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2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273篇
林业   383篇
农学   497篇
基础科学   344篇
  255篇
综合类   2432篇
农作物   457篇
水产渔业   311篇
畜牧兽医   1320篇
园艺   376篇
植物保护   292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326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6篇
  1967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04年7月14日,北京大兴区长子营某鹿场由于误用青霉素饮水,造成1只3岁母鹿死亡,其他30只成年鹿也有不同程度的症状.  相似文献   
22.
(一)母牛饲养 1.泌乳前期(产后1~76天)饲养:产后第1天,日粮按产前供给,供给清洁而充分的温水,第1次饮水最好加入食盐50克,麸皮1千克,食糖和益母草适量,用38℃左右小米粥喂牛,使母牛及早恢复体况.  相似文献   
23.
羔羊全营养代乳粉对羔羊增重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羔羊出生后采取人工饲喂代乳粉溶液的效果,对10日龄羔羊称重,以平均日增重与母乳组比较,用t检验方法检验差异显著性。研究结果显示羔羊平均日增重试验组为0.097-0.126kg,母乳组为0.071-0.113kg,二者没有显著差异。在生产中,代乳粉能替代绵羊母乳饲喂羔羊,对多胎品系羊的推广应用以及解决绵羊缺乳、少乳或无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江少阳 《现代种业》2006,(3):34-34,42
五味子又名山花椒、辽五味,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朝鲜半岛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其果实除入药外还可用于酿酒和制汁,是药食兼用的植物种类,近年需求量不断增长,依靠野生资源已远远不够满足人们对五味子原料的需求,现以五味子作为一种新兴的果树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架面管理的好坏,对人工栽培五味子的丰产、稳产及品质有着较大的影响,现就五味子人工栽培条件下的架面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5.
秦皇岛市昌黎县碣石山旅游区蝶类资源丰富,经初步调查风蝶科有2种,粉蝶料7种,眼蝶科8种,蛱蝶科16种,弄蝶科11种,灰蝶科10种,共54种。  相似文献   
26.
巧取断螺栓     
履带式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机等农田作业机械,在田间作业时,由于牵引阻力大或保养不及时,容易产生牵引装置托架固定螺栓被拉断的现象。下面介绍一种取出断螺栓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
28.
山区蜂缘─—记养蜂户艾义忠凤冈县何坝乡艾义忠同志,60多岁,饱经风霜,乐观而健谈。他从1961年开始养蜂,还要搞农业生产。最初定地养中蜂4群,1973年发展到35群,1974年暴发“中囊病”又“割资本主义尾巴”,几经波折,蜂群所剩无几。党的十一届三中...  相似文献   
29.
柴达木盆地退化弃耕地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柴达木盆地退化弃耕地上用紫花苜蓿建立人工草地恢复植被效果良好,二龄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及群落地上生物量季节变化呈“S”型曲线,其高峰期在8月底。紫花苜蓿、野生杂类草和群落生物量生长速率季节动态不尽相同,紫花苜蓿种群和群落生物量生长速率的最大值在7~8月份,野生杂类草最大值在6~7月份。播种当年采用紫花苜蓿+燕麦混播处理不仅可提高紫花苜蓿新生苗的存活率和越冬率,而且使第2年返青出苗整齐,地上生物量较单播提高31.82%,还可增加当年收益。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