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6篇
  免费   409篇
  国内免费   829篇
林业   479篇
农学   373篇
基础科学   378篇
  701篇
综合类   3481篇
农作物   521篇
水产渔业   388篇
畜牧兽医   1365篇
园艺   531篇
植物保护   387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369篇
  2021年   332篇
  2020年   326篇
  2019年   316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398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363篇
  2014年   389篇
  2013年   454篇
  2012年   633篇
  2011年   637篇
  2010年   641篇
  2009年   504篇
  2008年   564篇
  2007年   450篇
  2006年   427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近些年,鱼粉的价格持续走高,使寻找优质高效的廉价替代蛋白源成为必然趋势。替代蛋白的使用又引起配方饲料诱食性和适口性下降的问题。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起,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  相似文献   
992.
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13—2014年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鱼类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并结合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历史资料,依照黄河口水域鱼类区域组成特征,从鱼类种类组成、繁殖共位体、鱼类耐受性和营养结构等方面提出了12个评价指标,初步构建了黄河口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制定了评价标准,根据不同年代数据之间的差距分3个层次赋值打分,研究了黄河口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及其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初期黄河口水域鱼类生物完整性表现为"极好"水平;90年代处于"差"水平;2013年处于"极差"的水平。与20世纪80年代初期相比,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的鱼类生物完整性呈下降趋势,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干扰较大,过度捕捞等造成黄河口水域鱼类种类减少甚至消失,黄河口水域生态健康状况下降。  相似文献   
993.
亚硝酸盐是水产养殖系统中常见的污染物,也是影响水体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浓度超标会造成鱼类、软体动物、甲壳类等水生动物中毒甚至死亡。本文论述了亚硝酸盐的产生机理、毒性与危害以及治理方法等,以期为安全有效地降解亚硝酸盐、提高水产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修复生态环境的平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千岛湖网箱养殖区内外水域的四季水质调查,分析得出网箱养殖对千岛湖局部水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造成养殖区水域的DO、pH下降,TN升高,不同季节和不同的水层影响存在差别。冬季对浅层的DO、pH产生明显下降,影响区域小;春季对表层的DO、pH产生明显下降,影响区域大;夏季受水温分层,影响不明显;秋季造成各层水体DO、pH下降,TN上升,影响区域大。千岛湖网箱养殖在春季和秋季对养殖区局部水域影响明显,但分散的网箱养殖对水域影响范围较小,对千岛湖水体短期内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5.
连云港市漠斑牙鲆苗种生产期间发现的疾病主要为细菌性疾病.现总结如下: 1 滑动细菌病(烂鳍病) 该病病原为滑动细菌类,细菌种类未鉴定.稚鱼期,体表及鳍基本无症状,病鱼的吻端出现发红、糜烂,背鳍、尾鳍出现残缺、烂尾现象.镜检发现有大量短杆细菌.  相似文献   
996.
 乙烯(ET)信号在植物抵抗各种逆境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关于乙烯信号在调控水稻纹枯病抗性中的作用仍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以感纹枯病水稻品种Lemont和抗纹枯病水稻品种YSBR1为材料,分析了纹枯病菌接种后乙烯合成关键基因及信号传导途径中标志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纹枯病菌侵染可显著诱导相关基因的表达、激活乙烯信号。进一步采用乙烯合成抑制剂和信号激活剂处理水稻并进行接种鉴定,结果显示,两种化学剂分别可抑制或激活乙烯信号;无论是Lemont还是YSBR1,激活其乙烯信号均可显著增强抗病性,而抑制该信号均显著降低抗病性。对3个乙烯受体突变体(ethylene response2, etr2; ethylene response3, etr3; ethylene response sensor2, ers2)进行温室接种鉴定,发现突变体的病斑长度均极显著高于野生型对照。以上研究表明乙烯信号在水稻对纹枯病菌的防卫反应或基础抗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结果将为进一步解析“水稻-纹枯病菌”间的互作机制、制定合适的病害综合防控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7.
以福州地区主栽短瓠瓜品种短棒瓠瓜为对照,对新选育的3个设施短瓠瓜组合2017HG1、2017HG2、2017HG3进行了品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017HG2具有早熟、产量高、抗病性强等优点,适合作为福州地区早春大棚瓠瓜主栽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98.
黄河沉积物对芳烃类有机物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黄河包头段上游相对清洁河段的沉积物为吸附剂,分别以苯酚、苯胺、氯苯等3种代表性芳烃类有机污染物为吸附质,开展了芳烃类有机物的吸附特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苯酚、苯胺、氯苯在黄河沉积物上的吸附等温线属非线性,其吸附特性受吸附剂浓度和种类的影响;苯酚和苯胺的吸附行为受pH值影响显著;溶液的离子强度、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环境温度等均对3种有机污染物的吸附量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9.
几种酚类化合物在黄河水体沉积物上吸附行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现场采集河底表层沉积物及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邻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2,4-二硝基苯酚、2,4-二氯苯酚、五氯酚等酚类化合物在黄河水体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邻硝基苯酚等酚类化合物在黄河水体沉积物上的吸附量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对硝基苯酚和邻硝基苯酚在黄河水体沉积物上的吸附量增加;沉积物的有机质含量是影响酚类化合物吸附量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溶解分配过程在黄河水体沉积物吸附酚类化合物中起重要作用;当表面活性剂SDBS存在时,酚类化合物在黄河水体沉积物上的吸附以分配作用为主,SDBS在所测定的浓度范围内(小于CMC),酚类化合物的沉积物-水分配系数均增大,分配系数的增大倍数与它们的辛醇-水分配系数KOW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长期施肥与耕作对白浆土有机态氮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采用长期定位研究方法,探讨了长期耕作与施肥对白浆土有机氮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浆土耕层全氮含量为1840.8mg·kg-1。其中,非酸解总氮占土壤全氮29.8%,其余为酸解氮。酸解氮4种组分含量高低顺序为,未知态氮>氨基酸态氮>酰胺态氮>氨基糖态氮。有机肥极大提高了土壤酸解总氮及其各组分含量(除酰胺态氮),化肥则以增加酰胺态氮为主,秸秆还田土壤酸解总氮及其各组分也有一定增加,长期不施肥土壤有机氮库处于严重消耗状态。土壤酸解总氮各组分对氮素营养贡献大小为,氨基酸态氮>酰胺态氮>未知态氮>氨基糖态氮。长期施入土壤中的化学氮素,主要向酰胺态氮转化,秸秆还田中氮向氨基糖态氮转化最多,有机肥中氮向氨基酸态氮转化率最大。长期免耕,不利于植物对氮素吸收以及有机态氮矿化,致使其比普翻和深松更有利于土壤有机氮各组分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