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59篇
  免费   893篇
  国内免费   2061篇
林业   2237篇
农学   2756篇
基础科学   1612篇
  3113篇
综合类   5472篇
农作物   1092篇
水产渔业   637篇
畜牧兽医   2539篇
园艺   718篇
植物保护   1237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498篇
  2021年   805篇
  2020年   682篇
  2019年   675篇
  2018年   416篇
  2017年   597篇
  2016年   623篇
  2015年   852篇
  2014年   767篇
  2013年   963篇
  2012年   1188篇
  2011年   1172篇
  2010年   1161篇
  2009年   1102篇
  2008年   1030篇
  2007年   1085篇
  2006年   1011篇
  2005年   887篇
  2004年   445篇
  2003年   424篇
  2002年   371篇
  2001年   368篇
  2000年   417篇
  1999年   480篇
  1998年   444篇
  1997年   409篇
  1996年   359篇
  1995年   325篇
  1994年   313篇
  1993年   225篇
  1992年   252篇
  1991年   235篇
  1990年   166篇
  1989年   145篇
  1988年   113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62年   2篇
  1925年   1篇
  1905年   1篇
  1896年   2篇
  18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51.
"双链型"草-鹅-稻生态农业模式高产高效配套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提出了“双链型”单-鹅-稻生态农业模式,总结了稻田套种牧草的方法和田间管理技术,探讨了种草与养鹅在时间上的相互衔接,以提高牧草的产量和利用率,进行了稻田套种牧草养鹅与种植小麦的比较效益分析。该配套技术的实施,为当前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52.
用经过选择的禽多杀巴氏杆菌自然弱毒菌株R1-23菌株制成的鸡霍乱固体培养口服弱毒疫苗,其安全剂量接近于200个免疫剂量。该口服苗两次饮水免疫的最适总剂量为每羽50亿个活菌,最佳间隔时间为48小时。免疫鸡第二次饮苗后第3天即可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率(7/8)。免疫鸡对异型强毒株P1059(8∶A)、P2723(9∶A)和同型强毒株C48-1(5∶A)滴鼻攻击的近期保护率平均为5/10、6/10和9/10。6个月免疫期的平均保护率为76.70%(46/60),一万多羽鸡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免疫后2个月的平均保护率为93.10%(27/29),6个月的平均保护率为73.50%(25/34),除对产蛋率有轻度影响(下降1.27%)外,无其它不良反应。野外大面积使用结果表明,该口服苗不但性能稳定,免疫原性优良,而且安全可靠,适用于鸡口服免疫。  相似文献   
53.
利用硅胶柱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从沙棘叶子中分离并鉴定出黄酮类成分,进一步分离得到4,4′-二羟基-2′-甲氧基查耳酮,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54.
江西板栗疫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55.
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构建的新城疫病毒(NDV)cDNA文库中扩增含编码F糖蛋白前体──Fo酶切位点序列的359bp的F蛋白基因cDNA片段。将此359bpcDNA片段经光敏生物素标记后,即成NDV-cDNA探针。该探针能特异性地从感染的尿囊液中检测出NDV强毒株和疫苗毒株的基因组RNA,而不与IBDv-dsRNA、AIBv-ssRNA、EDS76-dsDNA、MDV-dsDNA,FPV-dsRNA及AILV-dsDNA发生交叉杂交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尽管该探钎含有编码Fo蛋白酶切位点序列的碱基顺序,但它还是不能把NDV的强、弱毒株区分开。这说明NDV强、弱毒株比区域内的碱基存在着相当大的同源性。不过,此探针对NDV来说具有特异性,这就为NDV的诊断技术开创了基因水平检测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6.
何毅  司马杨虎 《蚕业科学》1991,17(4):200-207
根据长江流域夏秋季的气候特点,采用杂交、回交、系统分离、活蛹缫丝和多代高温多湿环境定向培育等育种方法,分别育成了中系蚕品种“浒花”和日系蚕品种“秋星”。两者都具有抗性强、丝量高、茧丝质优以及繁育容易等特点。其一代杂交种经多次实验室鉴定、农村生产鉴定、试养以及全国蚕品种审定结果表明:该新品种体质强健、孵化、眠起、老熟齐一,茧丝量高,茧层率22%;鲜毛茧出丝率15—16%,茧丝品质优良、解舒率74%,净度93分,茧丝纤度2.53/D,茧丝长超1000m。  相似文献   
57.
采用功率密度408.39 mW,能量密度244.60 J/cm~2的He-Ne激光照射交巢穴,治疗新生羔羊腹泻病,具有显效快、疗程短、方法简便、减少劳动强度及降低治疗费用等特点,是一种新的理疗方法。  相似文献   
58.
家蚕蛹在复眼着色期,经4℃冷藏24小时后,可被Ac NPV(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感染。在蛹体内复制出的多角体大小差异较大,且比在昆虫Sf—21细胞中繁殖的Ac NPV和在蚕蛹体内形成的Bm NPV多角体小。在蛹体内繁殖的Ac NPV的游离病毒可以回返感染Sf—21细胞。由蚕蛹内分离的Ac NPV基因组DNA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与野生型的Ac NPV相同。以上结果证明Ac NPV可以在蚕蛹体内复制。含HBsAg基因(人乙肝表面抗原)的重组Ac NPV亦可感染家蚕蛹,并能正确表达外源基因。此外,还发现化蛹后第2天的家蚕蛹被注射约5×10~5PFU的Ac NPV,可诱导“人工滞育蛹”现象的发生,在25℃经过30天后蛹仍存活,发育停滞在复眼着色前阶段。  相似文献   
59.
本文介绍了1986-1990年甜(辣)椒专题8个单位育成的15个甜椒、半辛辣椒新品种(系),其抗病性、品质、产量均优于对照品种,并已通过了农业部主持的专家组验收。  相似文献   
60.
Summary Aseptically cultured shoots of Chinese gooseberry exhibited growth disorder and morphological aberrances, and some died after being exposed to sufficient gamma-ray irradiation. The death rate was dose dependant and the LD50 was 80–90 Gy and 50–60 Gy respectively for cv. Hayward and clone 4. All petiole explants irradiated with gamma-ray could form calli as the control, but the rate of differentiation of adventitious shoots of the petiole explants decreased and was dependant on dose. Sensitivity of the shoot or petiole explants to gamma-ray irradiation varied with species. Gamma-ray irradiation did not deter either the 2-node segments from producing axillary shoots M1, M2, and M3 or the advantitious shoots originating in the petiole explants and the M3 shoots from forming advantitious roots. Therefore, using aseptically cultured axillary or adventitious buds for mutation breeding of Chinese gooseberry is feasible. A bacterium surviving in the explants lessened the efficiency of these two in vitro techniques in mutation breeding of Chinese gooseberry.Abbreviations IAA 3-indole acetic acid - IBA -indole butyric acid - MS Murashige & Skoog (19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