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9篇
  5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生物有机肥对杨梅凋萎病防控及其树势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凋萎病是目前杨梅产业的最主要病害。本试验研究鸡粪复合菌肥、羊粪复合菌肥和蚯蚓粪复合菌肥3种生物有机肥对该病害的防控效果及其树势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3种生物有机肥对凋萎病的防效达35.2%~49.6%。三种生物有机肥处理的树体叶片氮、钾、铁、铜、锌、钙、锰的含量均比对照高;土壤pH值降低,有机质和氮、磷、钾、硫、硼、锌、铜等土壤元素含量均高于对照;植株梢粗、叶长、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分别比对照高15.0%~24.5%、4.3%~12.7%、1.4%~6.5%、40.2%~81.3%;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总糖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0.2%~19.0%、0.3%~23.9%、3.3%~11.2%,可滴定酸比对照降低2.2%~22.0%。综上所述,生物有机肥可减轻杨梅凋萎病的发生,促进杨梅植株生长树势恢复,提升果实品质,建议适量施用生物有机肥作为基肥。  相似文献   
42.
为研究凋萎病对杨梅的氮吸收和分配的影响,本文就发生凋萎病的杨梅树有病症、无病症当年抽生新技的叶片、枝干(包括韧皮部和木质部)以及2-3年生老龄叶片、枝干(包括韧皮部和木质部)、根(包括韧皮部和木质部)与健康杨梅树的相对应部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杨梅感染凋萎病后严重影响总氮在植物体内的分配及植物从土壤内吸收氮的总量。杨梅发病植株有病症和无病症的新梢叶片和新枝、老枝和根的韧皮部氮含量与健康植株相似,没有明显差异。发病杨梅植株表现症状和不表现症状的新枝木质部、根木质部的氮元素含量明显低于健康植株。发病植株的2-3年生老龄叶片、老龄枝木质部的氮含量明显高于健康植株。发病植株根围土壤的速效氮含量明显低于健康植株。本文研究结果将为杨梅凋萎病发生机理的探索及其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43.
延迟栽培对杨梅果实成熟期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延长杨梅鲜果供应期,提高栽培经济效益,【方法】以17年生东魁为材料,采用防虫罗帐和避雨材料同时覆盖树体进行延迟栽培(Delayed cultivation, DC),采用防虫罗帐单独覆盖进行罗帐栽培(Insect-proof cultivation,IPC),并以露地栽培(Open field cultivation)为对照(CK)。调查不同模式下的果实成熟期和产量效益,并测定果实品质。【结果】结果表明,相比露地栽培树体,延迟栽培和罗帐栽培在2016年果实采收结束日期分别推迟14 d和5 d,在2017年分别推迟16 d和4 d。二者相比对照,果实品质和效益更优,尤其是成熟期多雨的2017年,延迟栽培在采收结束时的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表明延迟栽培能够达到延迟成熟、延长采收期、提高品质和经济效益的效果,且在成熟期多雨的年份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4.
<正>黑斑病是青花菜上常见的病害之一,在整个生长季节均能发生,在我国的南北方地区均有分布,发生也较普遍,南方地区一般在春季4~5月,秋季9~10月发病严重,北方地区一般在夏秋季发病严重,特别是在青花菜生长的后期。病株率一般在20%以下,仅  相似文献   
45.
<正>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又名石刁柏,是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茎食用,由于生产栽培方式不同,分为白芦笋(白色嫩茎)和绿芦笋(绿色嫩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还具有特殊的防病功效。芦笋原产亚洲西部和欧洲,目前,世界上至少有  相似文献   
46.
针对黑晶杨梅品种特性,从建园、提高定植成活率、土壤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防治等方面阐述了该品种的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7.
生物有机肥对衰弱病杨梅营养改良及强壮树势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衰弱病是杨梅产业上的严重病害,为开发杨梅衰弱病的关键防控技术,选择3种生物有机肥和挪威复合肥进行试验,不施肥病树为对照,研究施生物有机肥和复合肥对病树营养改良和树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生物有机肥10~20 kg/株施用量防病以及营养改良效果较好,总体上优于复合肥,病害防效66.12%~82.64%,复合肥无防效,使病树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升高,土壤内的速效氮、有效钙、镁、有效硫、锌、铜、铁等7种元素以及叶片内的钙、硫、铁、锰、硼等5种元素含量显著增加,改善了病树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分别增加51.8%~77.0%和1.50~3.36个百分点,可滴定酸含量降低0.16~0.31个百分点。综上所述,生物有机肥对杨梅衰弱病有一定防效,可改善病树土壤和叶片营养元素含量,促进营养生长,提升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究不同光质补光处理对杨梅花芽分化和开花进程的影响。【方法】在相同设施条件下,采用色温3329 K的LED白光灯和色温1531 K的LED红光灯对杨梅树进行补光处理,测定树体周围光照度、叶片叶绿素含量、花芽数量和大小,通过形态和解剖观察花芽的萌发及发育状态,以明确不同光质补光处理对杨梅花芽生长的影响。【结果】2种光质补光处理均显著改善树体周围光环境,其中白光处理显著提高树体周围光照度。红光处理下杨梅分化形成的花芽数目最多,同期花芽最大、发育最快,利于提前花期;白光处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花芽生长发育,但花芽数目、花芽纵横径以及花芽发育状态都弱于红光处理;对照组的花芽数量最少,萌发最晚。表明2种不同光质的补光处理均有利于花芽发育,其中较高比例红光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结论】对设施栽培杨梅树进行补光处理,可显著增加花芽数目,提高花芽纵横径,促进提早开花。其中红光处理促进作用优于白光处理。该研究结果对杨梅设施栽培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9.
为有效利用废弃杨梅枝叶,消灭病菌虫卵,做到果园的循环生态管理,选用腐熟剂进行堆腐废弃杨梅枝叶试验。设计处理1(T1)杨梅枝叶2 m3+0.6%有机物料腐熟剂1号+6%菜籽饼,处理2(T2)杨梅枝叶2 m3+0.6%有机物料腐熟剂2号+6%菜籽饼,对照(CK)杨梅枝叶2 m3+6%菜籽饼,以菜籽饼为氮源,观察堆腐过程中堆腐指标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堆腐至6 d时,T1的温度达到最高,为65 ℃,堆腐至7 d时,T2、CK温度达到最高,分别为62 ℃和49 ℃。施用有机物料腐熟剂提高了杨梅枝叶堆腐的发芽指数(GI),堆腐30 d,T1、T2的GI分别为94.5%和90.4%,水分含量为52.2%~54.6%,有机质含量为99.35%~99.73%,符合NY/T 525—2021标准要求。综上所述,T1处理的效果最好,堆腐速度最快,T2的效果次之,不使用有机物料腐熟剂的杨梅枝叶腐熟困难。  相似文献   
50.
在动物营养组成中,有机微量元素主要来源于植物性和动物性饲料,但是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利用率都比较低,研究发现,通过微生物的富集作用,可以将微量元素的利用率提高。立足于此,主要对微量元素的作用和有机微量元素的利用方法进行了阐述,希望对动物营养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