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1.
文章阐述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代执行”的概念,分析了“代执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正确实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代执行”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丛枝病是我国毛竹的重大灾害性病害,发生普遍而严重,已成为发展毛竹生产的一大障碍。专用农药“竹康乳油”和毛竹专用有机复合肥及整套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对丛枝病防治效果和毛竹生长有良好的作用,推广防治面积1 666.7 hm2。林地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采取病虫兼治的策略和实施修山、清理病原、施肥、注射施药等综合防治措施,连续3年综合治理后,严重感病的竹林得到恢复,新竹量、立竹密度分别达793.69根/hm2.年和3450根/hm2,比对照增加91.4%和74.2%,防治效果极显著,达97.4%;面上推广也取得了显著效果,防治效果达82.7%。  相似文献   
3.
黄脊竹蝗是毛竹的主要危险性害虫,其防治最佳期为1龄至2龄初的跳蝻。此时跳蝻集中在产卵地,防治面积小,简便易行,成效显著,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由于认识不足、发现不及时、防治不积极等原  相似文献   
4.
林间竹腔注射防治竹广肩小蜂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4.24至7.10日,使用7种药剂进行林间竹腔注射防治竹广肩小蜂(Aiotrmiopus rhopaloides Walker)试验,结果表明:在4月下旬使用本文的7种药剂,或在5月用40%氧化乐果+添加剂防治竹广肩小蜂,均可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毛竹丛枝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桂林灵川毛竹林分离到2株毛竹丛枝病菌的菌株B1和B2,两者都具有较强的致病力,但在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上有一定差异,且B2菌株的致病力更强。通过分析病原菌核糖体DNA的ITS序列,结果表明B1和B2菌株与GenBank中竹针孢座囊菌的ITS序列的同源性为99.17%~100%,而B1和B2菌株之间只有一个碱基的差异,进一步证实毛竹丛枝病的病原是竹针孢座囊菌Aciculosporium take Miyake[=Balansiatake(Miyake)Hara]。接种发病率与毛竹生长季节、接种方法有关,接种竹笋首次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毛竹丛枝病发生流行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普查、抽样调查、定点观察、孢子捕捉、病原菌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等方法,查明了毛竹丛枝病在广西的分布、危害和损失情况,证实竹瘤座菌Balansia take (Miyake) Hara是毛竹丛枝病的病原,明确了该病的症状特点和主要发生流行规律。分生孢子主要通过风雨吹溅传播;3月下旬~5月中旬,平均温度20℃左右,相对湿度80%以上,是病害发生流行的主要季节;竹尖胸沫蝉Aphrophora horizontalis Kato是毛竹丛枝病的传播媒介;昆虫等造成的伤口是病菌侵入的主要途径;新竹当年即可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