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36篇
  免费   1193篇
  国内免费   1622篇
林业   1228篇
农学   827篇
基础科学   686篇
  1847篇
综合类   9066篇
农作物   1381篇
水产渔业   799篇
畜牧兽医   2312篇
园艺   1355篇
植物保护   750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358篇
  2022年   755篇
  2021年   767篇
  2020年   682篇
  2019年   679篇
  2018年   558篇
  2017年   840篇
  2016年   572篇
  2015年   840篇
  2014年   877篇
  2013年   1076篇
  2012年   1571篇
  2011年   1593篇
  2010年   1506篇
  2009年   1261篇
  2008年   1349篇
  2007年   1180篇
  2006年   1008篇
  2005年   818篇
  2004年   469篇
  2003年   326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300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5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长武王东沟小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长武王东沟小流域农业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该小流域工副业和果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不同村落类型间农民收入及收入构成差异显著;养殖业中以养殖食粮型牲畜为主,虽然养殖业不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但仍有35.23%的农户希望发展养殖业;土地利用类型中,果园面积超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果/粮面积比为1.08;资金、技术、信息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992.
基于GIS和GPS的南方红壤侵蚀区土地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绿色GDP概念,来自生态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是指将经济增长所导致的灾害、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统称生态环境损失)等,从GDP中扣除,在我国,常规的GDP统计,是不扣除生态环境损失值的。这与国际上通行的规则是不相一致的。按照联合国1995年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要求,判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单单看其经济增长指标,而要用经济增长值减去生态环境损失值,所得的值为发展值。如果经济增长大于生态环境损失,是为发展;反之,便是负发展。例如:在我国,伐树所得1元的  相似文献   
993.
通过试验证明果园生草制是黄土高原地区果园土壤管理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模式。果园生草覆盖区与对照相比土壤物理性状、水分及产量均有明显提高 ,直径 1 .0mm以上的土壤团粒增加了 1 0 .2 %~ 1 2 .2 % ,提高 60 .4%~ 72 .2 % ;土壤容重下降 0 .0 5~ 0 .1 3g/cm3,降低 4.2 %~1 0 .0 % ;土壤孔隙度增加 2 .5 %~ 5 .5 % ,提高 4.6%~ 1 0 .9% ;有机质增加 0 .1 9%~ 0 .5 7% ,提高 2 4.4%~ 73 .1 % ;0~ 2 0cm土壤水分增加 1 .7%~ 3 .0 % ,提高 1 6.7%~ 2 9.4% ;苹果产量和经济效益 ,提高幅度分别为 1 2 .73 %~ 3 1 .5 7%和 1 5 .1 7%~ 3 6.2 2 %。  相似文献   
994.
不同解磷菌群对油菜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盆栽油菜的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北方石灰性土壤上施用不同解磷菌群对土壤速效养分及土壤磷酸酶、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解磷菌群施入不同P素水平土壤中,油菜整个生育期内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和土壤酶活性;土壤磷酸酶活性则随P素水平增高而降低,即低P水平下磷酸酶活性较强;施用菌肥土壤磷酸酶活性高于不施用菌肥处理,施与不施菌肥处理间脲酶活性在苗期及低P水平下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95.
丛枝病是我国毛竹的重大灾害性病害,发生普遍而严重,已成为发展毛竹生产的一大障碍。专用农药“竹康乳油”和毛竹专用有机复合肥及整套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对丛枝病防治效果和毛竹生长有良好的作用,推广防治面积1 666.7 hm2。林地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采取病虫兼治的策略和实施修山、清理病原、施肥、注射施药等综合防治措施,连续3年综合治理后,严重感病的竹林得到恢复,新竹量、立竹密度分别达793.69根/hm2.年和3450根/hm2,比对照增加91.4%和74.2%,防治效果极显著,达97.4%;面上推广也取得了显著效果,防治效果达82.7%。  相似文献   
996.
退化红壤不同治理模式马尾松生长特点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福建省长汀县花岗岩红壤区严重侵蚀地 3种治理模式的马尾松林分进行生长过程分析 ,结果表明 ,前期合理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施肥措施为马尾松的正常生长创造了条件 ,3种模式的治理措施在初期对马尾松的生长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其中 ,模式 对马尾松的生长促进效果最好 ,模式 的效果最差 ,随着时间推移和肥力的耗竭 ,马尾松的生长又趋退化 ,其中以模式 的效果维持时间最长 ,模式 最短 ,效果也最差。因此合理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施肥措施是治理严重侵蚀退化土壤的必要手段 ,而后期如何进行调控管理以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是今后在类似地区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7.
红壤稻田种植制度的养分平衡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试验研究了湘北红壤稻田系统4种种植制度的养分平衡特征.结果表明,N、P、K养分输出为稻-稻-油种植制度>稻-稻-油(肥)种植制度>稻-稻-肥(紫云英)种植制度>稻-稻种植制度;N盈余量以稻-稻-肥种植制度最大,达18.4kg/hm2*,稻-稻-油(肥)种植制度基本维持平衡,稻-稻种植制度表现亏缺,稻-稻-油种植制度亏缺最大,达38.9kg/hm2*;4种种植制度P和K均有亏缺,但以稻-稻-油种植制度亏缺量最大,分别为11.2kg/hm2*和118.7kg/hm2*,稻-稻-肥种植制度亏缺量最小;稻-稻-肥种植制度有机物质归还量最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稻-稻种植制度有机物质归还量最小,有机质呈现亏缺状态.  相似文献   
998.
环洞庭湖丘岗地区水资源平衡及其管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环洞庭湖丘岗生态系统水环境要素的定位观测和小流域水平衡监测研究表明 :环洞庭湖丘岗地区水资源总量丰沛 ,可利用的集雨水量为现今农业用地最大灌溉水需求量的 2 .4 1倍 ,可维持生态系统的水量平衡。但由于雨水的季节性配置差异 ,系统水分有季节性富余与亏缺 ,一般年份 3月中旬至 7月上旬水富余 3 11.3 mm ;8月上旬至 9月下旬水亏缺 13 4 .7mm。天然降水大约 76%产生派生资源参与系统水分循环 ,其余部分主要以径流形式溢泄入下游水域。这一过程使该地区每年流失或向洞庭湖水域输送水 1.3 1× 10 1 0 m3、泥沙 1.64× 10 4 m3、养分 ( N,P,K)0 .89× 10 4 t。该地区土类多属红壤 ,持水能力强 ,但有效含水量低 ,凸现出涝渍、湿害和干旱双重农业水问题。本地区水平衡管理应注重两个方面 ,一是加强集雨水利工程建设 ;二是合理构建坡地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99.
某建设场地位于岷江上游大沟流域,为山洪泥石流多发区。从主、支沟山洪泥石流特征、泥石流暴发规模及支沟泥石流对主沟山洪特征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场地可能遭受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并以此为基础对场地按危险程度进行了分区。结果表明,该场地主体位于基本无危险区,其建设计划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00.
磁处理棕壤对磷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磁处理棕壤对磷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磁场处理棕壤后磷的吸附量降低,促进了磷的解吸。棕壤不同粒级磁化后(0.002~0.005mm除外)吸附量基本都减少,而<0.002mm粒级和0.005~0.01mm粒级对吸附量减少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