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0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218篇
林业   244篇
农学   123篇
基础科学   123篇
  276篇
综合类   1137篇
农作物   112篇
水产渔业   113篇
畜牧兽医   490篇
园艺   144篇
植物保护   12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2015年10月,湖北省某规模化鸡场产蛋鸡群相继发生某种疾病,日死亡率达2%。为了明确患病蛋鸡死亡的原因及确定病原,对临床送检患病蛋鸡开展了病理解剖、组织病理学观察、PCR检测和病毒分离等实验室诊断。结果表明,患病蛋鸡临床剖检可见心包内有淡黄色清亮液体,肝脏肿胀、脂肪变性和变色,肾脏肿大、尿酸盐沉淀较多;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肝细胞核内形成嗜碱性核内包涵体;病料样品及病料鸡胚接种尿囊液,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与I群禽腺病毒hexon基因同源性为99%,表明分离到的病毒为I群禽腺病毒。  相似文献   
992.
为研究小麦的耐盐机理,在以前的工作中,本课题组采用cDNA-AFLP技术获得一个219 bp的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的片段,本研究以该片段为基础,通过电子延伸、RACE和RT-PCR,得到了两个全长cDNA克隆,分别命名为TaUCH1和TaUCH2,这两条序列在编码区只有一个氨基酸的差异。保守结构域预测显示,TaUCH1和TaUCH2的中部和C末端各有一个C19肽酶结构域。将TaUCHs及其在植物中的同源蛋白进行对比发现,TaUCHs与水稻中的同类蛋白相似性最高,有88%的同源性。Southern杂交显示,TaUCHs在小麦中以多拷贝或基因家族形式存在。以上结果说明TaUCHs是小麦中的羧基末端水解酶基因,可能参与了植物胁迫反应中某些受损伤蛋白或重要调控蛋白的降解。  相似文献   
993.
[目的]从棉花黄萎病微菌核含量水平揭示棉田深翻(深翻60 cm)对棉田棉花黄萎病发病的影响.[方法]利用MSM选择性培养基和水筛法分离土壤中的微菌核.[结果]深翻棉田土壤中的棉花黄萎菌微菌核数量低于常规棉田,深翻棉田棉花黄萎病发病程度也轻于常规棉田,说明深翻对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试验明确了棉田土壤中微菌核的数量,1年内有2次比较明显的消长,现蕾期出现第1个高峰,到吐絮期出现第2个高峰,微菌核数量越多病情越重.深翻田病情指数与微菌核数量的相关系数为0.891 1,常规棉田病情指数与微菌核数量的相关系数为0.450 3.[结论]棉田深翻能有效的降低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994.
对晋西黄土区核桃玉米间作模式界面上土壤水分的分布规律和玉米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间作玉米的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变化极显著;(2)核桃玉米间作在垂直方向上,土壤含水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林带区和农作物区土壤含水量表现出较大差异;在水平方向上,随着距林带距离的增加,土壤水分增加并趋于稳定,变化曲线呈抛物线状;(3)移动窗口法分析表明,核桃玉米农林复合对土壤水分影响域主要受植被根系的分布的影响,且随着深度的不同而不同,土层深度是0~20 cm时为4.5 m,20~60 cm时为5 m;(4)由于土壤水分和其他因素(如光照和养分)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核桃玉米间作对玉米产量有负面影响,离林带越近,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995.
山白兰资源研究利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白兰又名合果木、山桂花等,为木兰科合果木属常绿乔木,主要分布于我国热带与南亚热带地区,是一种集科研价值、观赏价值、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等多用途的速生优良树种.文章从山白兰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及生境、育苗技术、造林技术、生物量、生物多样性以及木材特性等方面综述了山白兰主要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加强生态景观建设和育苗繁殖技术、化学成分及药理分析、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996.
水稻旱育苗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毕晶  崔俊涛 《北方水稻》2011,41(2):75-76
着重介绍了我国水稻旱育苗的发展历程、研究进展及其展望。我国水稻旱育苗技术自发展以来经历了近千年的历史,育苗技术不断更新。从传统的床土调酸、施肥、消毒到床土调制剂、无土育苗技术等,旱育苗技术日趋完善。在对研究现状予以介绍的基础上,又对我国水稻育苗技术的未来发展给予展望,认为工厂化无土育秧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7.
金属硫蛋白对奶牛血液抗氧化酶GSH-Px和CAT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讨金属硫蛋白(MT)对奶牛抗氧化应激机能的调控效果及其机理,选取24头中国荷斯坦奶牛经产泌乳母牛,随机均分为I、II、III、IV 4组,分别按每头0(对照组),4.0,8.0和12.0 mg静脉注射Zn-MT.每隔15 d逐头采取血样,测定不同剂量的外源性MT和MT不同作用时间对奶牛抗氧化酶GSH-Px和CAT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补给外源性MT后,3个试验组GSH-Px和CAT基因表达水平都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其中III组和IV组GSH-Px基因表达量分别较对照组有显著(P<0.05)提高.III组CAT基因表达水平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IV组CAT基因表达水平又比对照组、II组和III组分别提高了22.88%(P<0.01),17.71%(P<0.05)和7.10%(P>0.05).而II组GSH-Px和CAT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从正试期间不同时间看,补给外源性MT后,各组GSH-Px和CAT基因表达水平逐步升高,至30 d时达最高,45 d时又有下降.尤其是30 d时的GSH-Px基因表达水平及15和30 d 时的CAT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P<0.05)高于第1天.说明外源性MT能有效调控奶牛GSH-Px和CAT基因表达水平,并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998.
晋西北河保偏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毕超  刘俊林  刘瑛  杨晓晖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807-19810
基于LandsatTM/ETM+遥感影像,分析了河保偏矿区在1990~2006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整个研究期内,土地利用处于快速调整和不稳定的阶段,农田面积持续增加,一方面原有的部分旱地被改造为水田,另一方面大面积的未利用地被开垦为旱地;同时受国家退耕还林工程政策实施的影响,区域内林地面积在评价后期(2000~2006年)明显增加,目前相对丰富的水资源从一定程度上为林地的扩展提供了保障,使得煤矿开采对区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被有效地消除。但是,在区域供水条件持续减弱的背景下,区域农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从长远的角度上看,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充分发挥该区域的水资源优势,才能保证区域农业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探讨蜘蛛几个重要类群系统发生关系。[方法]采用贝叶斯法、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对蜘蛛目(Araneae)6科2亚科蜘蛛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隙蛛亚科Coelotinae是漏斗蛛科Agelenidae的一个亚科,隙蛛亚科+漏斗蛛亚科是暗蛛亚科的姐妹群;红螯蛛属Cheiracanthium与管巢蛛属Clubiona之间的关系远于管巢蛛属与近管蛛科Anyphaenidae之间的关系。[结论]16S rRNA基因系统发生结果证实了隙蛛亚科和红螯蛛属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为揭示豌豆的抗病反应机理,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对豌豆上胚轴组织中应答GSH的抗病防御蛋白质种类和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以50mmol·L-1还原性谷胱苷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作为抗病激发子,利用高通量2-DE和MALDI-TOFMS质谱技术大规模分离和鉴定豌豆白化苗中与抗病防御相关的差异蛋白质点。【结果】从GSH处理48h的豌豆白化苗上胚轴组织中共分离筛选得到4种蛋白质与豌豆的抗病防御反应密切相关,包括病程相关蛋白PR10(PI49)、脱落酸胁迫响应蛋白ABR17和ABR18及1个富含甘氨酸的RNA束缚蛋白(GRPs)。发现ABR17与PI49在GSH逆境胁迫下相伴出现,二者交互作用可能提高豌豆的抗病性。【结论】在GSH侵染条件下,豌豆上胚轴在48h内大量积累PR和ABA胁迫响应等大分子量抗菌蛋白,可能依靠这些病程相关蛋白的积累,增强豌豆对侵染真菌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