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林业   57篇
农学   60篇
基础科学   41篇
  69篇
综合类   543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50篇
畜牧兽医   350篇
园艺   68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试验通过研究饲粮中限制或过量添加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对育肥阶段杜寒杂交肉羊屠宰性能、内脏器官发育和肉品质的影响,旨在评估NRC (2007)提出的脂溶性维生素推荐量是否适用于我国肉羊养殖。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择120只90日龄断奶后体重为(26.00±0.11) kg的杜寒杂交肉用绵羊,根据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公母各占1/2)。对照组(PC组)饲喂基础饲粮,按需要量提供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复合制剂;试验组分别在PC组基础上扣除30%的维生素A(PC-VA组)、维生素D(PC-VD组)和维生素E(PC-VE组);另设过量添加组,其3种脂溶性维生素添加量均为对照组的7.5倍(PC-7.5组)。试验期100 d。结果表明:1) PV-7.5组的眼肌面积有高于PC组的趋势(P=0.06),各组肉羊的宰前活重(LWBS)、胴体重和屠宰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肉羊内脏器官重量及其占LWBS的比例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肉羊各胃室重量及其占复胃总重的比例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2) PC-7.5组的肉色亮度值显著低于除PC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 PC-VA组和PC-VE组的背最长肌C10∶0含量有低于PC组的趋势(P=0.07),PC-VA组和PC-VE组的背最长肌C20∶0含量有低于PC-7.5组的趋势(P=0.09);PC组的背最长肌半胱氨酸(Cys)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且PC组的背最长肌丝氨酸(Ser)含量显著低于PC-VA组和PC-7.5组(P<0.05)。结果提示,扣除30%或摄入过量的脂溶性维生素对杜寒杂交肉羊的屠宰性能和肌肉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影响了肌肉氨基酸含量,从而对肉品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2.
本试验旨在基于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建立北京市全株玉米原料营养成分数据库,并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方法建立其营养价值预测模型。试验采集北京市18个牧场89份全株玉米原料样品,测定其营养成分,利用CNCPS 6.5计算各样品碳水化合物(CHO)和蛋白质组成。定标集和验证集根据4∶1的配比关系,分别选用71份和18份全株玉米原料样品作为定标集和验证集评价NIRS模型。结果显示:1) NIRS分析技术对全株玉米原料常规营养成分、CNCPS中蛋白质组成和CHO组成均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且精确度较高。2)干物质(DM)、粗灰分(Ash)、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淀粉(Starch)、中性洗涤不溶蛋白质(NDIP)、酸性洗涤不溶蛋白质(ADIP)、可溶性蛋白质(SP)、CHO、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可溶性纤维(CB2)、可消化纤维(CB3)、不消化纤维(CC)、可溶性真蛋白质(PA2)、难溶性真蛋白质(PB1)、纤维结合蛋白质(PB2)和非降解蛋白质(PC)的定标决定系数(1-VR)均>0.80,验证决定系数(RSQv)均≥0.84,这些模型均可用于日常快速检测分析。DM、Ash、EE、NDF、ADF、ADL、Starch、NDIP、CHO、NFC、CB2、CB3、PC和PB1的NIRS模型参数均采用二阶导数处理,CP、SP、ADIP、CC、PA2和PB2的NIRS模型参数均采用标准正态变量+二阶导数处理。综上所述,本研究提供了全株玉米原料的基础化学分析数据,并通过NIRS分析技术建立了主要营养成分的快速预测模型,有利于养殖场青贮前对全株玉米原料质量的快速评估。  相似文献   
103.
为研究不同组合酶菌制剂处理对水稻秸秆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试验共设9个处理组:对照组(CK)、复合酶制剂处理组(C)、果胶酶+漆酶处理组(PL)、复合酶制剂+果胶酶+漆酶处理组(CL)、植物乳酸杆菌处理组(LP)、布氏乳酸杆菌处理组(LB)、植物乳酸杆菌+布氏乳酸杆菌处理组(LPB)、复合酶制剂+果胶酶+漆酶+植物乳酸杆菌(CLP)、复合酶制剂+果胶酶+漆酶+植物乳酸杆菌+布氏乳酸杆菌处理组(CLPB),以水稻秸秆为研究对象,采用真空聚乙烯袋袋装发酵,贮藏45d后取样,利用实验室化学分析和半体内法(insitu)对水稻秸秆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含量、发酵品质及瘤胃降解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酶制剂处理组(C、PL和CL)pH、乙酸含量、氨态氮/总氮、DM、ADF级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DM、NDF、ADF和纤维素瘤胃有效降解率显著升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菌制剂处理组(LP、LB和LPB)pH、氨态氮/总氮、NDF、ADF及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乙酸及DM、纤维素、CP瘤胃有效降解率显著提高(P<0.05)。(3)与酶制剂、菌制剂及对照组组相比,复合酶菌制剂处理组(CLP和CLPB)pH和纤维素含量最低,乳酸含量及DM保存量最高,NDF、纤维素及CP的瘤胃有效降解率最高。综上所述,复合酶菌制剂组合添加能更好的改善水稻秸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提高其主要营养物质的瘤胃降解率。  相似文献   
104.
采用三级四步连续提取法(BCR)研究生物质炭、VT-1000菌剂2种钝化材料对猪粪堆肥过程中重金属Cu、Zn含量和形态的影响,并探讨其对植物种子的毒性。结果表明:堆肥处理后,猪粪中的重金属Cu、Zn总量会出现“相对浓缩效应”,致使其浓度升高;堆肥处理能促使重金属Zn的形态向活性降低的方向转化,从而降低其生物有效性;生物质炭对猪粪堆肥处理后重金属Cu、Zn的钝化效果较好,对弱酸提取态Cu、Zn的钝化效果分别为27.23%、73.46%;经2种钝化材料处理后的猪粪堆肥对种子的发芽率、根长、发芽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说明经过堆肥处理的猪粪已充分腐熟且对种子的萌发无抑制作用。研究结果提示,生物质炭是理想的降低猪粪中Cu、Zn生物有效性的钝化材料,且有利于降低猪粪堆肥土地利用中重金属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05.
旨在研究日粮添加油脂和不同出生类型对羔羊肌肉胶原蛋白特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本试验选取64只2月龄断奶双羔(twin born,TW;32只)和三羔(triplet born,TR;32只)湖羊公羔,分别饲喂基础日粮(control, CON)和添加2%大豆油(soybean oil,SBO)的日粮,采用2×2析因试验设计,分为4个处理(TW-CON,TW-SBO,TR-CON,TR-SBO),每个处理1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90 d后屠宰采集羔羊背最长肌,测定其胶原蛋白含量、相关酶活以及肌肉发育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等。结果表明:1) TW组的Ⅰ型胶原蛋白含量显著高于TR组(P<0.05)。日粮添加油脂有提高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的趋势(0.050.05)。2)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含量因日粮中油脂添加而显著下降(P<0.05),而吡啶诺林(PY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则受日粮油脂添加和出生类型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P<0.05)。3)MYOD1在双羔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三羔(P<0.05)。日粮油脂添加显著降低了FN1的相对表达水平(P<0.05),而FGF2和COL3A1的相对表达水平则表现出受日粮油脂添加和出生类型交互作用影响的趋势(0.050.05)。结果提示,双羔肌肉中胶原蛋白含量高于三羔,油脂有促进胶原蛋白含量增加的趋势,且日粮油脂和出生类型共同作用胶原蛋白代谢相关酶含量及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肌肉中胶原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6.
旨在研究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21~60日龄湖羊羔羊生长、消化性能和血清指标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两因素两水平试验设计,选取64只17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湖羊羔羊,随机分为高能高蛋白(HE-HP)、高能低蛋白(HE-LP)、低能高蛋白(LE-HP)、低能低蛋白(LE-LP)4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4只羊。试验预试期3d,21日龄起所有羔羊断母乳,饲喂代乳粉、补饲开食料。正试期40d。每天记录羔羊采食量,每隔20d晨饲前称重、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指标;31~40和51~60日龄期间采用全收粪法进行消化试验。结果表明:1)饲粮能量与蛋白水平对羔羊生长性能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但羔羊日增重与饲料转化效率均随饲粮能量或蛋白质水平的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2)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羔羊31~40日龄干物质和总能消化率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表现为饲喂高能量饲粮时羔羊对饲粮干物质和和总能消化率随蛋白质水平的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3)40日龄羔羊血清葡萄糖含量随能量水平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60日龄时,降低蛋白质水平显著降低了羔羊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提高了血清生长激素含量(P<0.05),降低饲粮能量水平显著提高了血清尿素氮和三酰甘油含量(P<0.05)。综上所述,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21~60日龄羔羊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适当的能量和蛋白水平能够改善羔羊生长和消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7.
REV感染肉种鸡后动态病理学观察与抗原分布及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人工接种1日龄肉种鸡,定期剖杀,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病变特征及肿瘤的发生发展;用免疫组化、PCR检测抗原与病毒在体内各器官的分布规律;超薄切片观察肿瘸细胞、病毒的形态.结果显示,肝脏、脾脏、胸腺、法氏囊较早出现明显的肿瘤增生灶,在这些器官内免疫组化阳性信号出现最早,且信号最强,在5周龄时,心肌、腺胃、肺、肾、骨髓等器官才开始出现阳性信号,但呈中度的阳性反应,9周龄后阳性信号开始减弱.肝脏、脾脏、胸腺、法氏囊、骨髓扩增出REV的LTR基因片段,超薄切片显示病毒多分布在胞浆内和细胞间隙内.研究发现病变明显的组织中,阳性反应较强,肿瘤细胞增生明显,即强阳性反应的组织器官易形成肿瘤转移灶及肿瘤结节,同时,抗原最早出现在这些器官说明其中可能存在REV的靶细胞.虽然阳性信号在腺胃出现较晚,但90%以上的腺胃肿大说明腺胃也是REV的主要侵害器官.  相似文献   
108.
脂肪水平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期断奶犊牛饲喂不同脂肪含量代乳品,研究脂肪水平对犊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饲料进食量的影响,为犊牛生长规律和脂肪需要提供科学依据,为实际生产中犊牛早期断奶和培育提供技术指导。试验选取12头新生荷斯坦公犊牛,分为EE9、EE13、EE17 3组,每组4头,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相同、脂肪含量为9%、13%及17%的3种代乳品。每日记录犊牛开食料的采食情况,并于犊牛10、20、30、40、50、60日龄清晨空腹测定犊牛体重及体尺指标,同时采集犊牛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组犊牛哺乳期的饲料日进食量分别为706.9、666.9、569.3 g;10~60日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498、544、488 g,EE13组犊牛日增重高于EE9、EE17组的犊牛;犊牛60日龄时,EE13组犊牛的体高、体斜长及管围均高于其它2组。血清尿素氮、血糖、甘油三酯的水平不受代乳品脂肪含量的影响,但日龄对哺乳期犊牛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随日龄的增加,犊牛的生长速度和饲料的进食量逐渐增加,低脂肪的代乳品(EE9)不能满足犊牛的能量需要,高脂肪的代乳品(EE17)抑制了犊牛对开食料的采食量,饲喂脂肪含量13%的代乳品(EE13)对犊牛生长发育优于其它2组。脂肪含量对犊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9.
潍县萝卜品牌的形成及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潍县萝卜品牌的形成原因,除自身的营养价值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外,更主要的是重视科研立项,增强品牌效应,推广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保障了潍县萝卜质量安全。创建萝卜协会,全方位拓展海内外市场是潍县萝卜经济腾飞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0.
不完全甜柿‘禅寺丸’花性别分化形态学关键时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雌雄同株的‘禅寺丸’柿为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法观察雌花和雄花芽发育进程,探究柿花性别分化的形态学关键时期。结果表明,‘禅寺丸’雌、雄花芽发育进程基本同步,均从6月持续到次年5月,可划分为11个阶段;花性别分化有两个形态学关键时期:一是6月中旬(阶段2)萼片原基发生期,此时雌花单生、雄花3朵合生的特点开始显现;二是次年4月中旬(阶段8)大小孢子发生期,此时雌花的雄蕊原基分化出花丝后停止发育,雄花的雌蕊原基在花柱和柱头结构产生后开始败育,从而产生单性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