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科细胞结合性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鸡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以患鸡内脏、外周神经、性腺、皮肤及眼出现肿瘤为特征。由于各组织器官肿瘤病灶的形成,不仅使残次  相似文献   
52.
53.
54.
繁殖障碍型H3亚型猪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广东惠州市某猪场采集流产死胎的肺组织、胎衣及鼻棉拭子,病料处理后经SPF鸡胚绒毛尿囊腔接种获得1株有血凝(HA)活性的病毒,通过AGP试验初步确定为猪流感流感病毒;但此病毒的血凝现象不能被抗H1亚型猪流感单因子血清、抗H5亚型猪流感单因子血清、抗H7亚型猪流感单因子血清、抗H9亚型猪流感单因子血清抑制,而能被抗H3亚型猪流感单因子血清抑制;通过H3亚型猪流感病毒RT-PCR分子生物学诊断,最终确定该病毒为H3亚型猪流感病毒.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攻毒小鼠出现精神萎靡、厌食、嗜睡、被毛松乱、呼吸较急促,攻毒后7 d采集小鼠血清进行检测,HI效价为3log2~4log2;剖检发现病毒性肺炎,且能从病料中再次分离到H3亚型猪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55.
免疫接种的目的是通过有效地使用生物制剂,使常见的家禽传染病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但事物总是矛盾中存在和发展的,不可否认,免疫接种后除了使机体获得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外,对家禽往往也有不利的一面,那就是免疫接种后出现的副反应。在生产实践中,这种副反应所表现的形式、种类很多,严重程度不一。为了减少免疫接种后不必要的副反应以及减轻其反应的程度,现将生产实践中出现副叵应常见形式及应采取的措施作一综述。(1)每次免疫接种对家禽来说都是一种应激。这种应激有时仅造成轻微的副反应,如出现食欲较差、产蛋量稍减等症状,但…  相似文献   
56.
药物名称别名及主要用途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青霉素G(PenicillinG)又名:青霉素、苄青霉素抗菌药物肌注:5万~10万单位/千克体重与四环素等酸性药物及磺胺类药有配伍禁忌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又名:氨苄西林、氨比西林抗菌药物拌料:0.02%~0.05%肌注:25~40毫克/千克体重同青霉素G阿莫西林(Amoxicillin)又名:羟氨苄青霉素抗菌药物饮水或拌料:0.02%~0.05%同青霉素G头孢曲松钠(Ceftriaxonesodium)抗菌药物肌注:50~100毫克/千克体重与林可霉素有配伍禁忌头孢氨苄(Cefalexin)又名:…  相似文献   
57.
【目的】 了解目前广东省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分离株的基因型和进化特征,为广东省PCV2防控及疫苗株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PCR方法将4份鉴定为PCV2阳性样品进行PCV2全基因组序列扩增、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利用MegAlign软件对4株PCV2广东分离株ORF2氨基酸序列与国内外参考毒株进行关键位点氨基酸变异分析;应用DNAStar中Protean软件的Jameson-Wolf方法对4株PCV2广东分离株ORF2基因编码的Cap蛋白与4株疫苗株进行抗原指数预测分析。【结果】 测序结果表明,4株PCV2广东分离株序列长度均为1 767 bp。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4株分离株均属于PCV2d基因型,且核苷酸相似性在97.7%~99.1%之间,与国内外54株参考毒株相似性在91.7%~99.8%之间,其中与PhuTho/G40312/2018株(Viet Nam,登录号:LC602996)、QZ1410株(江苏,登录号:MG732832)、GXBB1501211株(广西,登录号:MH756609)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关键氨基酸位点变异分析表明,在Cap蛋白上有8个氨基酸特异性突变位点,分别是Y3C、F8Y、T56S、R116K、V123I、K164E、R169G及T216A。抗原指数分析发现,广东省分离株的Cap蛋白抗原指数与4株疫苗株相比差异较大,主要集中在第7-12、47-53、80-90、160-170和205-213位氨基酸这5个区域。【结论】 从广东省部分地区分离的4株PCV2均为2d亚型,其Cap蛋白氨基酸序列存在多个突变位点,抗原指数与疫苗株差异较大,提示广东省PCV2的流行趋势逐渐以2d亚型为主。  相似文献   
58.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家兔、猪、牛、羊、马属动物、骆驼、犬、鸡、猫、小鼠及人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1].猪附红细胞体病于1950年由美国学者Splitter和Wittiamson首次发现之后,本病不断蔓延,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有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尤其近几年来,该病已在我国多个猪场出现爆发和流行[2~4],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9.
AIV致病分子基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然条件下 ,AIV感染的宿主范围有较强的特异性 ,各毒株所表现的毒力也有所不同。从 HA蛋白切割位点氨基酸序列、HA蛋白切割位点附近的糖基化位点数目、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性质以及 NA茎区长度等方面 ,阐明了 AIV毒力的差异及其感染宿主特异性的分子机理 ,为更好地预防与控制 AIV奠定理论基础。下面对 AIV致病的分子基础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0.
为研究广东新型呼肠孤病毒(NDRV)的基因变异及遗传演化情况,本试验从广东不同鸭场病死鸭肝脏、脾脏等组织脏器中分离到8株流行毒株,用RT-PCR方法进行σB蛋白基因扩增、克隆与序列分析,并与其他毒株σB蛋白的氨基酸特性、蛋白抗原和蛋白基因进行系统进化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鸭群中感染的NDRV与国内其他地区报道的DRV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很高,达96.6%~99.5%,而与禽呼肠孤病毒(ARV)和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的同源性则较低,分别为64.6%~66.5%和66.2%~67.1%;8株NDRV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7.7%~99.7%。与其他毒株比较结果显示,本试验分离的NDRV毒株磷酸化位点均比参考毒株ARV和MDRV少,且大多数区域的抗原指数都较高,抗原性与MDRV较为接近,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NDRV和国内其他DRV处于独立的进化分支,ARV和MDRV则处于不同分支。结果表明,广东省流行的NDRV毒株σB蛋白基因序列高度保守,且广东地区分离的NDRV与国内其他地区分离的DRV没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