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2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1.
南芡     
南芡为睡莲科芡属无刺芡栽培种,一年生大型浅水浮生植物,染色体数2n=2x=58。其产品器官为由外胚乳构成的白色种仁和鲜嫩粗壮的叶柄、果柄。喜温暖水湿环境,不耐霜冻和干旱。适宜温度为20~30℃。15℃以上开始发芽,幼苗期适温为 20~28℃,开花结果期适温25~30℃,种子在0~10℃条件下可安全越冬。全生育期为180~190天。适宜水深50~100 cm,要求水位稳定,流速小。耕作层深30~50 cm,适宜有机质较多而不过肥的土壤。1 形态特征 须状根系由叶柄基部束状须根构成,长达1.5m。种子下…  相似文献   
32.
太湖莼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太湖莼菜的营养、药效与烹调莼菜的珍、稀、优曾为多少名人所倾倒。在古代文人雅士的诗篇中,就留有许多赋莼美诗。《方岳羹蓴》曰:“烟雨中间几白欧,藕花麦叶小亭幽,紫蓴共煮香涎滑,吐出新诗字字秋。”杜甫诗曰:“君思千里蓴,  相似文献   
33.
苏州两熟茭的调研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Zizania caduciflora Turcz.Hand-Mazz.)又称菰,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早在公元303年前茭白已成为苏州名菜.分析表明:100 g鲜茭肉中含水分93 g、蛋白质1.4 g、脂肪0.3g、碳水化合物3.5 g、钙24 mg(因其草酸含量较高,钙质不易被人体所吸收)、磷45 mg、铁1.1 mg、胡萝卜素0.02 mg、硫胺素0.02 mg、核黄素0.02 mg、尼克酸0.4 mg、抗坏血酸6 mg.茭白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较高.因茭肉中有机氮素以氨基酸形态存在,故其味鲜美.  相似文献   
34.
瓜绢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俗称瓜螟、瓜野螟,目前已成为苏州地区黄瓜、冬瓜、西瓜等瓜类作物上的重要害虫之一。由于其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并且高龄幼虫有缀叶为害习性,一旦错过防治适期,即使连续多次用药,也难以达到理想控制效果。近几年来,我们经观察、试验,探索出了该害虫的发生为害规律及一些防治方法,现将其小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莲藕食根金花虫要严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藕食根金花虫又称长腿水叶甲、稻根叶甲、稻食根虫、食根蛆、饭米虫、水蛆虫等,属于鞘翅目叶甲科昆虫。成虫绿褐色有金属光泽,长度6—9毫米,幼虫白色蛆状,成虫、幼虫均能为害作物,以幼虫为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甚。主要为害莲藕、莼菜、茭白、水稻、矮慈姑、稗、眼子菜、鸭舌草、长叶泽泻等水生植物。  相似文献   
36.
长江中下游地区苏州青小白菜周年供应与主要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青小白菜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品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相当普遍,深受当地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许多苏州青新品种相继面世,为其周年供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7.
太湖莼菜     
莼菜(Brasenia Schreberi j-F-Gmel)是睡莲科莼属多年生宿根性水生蔬菜。莼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各种糖类,多种矿物质和各种氨基酸。食用莼菜具有一定的养血作用,对人体生长,促进胃液分泌,防止肝脏病害有一定效果,同时还具有下气止呕、消炎解毒和抗癌的功能。莼菜的嫩茎、嫩叶和嫩梢外包裹着透明胶质,是一种有名的高档蔬菜,“莼羹鲈鱼烩”使人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38.
长绿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别名蠓飞子,主要为害茭白、野茭白等,在南方地区茭白上发生较为普遍。长绿飞虱以刺吸式口器刺吸茭白叶片,吸取汁液,并在叶脉上产卵,使叶片的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输送受到影响,往往会导致孕茭时间推迟,从而造成茭白商品性降低、产量降低,严重时减产达25%~75%。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无刺苏芡以其植株无刺,可按不同商品要求分期采收,获得高产、优质芡米而被各地芡农认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稳步上升,质量不断提高,但是部分地区芡实叶斑病和叶瘤病发生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芡实产量和品质,芡农呼声强烈,为此,我们于2009年对苏州市吴中区、金闾区和吴江市部分芡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结合历年的调查和访问,对芡实叶斑病和叶瘤病的病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欧阳曾  严龙生 《食用菌》1994,16(6):15-15
柳树菇又名杨柳田头菇(Agrocybe salicacola)是一种生于柳树屑树干、树桩的木腐菌,具有柄脆嫩、色诱人、香浓郁,味鲜美的特点,与柱状田头菇同属而种有差异,是近年驯化栽培的一个新品种。为开发和丰富我市“菜篮子”,我们从昆明引种试栽,并以闽南地区丰富的农副产品下脚料木屑、蔗渣、米糠、麸皮等作栽培料,进行配方筛选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种 柳树菇引自云南昆明市食用菌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