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51篇
畜牧兽医   3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互助县保护性耕作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魏宏 《现代农业科技》2009,(16):254-254
通过一个生长周期的保护性耕作试验表明,保护性耕作可降低作业成本,增加土壤蓄水能力,防止水土流失,并使油菜干重增加、叶片增加、单株鲜重增加,保护性耕作的油菜示范田留茬免耕播种比传统耕作对照田千粒重增加。  相似文献   
92.
为明确猪巨细胞病毒福建株(PCMV-FJ01)的gB基因特征,根据其序列特征,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其进行分段扩增,并对目的片段进行克隆测序。结果发现,PCMV-FJ01株gB基因全长为2 580bp,编码859个氨基酸;其和GenBank数据库中的PCMV分离株的gB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均在98.3%和97.9%以上。此外,本研究还发现部分(约50%)PCMV代表株的gB基因存在ACA三核苷酸缺失(436位氨基酸存在谷氨酰胺Q的缺失)。除ZZ株外,PCMV不同分离株的gB基因是否存在基因缺失和其遗传进化正相关。  相似文献   
93.
变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根据GenBank已发表及本研究室分离鉴定的变异PRRSV的NSP2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建立了一种鉴别PRRSV的RT-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扩增变异PRRSV基因组时可获得217bp的片段,扩增普通PRRSV时则获得307bp的片段,同条件扩增猪瘟病毒(CSFV)、圆环病毒Ⅱ型(PCV2)、伪狂犬病病毒(PRV)均为阴性;该体系可检测到2.6pg的PRRS病毒核酸,具有较高敏感性。对2007~2008年送检的4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检出12份为变异PRRSV,其阳性率为30.0%。研究结果表明, 建立的RT-PCR鉴别变异PRRSV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4.
抗菌肽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肽是一类新型的抗菌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本文对其特点及其在饲料添加剂方面的应用作出综述.  相似文献   
95.
温室秋延晚螺丝椒新品种引种试验,从中筛选出适应性好,产量高,辣味适中的优良品种。试验选取15个辣椒品种与金禾辣椒王对比,重点调查辣椒田间性状、果实单株数、平均单果重、单株产量、色泽、辣味及抗病性。结合各方面评价意见:亨椒龙霸、亨椒龙腾等5个品种,适宜在乌鲁木齐市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6.
2001年冬季,福建省大部分地区猪群出现无名出血高热疾病,其临床表现为仔猪高热稽留、极度呼吸困难及相当高的病死率;怀孕母猪发生一过性高热及流产率显著升高,应用抗菌素治疗效果差。对收集的22份典型病料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结果从36%病料中观察并分离到链球菌,27%的病料中观察并分离到附红细胞体,而且混合感染比较严重,其中以伴发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居多。共分离出6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2株衣原体,1株猪伪狂犬病毒,还分离到2株不明病原。说明该病的流行并非由单一病原引起,而是由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结果。  相似文献   
97.
闫佼  任新宇  魏宏宇  彭帅英  程新 《核农学报》2022,36(11):2275-2285
为探究菌糠多糖-纳米硒复合物对水稻的促生效果,以茶树菇菌糠多糖为原料,采用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制备菌糠多糖-纳米硒复合物,并初步探索其对水稻种子萌发及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茶树菇菌糠多糖占比为10%、Vc与亚硒酸钠的配比为4∶1、反应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50℃时,可以获得粒径最小且稳定的菌糠多糖-纳米硒复合物。该条件制备的茶树菇菌糠多糖-纳米硒复合物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对水稻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且其促生效果高于单一的菌糠多糖,其中对水稻根部发育的影响尤为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当水稻幼苗叶面喷施菌糠多糖-纳米硒复合物浓度为20 mg·L-1时,根和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了72.62%和27.80%,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180.87%,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增加了67%、58%、21%。叶面喷施对水稻的促生效果显著高于根部添加处理。本研究为菌糠多糖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同时也为利用外源性物质提高农作物生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8.
郑明川  魏宏 《饲料博览》2006,(12):40-41
随着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抗氧化剂已经广泛的应用于饲料中。一方面可以减缓或防止饲料养分的氧化,进而起到保护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提高机体抗氧化水平,保护细胞的正常功能[1]。具有广阔前景的绿色抗氧化剂主要有以下几类。1茶多酚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一类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具有超强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它的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18倍,维生素C的3~10倍[2]。茶多酚具有多羟基结构,从而使很强的金属离子螯合剂能结合并降低在Fenton、Heber和Weiss反应中产生的氧自由基所必须的游离铁离子和结合铁离子…  相似文献   
99.
猪圆环病毒Ⅱ型的分离与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福建省表现为断奶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猪群中分离到两株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分别命名为FUQING0401和PUTIAN0401。通过对这两个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并同GenBank登录的12个代表毒株进行了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两分离株的ORF1核苷酸同源率为97.5%,rep蛋白之间有6个氨基酸的差别,ORF2的核苷酸同源率为99.7%,而两者氨基酸同源率为98.7%。福建省两分离株与加拿大、美国、欧洲以及中国其他地方毒株之间的同源性很高,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这两毒株与其他代表毒株可分为几个小分支,但它们之间的核苷酸同源率在91.6%~99.9%,并没有发现福建的两个毒株之间存在地区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0.
为深入研究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肽聚糖相关脂蛋白(Peptidoglycan-associated lipoprotein,palA)的生物学特性,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方法来扩增Hps palA的全基因序列,进行克隆和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Hps的palA基因核苷酸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选取其中的血清学5型分离株,对其PalA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结构功能域、蛋白质二级结构等重要参数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并对PalA蛋白的三级结构进行了同源建模.结果显示,PCR扩增出462 bp的目的片段;测序结果显示出不同血清型Hps之间palA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有一定的差异,而所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却差异很小;密码子偏爱性分析表明palA基因主要偏好GCA和AAA; PalA蛋白的理论等电点为6.28,偏弱酸性;PalA蛋白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不规则卷曲和延伸链为主要构件;Hps的PalA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流感嗜血杆菌Pal蛋白的相似性为71.97%,以Pal蛋白结构为模板成功构建了Hps的PalA蛋白三维结构分子模型,该PalA蛋白三维结构与Pal蛋白相似,也含有肽聚糖结合口袋区,主要由第80位的酪氨酸( Tyr)、第39位的苯丙氨酸(Phe)和第84位的亮氨酸(Leu)组成.Hps的PalA蛋白的成功建模为PalA蛋白功能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