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64篇
  免费   984篇
  国内免费   1441篇
林业   1185篇
农学   929篇
基础科学   727篇
  1604篇
综合类   8127篇
农作物   1312篇
水产渔业   801篇
畜牧兽医   2943篇
园艺   1221篇
植物保护   840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338篇
  2022年   847篇
  2021年   800篇
  2020年   771篇
  2019年   703篇
  2018年   550篇
  2017年   846篇
  2016年   548篇
  2015年   834篇
  2014年   908篇
  2013年   1000篇
  2012年   1508篇
  2011年   1523篇
  2010年   1438篇
  2009年   1261篇
  2008年   1191篇
  2007年   1139篇
  2006年   870篇
  2005年   732篇
  2004年   444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300篇
  2001年   271篇
  2000年   276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5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氮钾硫配方施肥对萝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使人们能够吃上健康的无公害食品,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最优回归设计,探讨了氮钾硫配方施肥对黄泥土萝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萝卜高产和低硝酸盐含量的最佳氮钾硫用量为N 180~200 kg/hm2,K2O 120~150 kg/hm2,S 135~160 kg/hm2。  相似文献   
992.
研究了mira等10个马铃薯品种的22个杂交组合无性一代的植株生长势等7个植株性状的群体遗传和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晚疫病的亲本加性效应达90.6%;开花性、茎色分离、株高分离、株形分离等4个植株性状的亲本非加性效应分别为72.3%,80.1%,81.5%,93.0%;植株生长势和花色分离的亲本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均很重要,其加性效应分别为45.2%,47.9%,非加性效应分别为54.8%,52.1%。双亲(至少有1个)一般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而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一般配合力都很低的杂交组合。根据亲本配合力可以有效预测杂交组合后代群体的遗传表现。  相似文献   
993.
非营利组织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与其他社会生态系统互利、互惠、合作共存。基于共生的理念 ,探讨了非营利部门如何与政府、企业、个人建立良性互动、共赢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4.
近数百年以来,红景天已广泛用于中国的传统中草药.但其种子发芽缓慢,参差不齐和发芽率低,这是由种子休眠所引起的.采用预先冷冻处理、外源植物激素刺激,进行破除种子休眠、激发种子发芽、促进幼苗平衡生长,以及外源刺激、内源植物激素变化、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等生理作用研究.结果表明,4℃预先冷冻3周处理,在25~10℃可获得最高发芽率(48±2)%,用外源激素GA3、2,4-D和GA3+2,4-D处理可降低红景天种子胚的内源ABA水平并使其保持在低水平.此外还发现,中等水平内源IAA能促进其根和苗平衡生长,使幼苗的存活力达到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995.
乌鳢嗅觉器官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乌鳢仔鱼(全长14~31mm)和咸鱼(全长370mm)嗅觉器官的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鳢嗅觉器官由头部左右两侧的嗅囊构成,每个嗅囊有前后2个鼻孔。随其发育,仔鱼前鼻孔隆起于外表面。发育为管状延伸物而与外界相通。嗅板在嗅囊内发育时不形成中心脊,其排列方式为纵向平行的D型。从仔鱼发育至咸鱼,乌鳢嗅觉上皮的厚度变化较小,而初级嗅板的数量和隆起高度显著增大。嗅觉上皮主要由感受细胞、支持细胞、纤毛细胞和基细胞组成。  相似文献   
996.
通过液体菌种制作,比较了来源不同的4个秀珍菇菌株的抗污染能力、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长势及产量等特性指标。结果表明,秀珍菇1号菌株最佳,秀珍菇3号菌株次之,其他两个菌株表现不理想,达不到推广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鉴定在西藏小麦地方品种中发现的特有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合“Tibetan Dx5*+Tibetan Dy10”中的Tibetan Dy10亚基是否与普通小麦Dy10亚基为同一亚基。【方法】利用SDS-PAGE分析和Tibetan Dy10亚基基因的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Tibetan Dy10亚基与普通小麦中Dy10亚基广泛存在的Dx5+Dy10组合形式中的Dy10亚基的分子序列非常相似,但分别在2个六肽中的1个氨基酸部位发生替换,第335位的甘氨酸(G)和第451位的谷氨酰氨(Q)在Tibetan Dy10 中均被替换为精氨酸(R)。【结论】Tibetan Dy10与普通小麦中常见的Dy10亚基基因的DNA序列存在微小差异,属于Dy10位点的一个新变异。  相似文献   
998.
国麦1号播期播量对群体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2002-2003年度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安排了国麦1号播期、播量裂区试验,对其群体结构指标、幼穗发育、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观察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本年度生态条件下,国麦1号的幼穗发育进程略晚于豫麦49。不同播期对产量、穗数、穗粒数影响不大,对千粒重影响明显,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播量对产量、穗数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对穗粒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在河南省中部地区种植,可掌握在10月6日左右播种,基本苗控制在150万/hm2左右。  相似文献   
999.
防治葡萄霜霉病的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阎燃  潘佑找  黄芬肖  杜小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348-4348,4385
比较了几种药剂(剂量)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72.2%宝力克800倍液,18%安克锰锌1 000倍液,72%杜邦克露600倍液,72%霜疫克星750倍液、72%甲霜灵锰锌600倍液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良好,显著优于传统药剂25%甲霜灵500倍液。其中72.2%宝力克800倍液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1000.
生态位构建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生态位构建在自然选择压的改变、非基因继承、基因具有间接的相互作用和表型的双重角色等4个方面的理论;探讨了生态位构建在进化生物学、生态学协同进化、人类基因遗传和文化过程的关系、管理科学等相关研究领域的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