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8篇
  免费   426篇
  国内免费   653篇
林业   569篇
农学   392篇
基础科学   354篇
  625篇
综合类   3744篇
农作物   578篇
水产渔业   349篇
畜牧兽医   1065篇
园艺   628篇
植物保护   323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307篇
  2021年   304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322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359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358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466篇
  2012年   658篇
  2011年   682篇
  2010年   639篇
  2009年   536篇
  2008年   565篇
  2007年   476篇
  2006年   429篇
  2005年   337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研究不同酿酒酵母细胞壁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科宝肉鸡600羽,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空白对照1组饲喂基础日粮,2组饲喂基础日粮+300 g/t酿酒酵母细胞壁A,3组饲喂基础日粮+250 g/t酿酒酵母细胞壁B,4组饲喂基础日粮+1000 g/t酿酒...  相似文献   
992.
臭氧对不同介质中弧菌的杀灭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飘浮弧菌、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3种弧菌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臭氧对不同介质中弧茵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将臭氧浓度为0.27mg/L的臭氧化海水加入到不同介质中杀菌效果差异显著,在纯海水中4~6min即可达到100%的杀灭率;在可溶性淀粉(SS)浓度为40mg/L的海水中需要10min才能达到100%的杀灭率;在牛血清蛋白(BSA)浓度为40mg/L的海水中,12min后杀灭率仅为90.69%~94.07%。在海水中加入淀粉和牛血清蛋白,臭氧的杀菌效果下降,二者比较牛血清蛋白对臭氧杀菌效果的影响明显大于淀粉。  相似文献   
993.
针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状况,采用高维降维技术--投影寻踪分类模型(PPC),利用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优化其投影方向,将多维数据指标(样本评价指标)转换到低维子空间,根据投影函数值的大小评价出样本的优劣,从而最大限度避免了灰色关联法评判中权重矩阵取值的人为干扰,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区域水资源承栽力状况评价及其他评判问题提供一条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994.
美国品系尼罗罗非鱼的选育及其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闭锁群体继代选育的方法(Closed population continuing selection and breeding method)对美国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进行提纯选育,并利用选育获得的尼罗罗非鱼亲本作为母本,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作为父本进行杂交生产子一代(简称"美奥"罗非鱼),再对子一代开展网箱养殖对比实验,以养殖实验的结果来评价选育尼罗罗非鱼的效果。结果表明:(1)实验组美国品系尼罗罗非鱼雌性后备亲本留种率P2世代分别比第P0、P1世代提高了103.16%和35.92%,P1世代比P0世代提高了49.47%,远高于同期未经选育的美国品系尼罗罗非鱼;(2)实验组"美奥"罗非鱼杂交组合的雌性亲本产苗量高达21.5万尾,高于对照组的21.2万尾;实验组产苗前期、高峰期和后期后代雄性率分别为96.27%、97.01%和95.70%,高于对照组的94.37%、95.65%和94.18%,但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3)经过选育的"美奥"罗非鱼平均体长、平均体质量、绝对增重率、绝对增长率、特定生长率和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00g以上的罗非鱼所占的比例由对照组的51.2%增加到64.6%,增幅达到26.2%;头部比例有变小的趋势,头长/体长在0.30以下的比例由对照组的19.0%上升到32.07%,增幅达68.8%;实验组"美奥"罗非鱼的雄性率、单产及肥满度等主要经济指标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美奥"罗非鱼的选育效果良好,可为"尼奥"罗非鱼的苗种生产提供亲本保障。  相似文献   
995.
中草药及其配伍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86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中草药配伍。结果表明,五倍子、五味子和乌梅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均为12.5mg/ml,可作为防治水产养殖动物嗜水气单胞菌病害的首选中草药。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儿茶、五倍子、五味子和乌梅4种药分别以4∶2∶4∶1和1∶2∶2∶4的比例配伍时对嗜水气单胞菌具有最佳抑菌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996.
塔型桁架人工鱼礁流场效应及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研究利用物理模型试验和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塔型桁架人工鱼礁模型在6种换算流速0.031 m/s、0.063 m/s、0.095 m/s、0.126 m/s、0.158 m/s和0.190 m/s (实际流速0.2 m/s, 0.4 m/s, 0.6 m/s, 0.8 m/s, 1.0 m/s和1.2 m/s)下产生的流场效应与物理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流速达到1.2m/s时,礁体不会发生漂移和倾覆,说明该礁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单体礁在45°和90°迎流方式下,最大上升流流速和上升流平均流速随来流速度增加而递增,90°摆放单体礁最大上升流流速为来流速度的15.6%~21.0%, 45°摆放单体礁最大上升流流速为来流速度的16.3%~23.5%;上升流面积和高度随来流速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均在来流速度为0.095 m/s时出现最大值;缓流区面积均随来流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在相同来流速度下, 45°迎流时礁体缓流区面积大于90°迎流;在45°和90°摆放方式下,缓流区长度与礁高比值均随来流速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逐渐平缓;45°迎流时缓流区长度为礁体高度的13~24倍, 90°迎流时缓流区长度为礁体高度的11~22倍。塔型桁架人工鱼礁礁体前后没有涡流形成,但具有较好的缓流作用,在礁体后方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缓流区。  相似文献   
997.
实时荧光定量 PCR 已广泛用于基因表达的分析,合适的内参基因选择是获得准确分析结果的关键。本研究选用正常生理状态下岩牡蛎(Crassostrea nippona)的鳃、外套膜、闭壳肌和内脏团 4 种组织以及盐度 10、20 和 30暂养 1 周后的鳃组织为材料,对已报道的常见内参基因(EF1A、GAPDH、RO21、TUB 和 TUA)的稳定性通过 3 种方法(geNorm、NormFinder 和 BestKeeper)进行分析和筛选,发现针对鳃单一组织在不同盐度胁迫下, GAPDH 和RO21 可以作为合适内参基因,而在不同组织中,需要更多的内参基因联合分析才能获得准确的定量表达结果。本研究是首次利用 q-PCR 对岩牡蛎进行内参基因的筛选和验证,为今后该物种低盐胁迫相关的基因表达和功能基因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长体圆鲹(Decapterus macrosoma)基因组进行RAD-Seq高通量测序,共获得58 180条微卫星序列,选取112条二、三核苷酸重复的微卫星序列设计引物,经筛选后,共获得27个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利用一个长体圆鲹群体对通过筛选的微卫星标记的种群遗传学特征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7对引物扩增的序列中18个位点为二核苷酸重复,重复次数为9~14次,9个位点为三核苷酸重复,重复次数为6~10次,等位基因数(Na)为5~17 (平均10.6),表观杂合度(Ho)为0.342 9~0.857 1 (平均0.631 7),期望杂合度(He)为0.538 3~0.911 8(平均0.796 8),多肽信息含量(PIC)为0.497~0.886 (平均0.780 9),除1个位点外,其他位点PIC值均大于0.500,表明开发的微卫星位点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哈迪-温伯格"平衡(HWE)检测结果显示,19个标记等位基因频率符合HWE。连锁不平衡检测表明各位点间无连锁不平衡现象。该研究开发的27个微卫星标记可为长体圆鲹种群遗传学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99.
为明确Cry3Aa蛋白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致死效果及作用机理,采用浸叶法测定了黄曲条跳甲成虫取食Cry3Aa蛋白后的死亡情况,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Cry3Aa蛋白处理后成虫中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取食浓度为2 mg/mL的Cry3Aa蛋白6 d和12 d后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死亡率分别为33.33%和77.78%;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蛋白处理后成虫中肠发生了明显的病理变化,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病理变化更加明显,主要表现为:柱状细胞变形、细胞间隙增大、微绒毛缩短并肿胀、线粒体变形、内质网肿胀。本研究表明黄曲条跳甲成虫中肠是Cry3Aa蛋白的重要作用部位,研究结果为揭示Cry3Aa蛋白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为实现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采用水解酸化-厌氧消化两段式发酵,将餐厨垃圾水解酸化5d后,利用活性污泥对酸化液进行16 d的厌氧消化,考察以餐厨垃圾为原料的生物甲烷的生产效率.结果表明,经水解酸化后,产酸现象明显,pH下降至4.69,乙酸浓度达3.11 mg/mL,酸化液的sCOD浓度达174.34 g/L.厌氧消化段产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