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33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4篇
  32篇
综合类   159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30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解凤城市耕地土壤的肥力现状,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等养分含量,并对全市土壤肥力水平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碱解氮含量呈平稳上升趋势;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上升幅度较大;速效钾含量略有上升;pH值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102.
103.
那玉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580-16582,16585
研究了自然保护区管理学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特点;阐述了其研究的主要内容;讨论了自然保护区管理学分支学科体系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指出了自然保护区管理学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4.
依据风沙学原理,利用沙尘暴现象对内蒙古荒漠草原进行了表层土壤再造试验。采用地表撒松散杂草(秸秆)后用尼龙网罩固定的方法,拦截沙尘暴所携带的尘土。再造后的土壤掩埋了裸露的植物根系和地表面的砾石,比对照土壤有效锌增加114.8%、有机质增加33.3%、全氮增加77.1%、有效磷增加150.0%、速效钾增加7.8%、pH值降低了1.3%。此方法为如何利用沙尘暴这一自然现象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5.
那立艳  吴京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321-14322
[目的]探索紫外光助Fenton法降解废水中苯酚的效果。[方法]研究H2O2 和FeSO4 加入量、pH值及反应时间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结果] 试验结果得出,采用紫外光助Fenton法处理浓度为100 mg/L的苯酚废水,最佳条件为H2O2 浓度为3.0 mmol/L; FeSO4 浓度为0.3 mmol/L; pH值3.5。降解行为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其反应速率常数为0.077 7 min^-1。[结论]UV-Fenton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去除废水中苯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6.
我国西北地区苜蓿种子产业化发展优势与对策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我国西北地区发展苜蓿种子产业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而且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生产潜力。由于长期对苜蓿种子生产不重视,苜蓿栽培历史虽然悠久,但迄今苜蓿种子生产同有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种子商品化极低,种子生产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变为经济优势,只有加快苜蓿种子产业化步伐,才能改变目前西北地区苜蓿种子生产的落后局面。  相似文献   
107.
对中国广西西林水牛和摩拉水牛瘤胃纤毛虫种类分布进行了鉴定检测,并测定了其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同时进行了比较研究。全部检出17属63种25型瘤胃纤毛虫,比以前进行的8种反刍动物瘤胃纤毛虫分布研究中出现的总数和每个宿主个体中出现的平均纤毛虫种数多,种类构成最复杂,其纤毛虫构成特点类似于东南亚地区水牛瘤胃纤毛虫构成特点。其中广西西林水牛中检出了Entodinium biconcavumsp n,是至今从未鉴定记载过的认为是新种的特殊种类。广西西林水牛检出13属54种20型、摩拉水牛检出16属45种11型瘤胃纤毛虫。广西西林水牛瘤胃纤毛虫平均密度为2.13×105/mL,摩拉水牛瘤胃纤毛虫密度为3.43×105/mL。中国水牛瘤胃纤毛虫属别构成中Entodinium属出现率最高,但两个水牛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别,其他属别构成也不尽一致。这与不同品种原来的地理环境分布与饲养管理条件有关。广西西林水牛瘤胃总VFA浓度为75.60 mmol/mL,摩拉水牛的为58.74 mmol/mL。瘤胃总VFA含量中均为乙酸含量最高,属于典型的粗饲料发酵类型。  相似文献   
108.
为探究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附属蛋白Rev负调控Tripartite motif-containing protein 5α(TRIM5α)介导的AP-1信号通路的机制,本研究将pEIAV-Rev-HA和pcDNA3.1质粒分别与含TRIM5α基因的质粒及pGL3-AP-1-Luc(AP-1报告质粒)共转染HEK 293T细胞,采用荧光素酶试验检测Rev对TRIM5α激活的AP-1信号通路的影响;将pEIAV-Rev-HA和pcDNA3.1质粒分别与含TAK1、TAB2、P38和c-Jun基因的质粒及pGL3-AP-1-Luc共转染HEK 293T细胞,采用荧光素酶试验检测Rev对TRIM5α下游转导分子(TAK1、TAB2、P38、c-Jun)激活的AP-1信号通路的影响;将pEIAV-Rev-HA和pcDNA3.1质粒分别与含TAK1、TAB2、P38基因的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利用western blot试验分别检测TAK1、TAB2、P38的表达水平;将pEIAV-Rev-HA和pcDNA3.1质粒分别与含P38基因的质粒共转染HEK 293T细胞后加入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利用western blot检测P38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共转染EIAV-Rev-HA实验组中TRIM5α对AP-1的激活倍数为0.4,而共转染pcDNA3.1对照组中相应的激活倍数为26.0;共转染pEIAV-Rev-HA实验组中,TAK1、TAB2、P38和c-Jun对AP-1信号通路的激活倍数分别为7.7、0.1、0.6、9.8,而共转染pcDNA3.1对照组中对AP-1信号通路的激活倍数分别为60.0、1.5、6.3、12.0;转染pEIAV-Rev-HA+pP38-Flag组与转染pcDNA3.1+pP38-Flag组相比,前者P38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加入蛋白酶体抑制剂组则恢复了P38蛋白的表达。上述结果表明,EIAV Rev显著下调eqTRIM5α及其下游转导分子TAK1、TAB2、P38激活的AP-1信号通路,但不显著下调c-Jun激活的AP-1信号通路;EIAV Rev通过蛋白酶体途径降解P38蛋白的表达而抑制eqTRIM5α激活的AP-1信号通路。本研究结果为理解EIAV与宿主蛋白相互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9.
运用AMMI模型,结合双标图对2007年国家中晚熟西北组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各承试点的平均产量结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中,L0031-17、青薯6号高产但不稳产,陇薯3号为高产稳产型,品种960102、中9931-48稳产但不高产,8025-1不稳产又不高产。AMMI模型具体、直观、有效的综合评价,为马铃薯品种提供了一种比较好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0.
Fiber and wool quality not only affects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cashmere goat breeding, but also affects the quality of wool textiles. In recent years, fluff quality has declined with cashmere yield improve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mproving fluff quality is imperative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 fiber and wool quality is important parameters of selection in breeding of goats. The main traits of controlling the fluff quality are quantitative traits. It can be to find the number of main effect genes by quantitative genetics and molecular genetics and to study its growth mechanism and gene expression.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 the recent achievements of the quality of cashmere, including the use of phenotypic selec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fluff and finding the genetics of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cashmere, for example, HOX,BMP,KAP genes and pigments, and beginning to fin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target trait QTL and different sequences of SNPs by GWAS analys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by genotype selec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shmere and provide reference to study the cashmere quality of genetic factors for later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