尿酸的浓度;日粮中125%NRC苏氨酸水平能够显著增加血清中总蛋白、球蛋白质量浓度和肉鸡的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及胸腺指数。日粮苏氨酸水平对21日龄、35日龄和42日龄肉鸡新城疫抗体滴度有显著影响,且抗体水平以125%NRC组最高。总之,日粮苏氨酸水平为NRC(1994)标准推荐量的100%时,肉鸡可获得最佳的生产性能;日粮中125%NRC苏氨酸水平能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128.
通过体外法研究粪肠球菌的生长特点、耐酸性、耐胆盐性和抑菌性等,以评价其益生效果。结果表明:①粪肠球菌在培养2 h后进入对数期,8 h到达稳定期;② 经pH 2、3、4的人工胃液处理3 h后,粪肠球菌极显著降低至2.71×105、1.03×107和5.65×107CFU/mL(P<0.01);③粪肠球菌经含质量分数为0.2%和0.3%的胆盐溶液处理3 h后,极显著降低至1.46×106和1.37×106 CFU/mL(P<0.01);④粪肠球菌对大肠杆菌O1和O78均在混合培养至10 h时表现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可见,粪肠球菌生长繁殖速度快,能耐受胃肠道环境,对大肠杆菌O1 和O78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适合作为微生态制剂的生产菌种。  相似文献   
129.
探究鼠伤寒沙门氏菌(ST)胞外囊泡(OMVs)对肉仔鸡的免疫保护效果。350只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雏鸡常规条件下饲养至7日龄,选择沙门氏菌感染为阴性、健康及体质量差异不显著的雏鸡320只随机等分为5组,每组8重复,每重复8只。试验设计为未感染的对照组(PBS组)、沙门氏杆菌感染组(ST组,攻毒试验用)和3个不同OMVs免疫剂量免疫组,分别注射5、10和20μg/(d·只)的OMVs(OMV5、OMV10和OMV20)。从8日龄开始,每隔1周对OMVs免疫组分别腹腔注射对应剂量的OMVs,每次连续3d,共免疫3次;PBS组和ST组分别注射等量PBS溶液。试验鸡30日龄时,对ST组和3个OMVs免疫组腹腔注射1×109 CFU的ST进行攻毒,PBS组注射等量PBS溶液,饲养观察5d。结果表明:1)在8~28日龄的免疫期,与PBS组相比,OMV5和OMV10组的试验鸡日均采食量、平均日增量和饲料转化率均无显著差异,而OMV20组的试验鸡日均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量显著降低、饲料转化率显著增加;3个OMVs免疫组的死亡率及免疫器官指数与PBS组均无显著差异;2)3个OMVs免疫组试验鸡的免疫器官指数与PBS组无显著差异;OMVs免疫可显著提高免疫期间血清中的溶菌酶活力、白蛋白和C3质量浓度及SOD活力;3)与ST组相比,OMVs免疫组在ST攻毒后显著消除ST感染引起的试验鸡体质量下降,显著提高ST感染鸡的存活率,尤以OMV10和OMV20免疫组效果最好。此外,10μg/(d·只)的OMVs免疫可显著降低ST感染后血液中的IL-1β和TNFα的质量浓度,且有降低IL-6质量浓度的趋势。由此可知,适量剂量的OMVs免疫对肉仔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但可增强肉仔鸡机体免疫功能,且具有显著提高肉仔鸡抗ST感染的能力,本试验中ST-OMVs最佳免疫剂量为10μg/(d·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