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6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轮状病毒(RV)是引起全球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源之一,它不仅在发展中国家流行,也在发达国家流行。有研究表明改变卫生条件并不能有效制止轮状病毒的传播。疫苗接种是唯一可行的预防控制轮状病毒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方法,因此轮状病毒疫苗的研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针对近几年来研发的轮状病毒疫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2.
本研究通过PCR-RFLP建立了直接利用基因组DNA检测尿苷酸合酶缺乏症(DUMPS)突变的方法.对济南市6个奶牛场224头奶牛及53头荷斯坦种公牛进行了DUMPS的PCR-RFLP检测,共检出2头杂合母牛(携带者),杂合子占检测母牛群的0.89%,在荷斯坦公牛中只检测到一种基因型,没有发现隐性突变基因的携带者.实验证明,该方法重复性好、灵敏性高、稳定性可靠.  相似文献   
33.
从爆发犊牛腹泻的牛群中分离到一株轮状病毒,(CHLY)并以其感染的MA-104为试验材料,较为系统的对轮状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其宿主的超微病变进行了观察,并将其主要保护性抗原VP7基因克隆入pUCm-T载体进行序列分析及测定,鉴定其血清型。轮状病毒粒子为圆形颗粒,直径在60~70 nm之间,病毒粒子由双层衣壳包裹,呈典型的轮状病毒车轮状结构。在轮状病毒感染的细胞质中,可观察到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子代病毒粒子。对轮状病毒的中和抗原VP7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HLY与G6血清型轮状病毒RF株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为98.9%,结果表明分离的轮状病毒CHLY株为G6型轮状病毒。  相似文献   
34.
金黄色葡萄球菌攻击下小鼠泌乳期乳腺炎症病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观察不同剂量(E1:10 CFU/μl;E2:20 CFU/μl;E3:100 CFU/μl;E4:200 CFU/μl;E5:2000CFU/μl)金黄色葡萄球菌攻击下的小鼠泌乳期乳腺炎症病理变化,选择最佳剂量建立小鼠乳腺内感染模型.结果表明:试验组乳腺组织中分离的细菌数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E3达到最高.组织形...  相似文献   
35.
[目的]实现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并分析重组β-溶血素的溶血活性.[方法]PCR扩增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山东分离株β-溶血素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hlb,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用96孔血凝板测定重组蛋白的溶血效价,以血琼脂平板法检测重组蛋白的CAMP反应.[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含有993 bp的ORF,可编码含330个氨基酸的成熟蛋白;SDS-PAGE分析重组蛋白表达水平,IPTG诱导后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为57 kD,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3.9%;溶血效价分析,金葡菌β-溶血素对绵羊红细胞的溶血效价为278 HU·mg-1,对奶牛红细胞的溶血效价为9×103Hu·mg-1;重组蛋白在血琼脂平板上和无乳链球菌能发生明显的CAMP反应.[结论]成功表达了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素,该毒素对奶牛红细胞的溶血活性明显大于绵羊红细胞,显示出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素的特性明显不同于人源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素,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与免疫机理、疫苗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此外,重组蛋白还可用来特异性诊断、鉴别无乳链球菌,为兽医临床诊断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为提取纯化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并测定多糖含量.采用超声波破碎菌液,用CTAB结合其中的多糖、CaCl2解离、乙醇沉淀等化学方法提取纯化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显示,得到荚膜多糖0.31 g,含量为65.06%.结果表明,成功提取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并对其含量进行了测定,初步确定了粗提金黄色葡萄球茵荚膜多糖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单味中药多糖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体外抑菌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对山东省3个大型奶牛场的40头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进行调查、采样、用常规方法对所采样品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纯化、鉴定等.利用水煎法提取黄连、大黄、五味子等8味中药的活性成分.通过琼脂平板扩散法对分离率大于5 %的病原菌进行中药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共分离细菌44株,其中大肠杆菌15株(34 %)、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9株(20 %)、链球菌5株(11.4 %)、粪肠球菌5株(11.4 %)、不动杆菌属3株(6.8 %)、芽孢杆菌2株(4.5 %)、绿脓杆菌2株(4.5 %)、克雷伯氏菌1株(2.2 %)及梭状芽孢杆菌属的厌氧菌2株(4.5 %).中药体外抑菌结果表明,8味中药中,黄连、大黄和五味子等对子宫内膜炎病原菌都表现为高度或中度敏感,其它的中药抑菌效果表现不敏感.分离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并通过体外中药药敏实验的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8.
【目的】构建口蹄疫病毒VP1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FG9-VP1,并建立稳定表达VP1基因的BHK-21细胞系。【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口蹄疫病毒材料中扩增出VP1基因,并将其连入慢病毒载体FG9中,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转染BHK-21细胞,96h后经流式细胞分选筛选GFP阳性细胞,细胞增殖后经WB检测VP1基因的表达。【结果】VP1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FG9-VP1测序正确,转染BHK-21细胞经流式细胞仪筛选的GFP阳性细胞后可稳定表达VP1基因。【结论】VP1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并获得了稳定表达VP1基因的BHK-21细胞系。  相似文献   
39.
奶牛GHR基因CRS-PCR多态性及其与产奶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奶牛GHR基因CRS-PCR多态性及其与产奶性状的关联分析  相似文献   
40.
为研发牛α干扰素制剂,根据已发表的牛α干扰素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提取黄牛血液中白细胞基因组DNA,PCR扩增出α干扰素基因,并克隆到pMD18-T载体。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含有570bp核苷酸,编码189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牛α干扰素亚型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3.1%~95.2%之间。该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相连,构建真核表达质粒,为牛α干扰素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