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本文探索种番鸭规模化与智能化养殖模式,研究笼养模式的优势及管理要点,使生产水平变得更高效、更稳定,对提升番鸭市场竞争力与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随着养鹅业不断走向规模化、交通物流加速和养鹅环境污染,鹅的各种疾病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何根据这些特点找到有效减少疾病发生的对策,是养鹅业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当前鹅主要流行病的病原学、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等方面进行概述,并提出相关防控措施,希望能为鹅病进一步研究和生产有效防控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3.
<正>疫苗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策略。合理使用疫苗可以诱导宿主产生特异性免疫保护[1],优良的疫苗应当具有快速产生免疫保护和持久保护的特点。可诱导快速免疫保护的兽用疫苗能够在免疫早期激活畜禽的免疫系统,为畜禽提供快速的免疫保护,可用于畜禽的紧急免疫。本文列举了几种可诱导动物机体快速免疫保护的兽用疫苗,并阐述它们诱导快速免疫保护的关键免疫学机制,为研发可诱导快速免疫保护的疫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指导。1快速免疫保护及其意义机体产生高效的固有免疫应答和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宿主抵抗病原感染的关键[2-3]。  相似文献   
94.
为了解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编码的未知功能蛋白MGF300-1L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了该蛋白的保守性、理化性质,并对其翻译后修饰、结构与功能进行预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在病毒感染条件下MGF300-1L的表达特性;最后,利用MGF300-1L的真核表达质粒,通过激光共聚焦试验分析其亚细胞定位,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分析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MGF300-1L蛋白在基因Ⅱ型ASFV中高度保守,为碱性疏水膜蛋白,具有糖基化和磷酸化修饰,与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相互作用蛋白2(GIT2)结构的同源性为21%;MGF300-1L为ASFV的早期基因,其编码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IFA未检测到ASFV感染猪的阳性血清中存在针对MGF300-1L蛋白的抗体。本研究发现,MGF300-1L为ASFV高度保守的非必需早期基因,其编码蛋白具有跨膜区及糖基化、磷酸化修饰,并定位于细胞质,免疫原性较差,为进一步探究MGF300-1L蛋白在ASFV复制周期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
为了解目前广东省猪伪狂犬病毒(PRV)野毒株的特点,本试验于2020年采集广东省四会市某猪场临床疑似PRV感染发病猪的组织样品,运用PCR、细胞分离培养、间接免疫荧光和病毒生长曲线测定等方法进行病原的分离和鉴定,随后将获得的病原接种新西兰白兔分析其致病性,并对该病原的主要毒力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样品经PCR检测可扩增出PRV特异性阳性条带;接种PK-15细胞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CPE),纯化后将获得病原命名为GDSH2020;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在感染细胞60 h后病毒滴度即达到最高(106.625 TCID50/mL)。GDSH2020株接种新西兰白兔2 d后即出现体温升高、注射部位奇痒、啃咬等症状,并在接毒后3~4 d全部死亡。GDSH2020株gB、gC、gD、gE和TK基因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与参考毒株(Kaplan、Becker等)相比,gE基因氨基酸序列在第48、496位分别插入1个天冬氨酸,与国内变异株特征一致;而gC基因氨基酸序列有4个位点突变(S102P、H103R、A336V和T393A);...  相似文献   
96.
为了制备抗非洲猪瘟病毒I177L蛋白的多克隆抗体,根据HLJ/2018株的I177L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带有His标签序列的I177L序列,并将其插入pMAL-c5x原核表达载体中,转化至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表达和切胶纯化后,用Xa蛋白酶因子去除重组蛋白中的MBP标签。将处理后的I177L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显示,在37℃、0.6 mmol/L IPTG条件下,诱导5 h后,重组MBP-I177L蛋白表达量最高,蛋白分子质量大小约为67 ku,与预期大小相符;重组蛋白以可溶性表达为主;多克隆抗体经Western blot、间接ELISA及IFA试验结果显示,抗体效价为1∶128 000,并且该抗体能特异性识别I177L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