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8篇
农学   7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6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单抗夹心LAB-ELISA检测猪伪狂犬病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伪狂犬病病毒种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建立了检测该病毒抗原的单抗夹心LAB-ELISA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与其他常见病原体产生交叉反应,抗原的最低检出含量为8.9μg/mL。检测时最佳采样部位是猪脑及扁桃体。对人工感染兔、自然感染猪以及临床可疑病猪的检出率分别为75%,75%及72.7%,因此本方法是一种具有良好特异性及较好敏感性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4.
副鸡嗜血杆菌 ( Hpg)是引起鸡传染性鼻炎 ( IC)的病原体。其感染鸡群后 ,引起蛋鸡产蛋率下降、生长发育鸡群的生长受阻及淘汰率的增加 ,并易继发或并发其他传染病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从而引起很大的经济损失。本菌通常分为 A、B、C 3个血清型 ,由于各型均能致病且现有疫苗无型间  相似文献   
45.
副猪嗜血杆菌15个血清型标准分离株对小鼠毒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Balb/c小鼠是否适合作为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的试验动物模型,试验用1~15血清型HPS标准菌株感染Balb/c小鼠,每只小鼠接种量为1.0×109 cfu。结果表明:用血清型1,2,5,10,12,13,14接种的5只小鼠均死亡4只,用血清型4,15接种的5只小鼠分别死亡2,3只,用血清型3,6,7,8,9,11接种的5只小鼠均没有死亡;各血清型的毒力与猪体试验的结果基本相符。说明Balb/c小鼠适合作为副猪嗜血杆菌的试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6.
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ilA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和表达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ilA基因。[方法]对已发表的HPS的pilA序列进行序列分析,合成引物,并以HPS血清5型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扩增HPS的pilA编码基因,获得目的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表达质粒,经IPTG诱导表达至大肠杆菌BI21(DE3)中,进行SDS-PAGE与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质量与预期的43kD一致。[结论]为制备亚单位疫苗和诊断试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7.
[目的]获得副猪嗜血杆菌减毒株.[方法]应用转座子技术构建转座子插入突变体库,卡那抗性筛选阳性菌株,PCR扩增卡那特异片段去除假阳性,小鼠感染试验检测突变株毒力,并对获得的减毒株进行生物学特性检测。[结果]所获得减毒突变菌株具有与野毒株相似的增殖能力,传代后毒力稳定,遗传学特性稳定。[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HPS毒力因子、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8.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深入,各国相继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准确掌握国内外知识产权战略情况,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林业知识产权的长期良性发展。文中概述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以及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及特点,介绍我国2个林业企业国际维权的典型案例,统计分析我国林业知识产权发展情况,并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9.
副猪嗜血杆菌是引起猪格氏病的病原,多继发感染引起全身性疾病,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给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作者主要对其潜在毒力因子,包括外膜蛋白ompP5和ompP2、自转运蛋白vtaA、转铁蛋白、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和毒素等的研究作一综述,并对应用于副猪嗜血杆菌的最新研究方法进行概述,从而形成对其毒力相关研究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50.
副鸡禽杆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鸡禽杆菌是鸡传染性鼻炎的致病菌,主要引起鸡的生长发育受阻,产蛋量下降,给养鸡业带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应用,副鸡禽杆菌的鉴定、分型技术、免疫保护相关基因和抗原分析等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已取得了新的进展。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副鸡禽杆菌的研究概况,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