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50篇
  免费   1401篇
  国内免费   2768篇
林业   3007篇
农学   3871篇
基础科学   2210篇
  4176篇
综合类   8099篇
农作物   1474篇
水产渔业   1000篇
畜牧兽医   3745篇
园艺   971篇
植物保护   1866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334篇
  2022年   791篇
  2021年   1124篇
  2020年   1018篇
  2019年   931篇
  2018年   673篇
  2017年   976篇
  2016年   864篇
  2015年   1151篇
  2014年   1137篇
  2013年   1281篇
  2012年   1657篇
  2011年   1827篇
  2010年   1540篇
  2009年   1543篇
  2008年   1436篇
  2007年   1419篇
  2006年   1302篇
  2005年   1261篇
  2004年   602篇
  2003年   527篇
  2002年   459篇
  2001年   463篇
  2000年   605篇
  1999年   747篇
  1998年   635篇
  1997年   595篇
  1996年   520篇
  1995年   474篇
  1994年   496篇
  1993年   397篇
  1992年   334篇
  1991年   281篇
  1990年   237篇
  1989年   218篇
  1988年   149篇
  1987年   104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8篇
  1975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3篇
  195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采用腹腔注射秋水仙素,取骨髓细胞制备染色体标本,对无特定病原体京白鸡的核型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前10对染色体相对长度、臂比值及着丝点指数的测量结果,与已公布的其它地方鸡品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2.
对辽宁绒山羊山羊绒品质,包括不同年龄、性别山羊的细度、伸直长度、强度和伸度4个主要指标进行测定,估测绒层厚度、产绒量、体重、细度4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结合育种实践提出在生产中的选择指数。  相似文献   
73.
在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比例为100:68:65:59的玉米—玉米蛋白粉基础日粮中,添加合成的 L-色氨酸构成5种色氨酸(TRP)水平的日粮(TRP 水平分别为0.125%、0.155%、0.180%、0.215%和0.24%)。将35头太湖母猪与长白公猪的杂交仔猪在35日龄断奶时,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上述为同 TRP 水平的日粮,饲养期长达30天。结果表明,日粮(TRP)水平显著影响仔猪的日均耗料量(ADFI)、日均增重(ADG)和饲料转化率(FCR)。TRP 水平为0.215%时,仔猪生长性能最好。TRP 水平为0.24%时仔猪的生长性能与0.215%时差异不显著(P>0.05)。TRP 水平在0.125%~0.215%范围内,仔猪 ADG、ADFI 与 TRP 水平呈正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ADG(g)=2.57 TRP(mg/kg)-80.21,(r=0.99,P<0.01);ADFI(g)=2.49 TRP(mg/kg)+220.31,(r=0.95,P>0.05);FCR 与日粮 TRP 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回归方程为:FCR=2.877-5.668 TRP(%),(r=0.945,P<0.01).血清尿素氮(SUN)含量与日粮 TRP 水平呈负相关,回归方程为 SUN=19.47-34.35TRP(%),(r=0.95,P<0.05)。从仔猪生长性能和 SUN 两项指标确定 TRP 在理想氨基酸模式中的相应值分别为18和20。在 TRP 水平0.125%~0.215%范围内,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与 TRP 水平呈现正相关,在0.215%时最高;TRP 水平在0.24%时与0.215%时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 TRP 水平对血清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 TRP 水平对血清总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而血清蛋白含量随 TRP 水平升高而增加,在0.215%时最高。血清蛋白质系数(A/G)在各 TRP 水平间有显著差异(P<0.05),日粮中 TRP 含量在0.125%时,A/G显著降低(P<0.05),A/G 在 TRP 水平为0.215%时最高,TRP 在0.125%~0.215%之间,A/G 呈现线性递增,回归方程为:A/G=9.34TRP(%)+0.956,r=0.98,P<0.05),而 TRP 水平为0.24%与0.215%的两组 A/G 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4.
用电沉积法制备Mo-W-Ni-Pb-Ca多元活性阴极,研究了在0.5mol/L H2SO4中的析氢反应,结果表明,多元阴极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其析氢过电位比软钢阴极降低305mV,i0提高三个数量级,且有较好的稳定性,并用光电子能谱研究了表面组成和结构。证实表面有:Ni,NiO,MoO2,MoO^2-4,WO3,PbO2,PbO,Ca^++等物质。  相似文献   
75.
51个木麻黄地理种源对星天牛抗虫序列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道51个木麻黄(Casuarina spp.)地理种源对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Forster))抗性调查和分析的结果。调查获得数据应用IBM—PC计算机进行逐步聚类分析,将51个木麻黄地理种源划分为高感、中抗、高抗和绝抗4个类群,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个类群木麻黄对星天牛的抗性达极显著差异,因此在星天牛发生严重地区可以选择既抗虫、又抗风,生长较好的C_(33)、C_(39)、C_(44)等种源造林。  相似文献   
76.
刺槐抗旱造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类型区及不同立地条件下,研究了提高剌槐成活率和生长量的抗旱造林技术。结果表明,采用径流集存、吸水剂蘸根、覆膜覆草及幼林地少量施肥技术,均可显著提高剌槐造林成率与生长量,提高幅度为2.0%-8.9%和14.5%-87.5%。采用混草技术可增收可观的优质牧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7.
根据调查初步总结出山楂缺铁黄叶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致病因素及其对山楂生产的危害。用新研制的高效价廉、储运方便的硝黄铁矫治,效果明显。黄化病株复绿率40%~87%,三级病株减少36%~100%,叶绿素含量提高64%~224%,喷肥区比对照区株产提高25%。同时增加了果实中糖、酸、果胶及钙、铁含量,提高了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78.
普通番茄与秘鲁番茄杂种后代的形态,亲和性及抗性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鹤林  吴鹤鸣 《园艺学报》1991,18(3):233-238
继获得普通番茄‘北京早红’与秘鲁番茄杂交种后,本试验着重于对杂种后代的形态、亲和性及抗性表现的观察,杂种的多数性状为双亲中的显性性状或双亲的中间型,但也表现了一些奇异性状,如果实的颜色和花序的形状与排列通过株间的“杂交”克服了杂种的高度自交不亲和性,从而顺利得到杂种的自交后代;杂种各世代均高抗TMV 0株系和1株系,并有部分选系抗TMV 1·2株系,由此判断秘鲁番茄亲本可能具有TM~a_2基因;用南京地区CMV厥叶株系和强株系分别接种,各世代表现部分抗病或耐病。  相似文献   
79.
牛腔前卵泡的简易机械分离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两种机械法分离牛腔前卵泡。方法一 (M -1) ,皮肤移植刀切割、剪碎、过滤镜下直接捡卵法。方法二 (M -2 ) ,皮质片剪碎、离心、悬浮、过滤镜下捡卵法。M -1平均每卵巢采卵数为 46 9个± 18 2个 ,M -2为 6 8 4个± 12 5个 ;处理时间M -1为 2 5 4min± 6 7min ,M -2为 46 3min± 16 8min ,两种方法采集腔前卵泡数量及处理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平均每小时采集卵泡数分别为 99 5和 87 2个 ,M -1多于M -2。两种方法获得腔前卵泡大小分布规律也有明显差异 ,M -1采集腔前卵泡直径为 6 0~ 15 0 μm ,绝大部分是次级卵泡 ,而M -2获取腔前卵泡则偏小。总的看来 ,M -1处理时间短 ,回收效率高 ,方法简便 ,且分离卵泡直径较大 ,适于体外培养 ,是机械分离牛腔前卵泡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0.
禽I型副粘病毒广西分离株F基因序列及毒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源于鸡、鹅、鸽的 9株APMV_1广西分离株及我国常用的中发型疫苗毒株I系 (Mukteswar株 )的F基因N_端前段进行了RT_PCR扩增 ,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 ,用基因分析软件DNAStar进行分析并与已发表的其它参考毒株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广西分离株在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均符合强毒株的特征 ;根据F基因绘制的系谱树来看 ,广西鸡和鹅分离株都归属于基因型VII,证实近年来广西流行的基因型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相同 ;并发现中发型疫苗毒株I系 (Mukteswar株 )也属于基因型VII。研究还对分离株进行了常规的毒力和致病性测定试验 ,并与根据F基因序列特征判定的结果相比较 ,结果发现其中一株鸽源和两株鹅源分离株根据常规方法判定的结果与毒株在临床上的致病性不相符 ,而根据F基因序列特征判定的结果与毒株在临床上的致病性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