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4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587篇
林业   455篇
农学   318篇
基础科学   324篇
  525篇
综合类   3176篇
农作物   426篇
水产渔业   184篇
畜牧兽医   931篇
园艺   524篇
植物保护   41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264篇
  2021年   249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321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435篇
  2012年   579篇
  2011年   578篇
  2010年   574篇
  2009年   478篇
  2008年   517篇
  2007年   478篇
  2006年   374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肉鸡能量需要动态模型的建立和参数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两个试验评价肉仔鸡的能量需要。试验1选用36只AA肉仔鸡新生雏笼养6周,分别于3周龄和6周龄评定2种饲粮的表观代谢能(AME)和表观氮校正代谢能(AMEn)。结果表明:氮校正使AME降低5%左右,AMEn和AME的相关性较强。试验2选用AA肉鸡新生雏240只,公母分饲笼养6周,每周测定空腹体重及采食量。用Compertz方程拟合公母鸡的生长曲线,微分建立日增重与日龄的函数关系,再与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建立的能量需要模型组合,形成动态的能量需要预测机制。  相似文献   
102.
东北白鹅和籽鹅血液生化指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建立东北白鹅和籽鹅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及其正常参考范围,探讨东北白鹅和籽鹅的各项血液生化指标之间的差异显著性,随机抽取(12±0.5)月龄健康、体质量为(4.2±0.2)kg的东北白鹅母鹅和(3.5±0.2)kg的籽鹅母鹅各65只,空腹12h后翅下静脉采血,离心分离血清,应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试剂盒对血清22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东北白鹅和籽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谷氨酸酰基转移酶(GT)、胆碱脂酶(CHE)、乳酸脱氢酶(LDH-L)、葡萄糖(Glu)、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蛋白(TP)、白蛋白(Alb)、钙(Ca)、肌酐(Cre)、镁(Mg)等血清生化指标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CHO)、无机磷(P)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a-羟丁酸脱氢酶(a-HBDH)、尿素氮(BuN)、甘油三脂(TG)、尿酸(UA)、总胆红素(T.Bili)、直接胆红素(D.Bili)、氯(Cl)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试验建立的东北白鹅和籽鹅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及其正常参考范围,为今后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的科学数据和基本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3.
禽流感H9亚型病毒WD株毒种的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鸡胚终点稀释法并结合ND抗血清中和法对禽流感H9亚型病毒WD株毒种进行了纯化。将纯化的WD株毒种在SPF鸡胚连续传12代,对各代次毒种进行了毒价测定,选择一定代次的毒种进行了免疫原性试验及外源病毒检验。结果表明,WD株在鸡胚中连续传12代,其HA价稳定在1:512—1:1024,毒价在10^7.0-10^8.3 EID50/0.1mL;不同代次毒种不含外源病毒,免疫原性均符合要求。由此可见,毒种的纯化方法是有效的,将WD株毒种限制在12代内是可行的,并建立了该毒种的种子批。  相似文献   
104.
丁酸梭菌对肠道上皮细胞黏附及对鳗弧菌抑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以鱼肠道上皮细胞为模型,以肠道的致病鳗弧菌为对照,研究了丁酸梭菌对鱼肠道上皮细胞的黏附作用及黏附对细胞的损伤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丁酸梭菌对鱼的肠道上皮的黏附率为7.39±1.85,低于鳗弧菌的黏附率(P<0.05);对细胞的损伤率为1.02±0.35,显著低于鳗弧菌对细胞的损伤率(P<0.05);黏附后丁酸梭菌组对细胞的成活率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当酪酸菌、鳗弧菌与肠道上皮细胞共同培养时,使鳗弧菌的黏附率下降7.03%(P<0.05)。因此,该株丁酸梭菌可以安全地黏附鱼肠道上皮细胞,并能有效抑制鳗弧菌的黏附。  相似文献   
105.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用金银花的花、黄花蒿的地上部分、蓝桉果实和黄柏果实的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的组分对杨树溃疡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进行了测定。以黄柏果实的抗菌活性最强,其次是金银花的花。抗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金银花的正丁醇组分、黄花蒿的石油醚组分和乙酸乙酯组分、蓝桉的水部分、黄柏的正丁醇组分。当培养基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浓度分别为8g/L时(对应的pH值分别为10.24和7.71),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0.00%和79.68%。如果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培养基的pH值至10.00,菌丝生长抑制率为40.58%。说明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一方面是由于改变了培养基的pH值,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抑制了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6.
草地螟寄生蝇寄生规律及控害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表明,康保县草地螟的寄生蝇主要有伞裙追寄蝇、双斑截尾寄蝇等5种。草地螟寄生蝇一般只寄生幼虫,未见寄生其他虫态。寄生率随草地螟幼虫密度增大、虫龄增长而迅速升高。多年发生资料分析,寄生蝇寄生率高的年份,下年草地螟的发生为害程度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07.
河曲海红果的利用价值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河曲海红果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开发利用价值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8.
 本研究从陕西分离得到61株苹果树腐烂病菌(Cytospora spp.),选取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特征差异明显的7个分离株,对其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分离株在PDA、PSA、PMA和PEM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较好,但在PDA上的菌落颜色和产孢情况差异很大。各分离株均能在5~32℃生长,但对35℃以上高温的适应性差异较大;所有分离株均能在pH4~9的条件下生长,最适pH为5~6;光照对各分离株的菌落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各分离株均可在Cza-pek培养基及供试的其它碳、氮源培养基上生长,其中以葡萄糖、麦芽糖和酵母膏为最佳碳、氮源。采用烫伤接种的方法,分别以菌饼和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苹果离体枝条,两者均可侵染发病,但各分离株致病力差异显著,其中菌落颜色为黄褐色的菌株致病性强。因此,根据菌落颜色、致病性和生物学特性可将这7个分离株划分为3个类群:Ⅰ型为黄褐色强致病类群,但各分离株的产孢量有差异;Ⅱ型为乳白色不产孢的弱致病类群;Ⅲ型为灰褐色易产孢弱致病类群。其余54株分离物均属于Ⅰ型,这些结果说明陕西省苹果树腐烂病菌具有多样性和致病性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9.
以美味牛肝菌为研究对象,对其多糖发酵主要影响因子和发酵培养基优化进行研究.通过对单因子培养基优化处理试验结果的分析比较,选择出3个对牛肝菌多糖发酵影响较大的因子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美味牛肝菌最适培养基为20.0g葡萄糖 7.0g酵母粉 3.0g黄豆粉 1.0gKH2PO4 0.5g MgSO4·7H2O 0.5 gMnSO4·H2O.  相似文献   
110.
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对贺兰山高山草甸进行数量分析。主要的结果如下:(1)贺兰山高山草甸可分为三个群系,分别为珠芽蓼群系、高山嵩草群系和矮嵩草群系,而高山嵩草群系和矮嵩草群系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亚群系,不同群系(或亚群系)的群落结构和环境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2)高山嵩草群系和矮嵩草群系之间的界限约为海拔3200m,而珠芽蓼群系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偏阴坡,与海拔关系不大;(3)14个频次大于50%的物种在排序图上的空间分布反映了这些物种最适宜生境的位置,而且与群落类型的空间分布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