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江汉平原稻田田面水氮磷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江汉平原地区,因水肥管理粗放,特别是人为排放刚施肥泡田水,水稻种植引发的氮磷面源污染问题比较严重,迫切需要掌握稻田氮、磷动态特征,并据此进行科学的肥水管理。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设置不同氮磷梯度,研究了江汉平原稻田田面水氮磷形态与浓度动态变化特征及施肥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尿素后,田面水可溶性总氮(DTN)、可溶性有机氮(DON)和铵态氮(NH_4~+-N)占总氮(TN)的比例分别在88.0%、44.7%和31.6%以上,且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施磷肥后,田面水中颗粒态磷(PP)占总磷(TP)的比例为76%~93%,且随施磷量的增加而降低。田面水中氮素浓度与施氮量之间呈分段线性相关关系,当施氮量分别超过287.8、289.9、231.5和336.7kg·hm-2后,TN、DTN、NH_4~+-N和DON的浓度会跃增;田面水中各形态磷素浓度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施氮肥后,田面水中TN和DTN浓度均在施肥后1 d达到峰值,在基肥和分蘖肥后5 d、穗肥后2 d降低至与不施氮肥基本接近;NH_4~+-N浓度在基肥和分蘖肥后2d、穗肥后1d达到峰值,基肥和分蘖肥后5 d、穗肥后2 d后降低至与不施氮肥趋同。施磷肥后TP、PP和可溶性总磷(DTP)的浓度均在施肥后1 d达到峰值,3 d后急剧降低,降幅均在79.0%以上。可见,在江汉平原地区,施尿素后田面水中氮素以DTN为主,尤其是DON和NH_4~+-N,施磷肥后以PP为主。减少氮、磷肥用量可降低稻田氮、磷损失,且氮肥施用量应尽可能控制在231.5 kg·hm-2以内。施基肥和分蘖肥后5 d内、施穗肥后2 d内是江汉平原稻田氮素损失的关键控制期,施磷肥后3 d内是磷素流失的关键控制期。  相似文献   
42.
为探究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基因组A节段3'-UTR是否影响IBDV的复制,本实验应用融合PCR技术将IBDV弱毒Gt株A节段的3'-UTR替换为超强毒Gx株的相应区段,并利用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拯救嵌合病毒r Gt-Gx3'UTR,对拯救病毒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嵌合病毒拯救成功,Gt株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既能识别Gt株的3'-UTR,也能识别超强毒Gx株的3'-UTR。通过比较嵌合病毒与亲本病毒的体外复制曲线,表明3'-UTR能够影响IBDV的复制。3'-UTR二级结构的预测结果表明其可能是以特定的二级结构而非一级序列发挥其功能。本研究为认识IBDV复制特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以国内外引进的玉米单倍体诱导系为基础材料进行本地选育改良,得到农艺性状和综合抗性较好的诱导系新材料32份。用杂交种中农大451、宜单629和登海9号为测验种对这32份诱导系材料进行诱导率测定,其平均诱导率差异很大,为1.40%~9.72%。试验还表明,用相同的诱导系进行诱导,不同母本杂交种诱导率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44.
羊小洪  高立  王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694-11696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种类有机肥对烤烟农艺性状、产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施用九精制有机肥、原精制有机肥和油枯复合肥,研究它们对云烟97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油枯复合肥对云烟97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化学品质的效果优于其他2种有机肥。[结论]该研究可以为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在烤烟生产中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