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28篇
  免费   1285篇
  国内免费   1909篇
林业   1312篇
农学   1171篇
基础科学   1136篇
  2193篇
综合类   9965篇
农作物   1345篇
水产渔业   858篇
畜牧兽医   3831篇
园艺   1663篇
植物保护   1048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414篇
  2022年   1017篇
  2021年   1049篇
  2020年   961篇
  2019年   890篇
  2018年   697篇
  2017年   1011篇
  2016年   719篇
  2015年   1100篇
  2014年   1104篇
  2013年   1278篇
  2012年   1838篇
  2011年   1860篇
  2010年   1831篇
  2009年   1605篇
  2008年   1591篇
  2007年   1393篇
  2006年   1117篇
  2005年   858篇
  2004年   508篇
  2003年   328篇
  2002年   378篇
  2001年   343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10篇
  1955年   4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为探讨外源脱落酸(ABA)对北方寒旱区冬油菜幼苗抗寒性的诱导效应,试验分别用不同浓度的ABA对超强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品种“陇油6号”和弱抗寒性品种“天油2号”进行浸种处理,研究不同浓度ABA浸种对冬油菜种子萌发及常温和低温胁迫条件下相关抗寒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0~70 mg·L-1 ABA处理促进了种子萌发,80 mg·L-1ABA处理对发芽率和发芽势有抑制作用;30 mg·L-1浓度的ABA对冬油菜抗寒性诱导效果最佳,可显著(P<0.05)提高冬油菜幼苗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延缓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增加叶片脯氨酸含量,减缓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积累;外源ABA处理在品种上存在差异,对抗寒性强的品种陇油6号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92.
在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2CO3)胁迫下,对采自河西走廊黑河中游的黑果枸杞进行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试验,测定了发芽率(Gr)、发芽势(Gv)、发芽指数(GI)、活力指数(VI)和相对盐害率及幼苗的组织含水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POD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黑果枸杞种子萌发的NaCl、Na2CO3浓度的临界值分别是50 mmol·L-1和2.5 mmol·L-1,极限值分别是300 mmol·L-1和100 mmol·L-1;在NaCl和Na2CO3胁迫下,发芽率分别为69.17%和71.67%;幼苗组织含水量分别由对照的88.97%降低到56.17%、70.27%;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大值分别为7.09%、7.73%;叶绿素含量分别由对照的1.27 mg·g-1降到0.78 mg·g-1、0.92 mg·g-1;电导率分别由对照的25.63%增加到64.77%、74.8%;丙二醛含量分别由对照的1.5 μmol·g-1增加到6.9、6.5 μmol·g-1;POD活性分别由对照的380.4 U·g-1·min-1降低到139.2 U·g-1·min-1、192.7 U·g-1·min-1。黑果枸杞是盐生植物,低浓度的盐促进萌发,高浓度的抑制萌发;碱性盐更适合其生长;黑果枸杞幼苗在盐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及生态适应综合表现出黑果枸杞更适于碱性盐生长。  相似文献   
993.
通过盆栽实验比较研究了7种植物对土壤中阿特拉津的去除效率,阿特拉津在植物体内的富集、转移,以及土壤中阿特拉津去除效率与植物生物量、根系发达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能有效促进土壤中阿特拉津的去除,不同植物对土壤中阿特拉津的去除能力存在差异,其中去除效率最高的是皇竹草,比对照提高了40.37%,7种植物的去除率大小依次为皇竹草斑茅黑麦草高羊茅龙葵牛筋草香附子;不同植物的生物量、根冠比与植物对阿特拉津的去除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38、0.866;7种植物对阿特拉津均有一定的吸收、富集与转运的能力,其中皇竹草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最高,分别为0.54和2.81,其次为斑茅和高羊茅。可见,皇竹草、斑茅和高羊茅对土壤阿特拉津污染具有较好的修复潜力。  相似文献   
994.
土壤湿度和机械长度对棉花秸秆分解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棉花秸秆产量巨大,但是棉花秸秆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较高,不易被分解,很难作为饲料利用。本文研究了棉花秸秆在不同条件(土壤水分、棉花机械长度)处理下的分解速率。从土壤水分条件来看,棉花秸秆在50%土壤饱和含水量下的分解最为理想,其分解率在100 d后达到54.08%;从棉花秸秆粉碎程度来看,棉花秸秆粉碎越细越有利于其分解,但是3 cm处理100 d后分解率为54.12%,而1 cm处理100 d后分解率只有47.42%,说明棉花秸秆分解需要一定的孔隙度。另外,棉花秸秆分解之后对土壤肥力也有很大影响。此次试验结果可为推广大田试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5.
为了探明不同水分条件下旱地冬小麦养分管理措施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在控雨池栽条件下,设置水分与肥料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了0~200 cm土层在底墒为650 mm时,不同水分条件下3个平衡施肥处理(Y1:N 13.9 kg·hm-2、P2O54.65 kg·hm-2、K2O 15.3 kg·hm-2,Y2:N97.5kg·hm-2、P2O532.7 kg·hm-2、K2O 107.6 kg·hm-2,Y3:N 181.2 kg·hm-2、P2O560.6 kg·hm-2、K2O 199.8 kg·hm-2)对旱地冬小麦主要生育时期土壤硝态氮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期、灌浆期,在各水分条件下,0~8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平均含量及积累量在Y1施肥量水平下与不施肥处理(Y0)差异不显著,Y2、Y3水平较Y0和Y1硝态氮平均含量增加98.6%~363.6%(P0.05),硝态氮积累量增加98.2%~260.9%,Y3与Y2无显著差异;施肥量的增加对80~16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及累积量无显著影响。在生育期补灌100mm(R3)、78 mm(R2)、56 mm(R1)条件下,冬小麦成熟期3个施肥量80~160cm土层的土壤硝态氮累积量较不补灌(R0)分别减少27.2%~41.0%、44.8%~48.4%、23.7%~49.4%,较高的水分条件加剧了土壤硝态氮向深层的淋溶。从满足冬小麦营养需求、减少土壤硝态氮的累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等方面综合考虑,冬小麦的适宜施肥量为Y2水平。  相似文献   
996.
河流污染物输送对巢湖水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采用零维模型,以Ⅲ类水为控制目标,对巢湖CODMn、TP、NH3-N的水环境容量进行了估算,同时研究了入湖支流污染物输送对巢湖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Ⅲ类水质目标下巢湖CODMn、TP、NH3-N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6.21×104、0.04×104、0.85×104t·a-1。CODMn年均背景储量为3.17×104t·a-1,占巢湖水环境容量的51%,而TP与NH3-N年均背景储量均大于其水环境容量。因此,在Ⅲ类目标水质下,巢湖仅允许有CODMn的排放,且年均允许排放量为3.04×104t·a-1。入湖支流每年向巢湖输送CODMn4.56×104t、TP 0.25×104t、NH3-N 5.15×104t,其中CODMn年均输送总量小于其水环境容量,但大于允许排放量。因此,入湖支流污染物的输送会加剧巢湖水质恶化,削减支流污染物排放成为控制巢湖水质恶化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997.
家蚕肠液蛋白酶对家蚕消化吸收蛋白质及其生长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探明影响家蚕肠道蛋白酶活力的因素,从家蚕肠道内容物中分离出蛋白酶酶液,在不同温度、pH及金属离子处理条件下,用福林-酚法测定酶活力变化情况,确定家蚕肠液蛋白酶的最适作用条件,同时研究了家蚕中肠蛋白酶活力随龄期增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35℃、pH10.0左右条件下蛋白酶活力最大,低浓度Mn2+、Fe2+、Cu2+对酶活有抑制作用,高浓度Ca2+对酶有抑制作用,Mg2+浓度对酶活物影响不明显,家蚕中肠蛋白酶活力随龄期增长而增强。  相似文献   
998.
以L-茶氨酸作对照,评估本实验室合成的新颖的茶氨酸衍生物-茶氨酸溴香酰胺(TBrC)对人肝癌HepG2细胞系体内外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究其作用的分子机制。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TBrC对HepG2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解析HepG2细胞中与癌细胞凋亡和生长密切相关蛋白的表达和药物可能作用的分子靶点。此外,建立动物肿瘤模型,与对照组茶氨酸和临床常用抗癌药物五氟尿嘧啶组相比较,评价TBrC对荷瘤裸鼠人肝癌HepG2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实验结果显示,TBrC抑制人肝癌细胞体内外生长的活性超过其母体化合物茶氨酸分别为3倍和4倍以上,对小鼠生长无明显毒性。TBrC比茶氨酸更显著地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和抗凋亡的Bcl-2等蛋白的表达;此外,TBrC大大上调促进凋亡的Bax蛋白的表达。TBrC抑制c-Met信号传导通路,下调Bcl-2/Bax蛋白比率可能是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这些结果提示,TBrC具有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或)辅助治疗人肝癌和其他癌症的潜力。  相似文献   
999.
为延长西瓜供应时间,实现反季节上市,提高大棚利用率,研究了南京地区西瓜秋延迟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早佳8424’和‘小兰’为最适宜南京地区秋延迟栽培的中型和小型西瓜品种;采用地爬式栽培,西瓜单果重,商品性好,投资较小;采用吊蔓栽培,栽培密度大,西瓜亩产高;种苗8月上旬定植,生长期避开高温,利于高产增收。  相似文献   
1000.
黄姑鱼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韩志强 《水产学报》2006,30(5):640-646
对青岛和厦门黄姑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AFLP分析,5对选择性引物在两个群体47个个体中,共扩增出461个位点,多态位点265个。青岛和厦门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51.70%、51.99%,0.1022、0.0996,0.1643、0.1622;两个群体遗传多样性在同一水平上。基因分化系数Gst、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和AMOVA分析均显示黄姑鱼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个体间,而群体间无明显的遗传分化。群体的显性基因型频率分布和位点差异数分布显示两个群体有基本相同的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表明,黄姑鱼青岛和厦门群体间无明显的遗传差异,群体间有明显的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