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仔猪黄痢是由大肠埃希氏菌(EsherichiaColi)的某些致病血清型引起的猪的一类传染病,主要发生于1-7天龄的初生仔猪,尤其以1-3天龄最为常见。该病以拉黄色糊状稀粪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很高。若不采取措施,其死亡率可高达90%~100%。由于大肠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而且血清型众多,血清  相似文献   
42.
本研究旨在克隆、表达鸭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s wit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 5,IFIT5)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根据GenBank公布的绿头鸭IFIT5(登录号:KF956064)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获得鸭IFIT5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0a-IFIT5和pET-32a-IFIT5及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IFIT5。原核表达获得鸭IFIT5重组蛋白后,进行SDS-PAGE分析,并利用镍柱亲和层析方法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以纯化的鸭IFIT5重组蛋白为免疫原制备兔抗鸭IFIT5多克隆抗体。利用间接ELISA测定多克隆抗体效价、用Western blotting鉴定其特异性;将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IFIT5转化BHK21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多克隆抗体的反应性。结果表明: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制备的兔抗鸭IFIT5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49 600,可特异性识别鸭IFIT5重组蛋白,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则表明纯化的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BHK21瞬时真核表达的鸭IFIT5蛋白。综上,成功克隆了鸭干扰素刺激基因IFIT5,制备的兔抗鸭IFIT5多克隆抗体可用于鸭IFIT5蛋白的检测,可为鸭IFIT5蛋白的后续研究提供材料支撑。  相似文献   
43.
新城疫流行株GX-08全基因序列分析及其对鸭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从患病免疫鸡群中分离到1株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流行株,经致病指数测定为强毒株,编号为GX-08。致病性试验表明,GX-08株对鸭具有感染性和致病性。参照GenBank发表的NDV基因序列设计10对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方法对GX-08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段进行扩增。拼接后序列分析表明GX-08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总长为15192 nt,包含6个开放阅读框,分别编码6种蛋白质NP、P、M、F、HN和L。F基因裂解位点处的氨基酸序列为112R-R-Q-K-R-F117,符合强毒株氨基酸序列特点。F基因第47—420位片段基因分型分析结果表明,该流行株属于基因Ⅶ型。  相似文献   
44.
为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的方法,本研究参考GenBank中登录的NDRV S3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检测NDRV的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检验,并与普通PCR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扩增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6,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仅出现单特异峰.对番鸭呼肠孤病毒、禽呼肠孤病毒、鸭病毒性肝炎病毒、鸭瘟病毒、鸭新城疫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均未检测到荧光信号.对NDRV的最小检出量为29拷贝/μL,比普通PCR敏感性高100倍.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重复性好.该检测方法的建立为NDRV早期快速检测及定量分析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5.
为制备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ew-type duck reovirus,NDRV)XX株σB蛋白的多克隆抗体,试验经RT-PCR扩增NDRV XX株σB基因编码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2a(+)-σB,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后,经IPTG诱导获得His-σB重组蛋白。SDS-PAGE显示成功表达出约55 ku的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其表达时的最佳诱导时间、IPTG诱导浓度分别为3 h和0.25 mmol/L。经Ni2+柱亲和层析纯化获得可溶性重组蛋白,将蛋白经Western blotting和蛋白质谱鉴定为高纯度的σB重组蛋白,将纯化后σB重组蛋白按合理免疫程序免疫家兔,获得多抗隆抗体经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出特异性的反应。本试验结果为NDRV σB蛋白功能的深入研究及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是目前严重危害养禽业发展的一种病原微生物,其引起的禽呼肠孤病毒病在全球各地的家禽养殖场广泛流行.近年来,ARV在我国养禽业的感染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给我国养禽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安全、高效的疫苗是有效预防禽呼肠孤病毒病的重要手段.文章综述了国内外禽呼肠孤病毒病弱毒疫...  相似文献   
47.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是我国近年来新出现的.以肝脏不规则坏死、出血斑/点和心肌、腔上囊出血为主要特征的新疫病,俗称“鸭新肝病”、“鸭坏死性肝炎病”等。初步认为其病原为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新型鸭呼肠孤病毒。本文综合了国内近年来对该病的研究成果,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变化、鉴别诊断和防制措施等方面对该病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以期对该病的深入研究和防制提供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48.
鸡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虫引起的一种细胞内寄生虫病,临床上以鸡冠苍白,内脏和肌肉组织广泛出血为特征,又称鸡白冠病。本病在广东常发生于雨水较多的炎热季节,好发月份在每年的5月至8月份之间,给广东的养鸡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2006年6月下旬广东某一种鸡场暴发了该病,死亡共计3000余只,给该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采取灭蚊措施以及使用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异嚼唑和三甲氧苄氨嘧啶等药物进行治疗,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现将该病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诊断及综合防治等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9.
生物安全是近年来国外提出的有关集约化生产过程中保护和提高畜禽群体健康状况的新理论,是指将会引起禽病或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排除(拒绝)在场区外的安全管理措施,是一种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要内容的预防疾病发生的生产体系,是保护家禽健康生长,免受致病因子侵袭的综合防御系统。广义的生物安全是指家禽生命的安全,包括家禽的舒适、安宁、福利、健康。生物安全针对所有病原体,核心是预防病原对禽群体造成危害,是疾病综合防治措施的重要环节。在鸭场应用,可以减少病毒、细菌、真菌、原虫、寄生虫、昆虫、啮齿类动物、野生鸟类等致病因子和带有鸭病病原的人群进入养鸭场,有效避免鸭疫病在场与场、户与户之间的传播,最大限度地减少养鸭场(户)的经济损失,从而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建立生物安全措施对鸭的健康养殖是非常重要的,这一观念正日益被广大的畜牧生产者接受和重视。  相似文献   
50.
本研究旨在对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 QY株σB蛋白的遗传变异规律和结构及功能进行分析。从GenBank数据库中获取QY株和25株参考株的σB蛋白编码序列,通过Mega 6.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和系统进化树构建;使用Datamonkey软件进行选择压力分析;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QY株σB蛋白二级结构功能及B细胞和T细胞抗原表位。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NDRV QY株与国内其他地区分离的鸭呼肠孤病毒(DRV)氨基酸相似性达到94.9%~98.9%,与禽呼肠孤病毒(ARV)及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的相似性仅为66.5%~68.4%和67.6%~68.4%;选择压力分析显示,σB蛋白承受净化选择压力,但存在一个正向选择位点;σB蛋白属于亲水蛋白,不具有信号肽和跨膜区,含有潜在的O-糖基化位点;结构预测分析显示,σB蛋白具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及无规则卷曲等丰富的二级结构;表位分析显示,σB蛋白含有潜在的B细胞和T细胞抗原表位。本研究成功进行了QY株σB蛋白的基因特征和结构功能预测及其细胞表位分析,为深入了解该蛋白的免疫学特性及研发NDRV新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