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4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林业   101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25篇
  123篇
综合类   694篇
农作物   98篇
水产渔业   120篇
畜牧兽医   195篇
园艺   165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5年   2篇
  1934年   2篇
  1915年   1篇
  1914年   1篇
  1912年   1篇
  1911年   2篇
  1908年   1篇
  1906年   1篇
  1905年   2篇
  1904年   1篇
  1899年   1篇
  18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 Baill.)是稻属中保存较多原始性状特征的种类,对病害、虫害及非生物胁迫的抗性良好,尤其是高抗白叶枯病,蕴含大量优良基因,既可作为抗病、抗虫、耐旱和耐盐碱基因发掘及水稻育种的优良抗源材料,也可作为稻作高蛋白、高赖氨酸等改良稻米品质育种的优异种质资源;但疣粒野生稻(GG基因组)与栽培稻(AA基因组)亲缘关系较远,其遗传特性研究和发掘利用远落后于普通野生稻等其他野生稻.文章通过综述疣粒野生稻分类和命名、优异性状、遗传特性及其在水稻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疣粒野生稻研究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指出当前疣粒野生稻赖以生存的原生境不断遭到破坏,其生存形势已十分严峻,若现存的居群得不到有效保护,将会造成更多的资源流失;此外,疣粒野生稻基因组的复杂程度限制了其功能基因及基因家族的研究,同时增加了同源基因克隆的难度和准确度,致使疣粒野生稻有利基因的发掘和利用进程缓慢,以疣粒野生稻为亲本的育种研究非常有限.因此,今后要从以下3个方面加强疣粒野生稻研究:(1)重视疣粒野生稻的保护,加强保存、保护措施研究;(2)借助现代生物技术,包括第三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蛋白组学分析和代谢组学技术等开展疣粒野生稻优异性状调控机理研究,加强抗病、抗虫、耐旱及耐阴等功能基因的发掘.(3)加强疣粒野生稻杂交障碍和杂交后代不育研究,寻求克服杂交障碍及挽救杂交后代的方法,促进疣粒野生稻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成熟叶片富含多糖、多酚、蛋白质及其他次生代谢物质的特点,采用改良CTAB法对其基因组总DNA进行提取,并对DNA进行质量检测。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可从天门冬成熟叶片中获得纯度高、完整性好的总DNA,其OD260 nm/OD280 nm为1.86,OD260 nm/OD230 nm为2.36,浓度为390μg/mL,产率达11.7μg/g,多糖、多酚和RNA杂质被去除干净,无降解现象,说明该方法提取的天门冬基因组总DNA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柯鑫  韩雪  许建强 《广东园林》2020,42(6):9-13
为了促进国内基于健康视角下户外植物景观可量化评价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归纳总结了健康景观以及普通植物景观中广泛存在的对人身心健康有促进作用的因素——植物的健康效益。从植物景观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手,分析户外景观环境中健康性要素构成,深入探究植物景观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作用机理,并初步构建了基于植物健康效益的适老性户外植物景观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1990年,甘肃省庆阳市开始引入辽宁绒山羊对子午岭黑山羊进行杂交改良,但目前尚不清楚2个品种在脂肪酸含量、肌肉营养成分等方面的差异,影响了杂交改良效果。试验旨在分析两个绒山羊品种的产肉性能、肉品质、肌肉营养成分和脂肪酸含量差异,为绒山羊的杂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取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9月龄的子午岭黑山羊和辽宁绒山羊公羊各5只,测定其屠宰性能以及背最长肌、前腿肌和后腿肌处的肉品质、脂肪酸含量和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子午岭黑山羊的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眼肌面积、GR值、剪切力和滴水损失低于辽宁绒山羊(P<0.05),但其肌肉的平均亮度值、色度值、pH1和pH24高于辽宁绒山羊(P<0.01)。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子午岭黑山羊肌肉的水分和粗灰分含量高于辽宁绒山羊(P<0.05),但肌内脂肪和粗蛋白含量低于辽宁绒山羊。在2个山羊品种的肌肉中均检测到11 种饱和脂肪酸(SFA,以棕榈酸和硬脂酸为主)、10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以亚油酸和顺-11,14-二十碳二烯酸为主)和6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以油酸为主),子午岭黑山羊肉中的SFA、PUFA、n-3 PUFA、n-6 PUFA含量和PUFA/SFA值均高于辽宁绒山羊(P<0.01),但MUFA含量低于辽宁绒山羊(P<0.01)。结果表明,辽宁绒山羊有更高的产肉力,但子午岭黑山羊肌肉品质和营养成分更佳,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更符合人类健康膳食标准。  相似文献   
15.
大量研究表明, 乙烯可激发植物对死体营养型真菌的抗性, 但我们前期研究发现, 乙烯合成前体ACC可提高小豆对活体营养型真菌——锈菌的抗性, 为初步明确其机制, 本研究分析了ACC处理对小豆乙烯合成及信号转导的影响, 结果表明, ACC处理显著提高了乙烯合成基因VaACS1及信号通路关键基因VaEIN2?VaEIN3?VaERF5的表达水平?此外, ACC处理后再接种锈菌, 小豆锈病的发病程度显著降低?对接种锈菌后不同时间VaPR2和VaPR4的表达分析表明, 相比ACC处理后不接种对照, ACC处理后再接种锈菌的处理, 接种后1~5 d这两个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 与水处理不接种锈菌相比, 水处理接种锈菌5~8 d后VaPR2和VaPR4的表达量虽显著上调, 但应答时间较ACC处理滞后, 且总体表达水平低, 表明ACC激活乙烯通路进而诱导防卫反应基因上调表达是其诱导小豆抗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COD,NH3-N,TN,TP四个方面分析了空心菜、水稻、水葫芦三种饲料植物水生环境处理猪场厌氧废液的水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三种饲料植物水生环境对猪场厌氧废液的COD去除率:空心菜>水稻>水葫芦;对NH3-N的去除率:水葫芦>水稻>空心菜;对TN的去除率:空心菜>水稻>水葫芦;对TP的去除率:水葫芦>空心菜>水稻.饲料植物对藻有抑制作用,藻对NH3-N和TN有去除作用,对照系统中由于藻的出现,增强了系统对NH3-N和TN的去除效果,因此在NH3-N和TN两指标上出现对照系统好于饲料植物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7.
采用隧道发酵技术,以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菌渣为原材料,进行双孢蘑菇培养料的制备。通过一次及二次隧道发酵的工艺控制,检测堆制过程中温度、含水量、pH及电导率等理化成分的变化,并结合出菇结果评价金针菇菌渣培养料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金针菇菌渣在隧道一次发酵过程中最高温可达74℃以上,整个发酵周期16 d。通过隧道发酵制备的二次培养料不黏腻、结构松散、味道清香,含水量为66.40%,pH为8.16,电导率为875.00μs·cm-1,含氮量2.00%,碳氮比为20.36,符合双孢蘑菇栽培要求。双孢蘑菇四潮出菇产量为19.25 kg·m-2。表明隧道式发酵技术可以应用于工厂化金针菇菌渣制备的双孢蘑菇培养料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一种能够得到高质量桑树基因组DNA的方法。[方法]采用天根试剂盒法(Plant Genomic DNA Kit离心柱型),并稍加改进,从11个桑种的新鲜嫩叶中提取DNA。[结果]该方法简单快速,不需要复杂仪器,且能有效地除去桑叶中的多糖、多酚、蛋白质等杂质,得到的DNA能够满足RAD-Seq高通量的测序要求。[结论]建立了一种用于桑RAD-Seq高通量测序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数字水印技术和多媒体内容认证技术,提出买卖双方交互协议。该协议可以明确确认交易双方的身份,有效地防止了购买者水印被盗用的可能性,并很容易判定所购得的数字产品是否被篡改。  相似文献   
20.
阐述高校图书馆读者资源的重要性,分析读者资源的类型及其与传统资源相比拥有的特点,根据高校图书馆的两大读者资源,分别阐述怎样开发及应用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探究读者资源可持续开发应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