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1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应用PCR方法扩增兔支气管波氏杆菌(Bb)的菌毛蛋白基因( fimN),将fimN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获得重组质粒pET28a-fimN。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受体菌BL21后,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蛋白分子量大小约为27 kD,与理论预期值相符。用Western-blot试验分析纯化的表达产物,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能与Bb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82.
本试验旨在了解近年来浙江省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状况,指导合理用药,检测细菌的耐药基因,探究其耐药机理.根据细菌形态、培养特性、生化试验,结合PCR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K-B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对18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设计耐药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法扩增耐药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分离鉴定出2012-2014年22株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药敏结果显示,分离菌对青霉素G、头孢拉定、链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甲氧嘧啶耐药严重,对多黏菌素B、左氟沙星、强力霉素、四环素等药物敏感,耐β-内酰胺类药物的细菌中检测到耐药基因blaTEM.结果表明,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是引起兔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菌,分离菌多重耐药,耐药率较高,检测到的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相符.  相似文献   
83.
黄连汤对鸭疫里默氏菌的抑菌作用及对菌体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中药复方黄连汤水提醇沉浓缩物(Ethanol extracts ofCoptidis rhizomadecoction,EeCrd)对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的体外抑菌规律及其对菌体形态的影响。黄连汤经水提醇沉后,减压浓缩,制成含生药176g.L-1的EeCrd原液。用PBS将原液倍比稀释成88、88×2-1、88×2-2……88×2-9g.L-1等11个梯度浓度的药液。用纸片扩散法和液体倍比稀释法研究EeCrd完全抑菌时的最小抑菌浓度和不完全抑菌时的亚抑菌浓度;取88和88×2-3g.L-1EeCrd浓度组药液分别作用17和3、6、17h后的细菌,用透射电镜观察菌体形态的变化。纸片扩散法和液体倍比稀释法测定的EeCrd完全抑制RA时的最小浓度均为88×2-2g.L-1,不完全抑菌时亚抑菌浓度为88×2-3g.L-1;88×2-4g.L-1以上稀释度EeCrd基本无抑菌活性;50μL的88g.L-1浓度组的EeCrd作用RA17h后,RA菌体浓缩,变小,最终死亡;50μL的88×2-3g.L-1浓度组的EeCrd作用RA3、6、17h后,RA菌体长度变长,细胞壁变薄,菌内颜色变浅,皱褶减少,纹理不均匀,菌体干瘪、折叠、弯曲,最终死亡。EeCrd可能通过破坏RA外膜结构来抑制细菌增殖。  相似文献   
84.
选择玉屏风散、四君子汤以及合方玉风君子汤作为口服佐剂,观察其对鸭疫里氏杆菌疫苗免疫的佐剂效果。结果:玉风君子汤能够显著提高受免疫鸭的抗体水平,且对鸭生长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5.
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GenBank中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I)的基因序列,应用Primer Premier5.0软件设计了一对引物,建立了适合DHV—I快速检测的RT—PCR检测方法。以该方法对实验室分离并保存的DHV强毒株Z10株的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得到了预期大小为699bp的目的片段。将扩增所得的DNA片段进行克隆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DHV-I的相应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同源性均达90%以上.表明为DHV—I的基因序列,对NDV,IBDV,DPV和GPV等常见病毒扩增结果为阴性。该方法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最低RNA模板检出量为24pg。表明所建立的RT—PCR检测技术具有特异、快速和敏感的特点,可用于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86.
87.
四种血清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外膜蛋白免疫原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燕  韦强  鲍国连  季权安 《中国家禽》2007,29(16):14-16
采用超声波裂解和超速离心法提取1型、2型、10型与1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Ra)的外膜蛋白(Omp),经SDS-PAGE分析,以上4个血清型Ra的Omp均由13~17个蛋白多肽组成,其分子质量大小为20~120 ku,相同血清型的电泳图谱相似,不同血清型的电泳图谱差异较大.交叉免疫印记试验结果表明,4种血清型在44~69 ku有交叉反应的蛋白多肽.  相似文献   
88.
从2012—2013年多个兔场送检的鼻炎病死兔病料中分离出12株细菌,根据其染色形态、培养特性、生化特性确定为兔波氏杆菌,在此基础上进行兔波氏杆菌16S rRNA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16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已公布的波氏杆菌属相关菌株序列同源性均达到了99%以上,进一步证明分离的菌株为兔波氏杆菌。结果表明:从浙江省鼻炎病死兔分离获得的12株病原菌为兔波氏杆菌,该菌的分离及其特性鉴定为浙江省兔波氏杆菌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鸭病毒性肝炎是危害养鸭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着我国养鸭业.在该病的诊断上,依据其发病日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但确诊和病毒定型必须依赖进一步的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此文根据多年来有关学者对该病的研究,概述了该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比较了各种血清学诊断方法的优劣.并认为建立一种快速而准确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是该病诊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0.
旨在建立一种针对猪大肠埃希菌和沙门氏菌的特异、高效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样品检测。本研究针对大肠埃希菌保守序列16SrRNA基因和沙门氏菌的特异性基因侵袭蛋白A基因(invA),采用Primer 3.0 Plus分别设计合成两对特异性引物,在此基础上建立并优化双重PCR反应体系。结果显示,该双重PCR检测方法能有效扩增出猪大肠埃希菌和沙门氏菌的144 bp和610 bp的特异性片段,PCR产物测序结果为目标片段;对副猪嗜血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巴氏杆菌、波氏杆菌、链球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将该方法应用于临床样品检测,对55例病猪的血液和组织样品进行分离检测,检测出大肠埃希菌12例,沙门氏菌4例,混合感染1例,与已报道的PCR检测方法符合率为98.20%。表明该研究建立的双重PCR体系可为临床猪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及混合感染提供一种灵敏且高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