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66篇
农学   63篇
基础科学   57篇
  41篇
综合类   541篇
农作物   56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466篇
园艺   84篇
植物保护   7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71.
向日葵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油葵种植面积的扩大,向日葵霜霉病在石河子、沙湾一带流行趋于严重.本病的田间主要症状有矮化型、短节型、■绿或花叶型和晚病型,病原菌为向日葵单轴霜霉病菌,侵染源为带菌的种子、土壤和肥料,低温多雨利其发生和流行.轮作倒茬、采用无病菌种子、田间拔除病株,是防治本病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2.
植物生理免疫观察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植物生理免疫不同于常规的通过杂交或生物技术导入抗性基因,或者如Kuc等报道的诱导抗病性。它是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多种生态因子进行调控,进而启动或活化了植物体内尚未被认识的抗性基因,俾使那些原来表现高度感病的作物品种,经过生理免疫处理后,表达为免疫或高度抗病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3.
鸭跖草危害夏播作物越来越严重,通过对鸭跖草的生长特点观察,发生原因分析以及防除药剂筛选,得出麦后棉移栽后,在鸭跖草三叶前和分枝期定向喷雾防除,总体防效草甘磷+乙羧氟草醚〉草甘磷〉百草枯;玉米地,玉米六叶期防除,总体防效氯氟吡氧乙酸十二甲四氯〉莠去津+烟嘧油悬浮剂+氯氟吡氧乙酸〉莠去津+烟嘧磺隆。药剂防除鸭跖草,要掌握在鸭跖草二叶期到三叶期,苗越小,防除越早,防治效果越高。  相似文献   
174.
防治小麦枯白穗药剂和措施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枯白穗是由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等根茎基部病害引起的,为筛选和寻找较好的防治枯白穗的措施和方法,进行了种子药剂处理、轮作换茬和分蘖拔节期喷药等措施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药剂种子处理是防治枯白穗病最有效的措施,全蚀净是防治襄阳麦区枯白穗病的最有效药剂;轮作换茬和分蘖拔节期喷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枯白穗率,但效果不明显,只能作为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175.
介绍了大棚丝瓜早春中药渣基质穴盘育苗技术,包括基质准备、品种选择、苗床及穴盘准备、种子处理、播种、苗床管理、起苗和运输等方面内容,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6.
双胸复合体(BX-C)作为Hox基因簇的两个复合体之一,包括Ultrabithorax(Ubx)、abdominal-A(abd-A)、Abdominal-B(Abd-B)3个基因及其间的顺式调控区域,在动物躯体模式的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昆虫双胸复合体基因主要规定其后胸及腹部形态的特异性,通过与其上、下游靶基因一起或以自身基因间的相互调控作用行使功能。本文以模式昆虫果蝇为主,结合家蚕、蝴蝶、赤拟谷盗等,对双胸复合体在昆虫体节规定、附件发育及内部器官分化等过程中的作用与基因间的相互调控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7.
三眠蚕因纤度细、丝质优可缫高品位生丝,利用三眠蚕茧丝纤度细的特点服务于生产多元化生丝受到我国蚕业工作者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陆雪芳等用金鹿三眠素人工诱导手段来获得三眠蚕,90年代何斯美最先利用遗传三眠蚕选育三眠蚕品种SG,随后相继育成三眠蚕原种853白和543B以及三眠蚕四元杂交种三.龙×汇.源。这些表明选育应用三眠蚕品种在我国已有一定经验和基础。  相似文献   
178.
我国部分麦区 2011-2012年小麦白粉病菌小种及毒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部分春麦区和冬麦区小麦白粉病菌小种和毒力状况,2011-2012年对采自辽宁、黑龙江等东北春麦区及山东、湖北、四川等冬麦区的小麦白粉病菌标样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和群体毒性频率测定.结果表明,2011-2012年东北春麦区优势小种均为411号小种,而山东、湖北等冬麦区的优势小种为377号小种,四川麦区的则为317号小种.小麦白粉病菌毒性基因V3b、V5、V7、V8、V1+2+9、V17毒力频率较高(>90.0%),而V2、V4a、V4b、V12、V13、V16、V18-V23、V5+6毒力频率较低(<31.4%),表明目前含有Pm2、Pm4a 、Pm4b、Pm12、Pm13、Pm16、Pm18-Pm23、Pm5+6等抗病基因的品种在我国部分麦区育种中仍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9.
蚕业生产,良种是基础和关键。稳定的原蚕基地是生产优质蚕种的必要条件。因此,加强原蚕基地建设,提高蚕种生产水平和蚕种质量是促进蚕桑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0.
施陈银  马礼 《安徽农业科学》2013,(22):9281-9282,9284
选择河北省沽源县黄盖淖镇农田、草场防护林网,在林网格内选取不同典型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地块,其中包括自然草地、林地、退耕还草地、旱耕地等地块.分别采集土壤样品化验,分析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揭示不同土地利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莜麦耕地土壤养分含量比小麦、胡麻耕地高,撂荒杂类草地土壤养分含量比耕地高;退耕还林地土壤养分含量低于还草地,覆沙地段严禁造林;轻中度退化牧草地土壤养分含量相对较高;乔木防护林地有效减少土壤风蚀的距离不超过树高的20倍;退耕还草地土壤养分含量较高.同时,提出防护林网内土地科学、合理利用及防护林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