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园艺   1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41.
【目的】在人工智能气候室中研究富硒灵芝的栽培方法,为灵芝商业化栽培和富硒产品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硒矿粉为硒源,以灵芝为富硒载体,采用固体基质栽培方式进行富硒灵芝培养,结合多糖和总三萜含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6个试验处理的固体基质菌包分别添加0(CK)、1 000、2 000、3 000、4 000、5 000 μg硒,所产出的孢子粉硒含量分别为0.13、1.10、3.20、4.40、6.80、7.70 μg/g,硒富集系数分别为1、8.5、24.6、33.8、52.3、59.2;所产出的子实体硒含量分别为0.35、1.30、5.15、10.90、16.25、17.05 μg/g,硒富集系数分别为1、3.7、14.7、31.1、46.4、48.7。【结论】灵芝孢子粉和子实体中的硒含量随灵芝固体基质菌包中硒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在6个试验处理中,灵芝孢子粉和子实体的产量以及所含多糖和总三萜的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2.
【目的】提取假芝子实体多糖,研究其粗多糖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等,为假芝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人工驯化栽培的假芝子实体为材料,采用热水浸提法,经脱蛋白、冷冻干燥获得粗多糖,采用 HPLC、GPC、凯氏定氮法等分析多糖组分、分子量和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检测假芝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ABTS 自由基抗氧化活性,用 MTS 法检测假芝多糖对巨噬细胞 RAW264.7 增殖的影响。【结果】假芝子实体粗多糖为棕褐色粉末,当浓度为 1.5 mg/mL 时羟基自由基、ABTS 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 90.26%、83.95%,一定范围内能促进 RAW264.7 巨噬细胞的增殖。假芝子实体多糖蛋白质含量为 16.99%,含有 17 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占 28%,以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最高,二者占比超过 30%。多糖组分由半乳糖、岩澡糖等 10 种单糖组成,其中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含量最高,3 种单糖含量占 67.87%。假芝粗多糖数均分子量(Mn)为 28.239 ku,重均分子量(Mw)为 57.502 ku,分布系数 α(Mw/Mn)为 2.036。【结论】假芝粗多糖为含有蛋白质的杂多糖,对羟基自由基、ABTS 自由基清除效果好,为更好的推广应用和科学开发假芝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14个平菇菌株在菌丝形态特征、子实体形成物候期、商品性及产量等方面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广东地区高温季节栽培的优良品种:P139(白色)、殷育20(灰褐色)。  相似文献   
44.
利用拌料机处理草菇栽培原料,与常规人工拌料方法作对照栽培草菇,结果表明,机械拌料的用水量比人工拌料减少60%以上,废水排放量减少95%以上,石灰用量上可节约40%以上。由于机械拌料改变了废棉渣原有的物理性状,使得培养料较人工拌料紧实,透气性变差,导致影响草菇生长,产量显著少于对照。但机械拌料是减少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标准化生产的必然方向,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提高机械拌料栽培草菇的产量。  相似文献   
45.
灰树花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多糖冲剂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微波辅助提取灰树花多糖的条件,研究了多糖冲剂制备工艺,并用苯酚-硫酸法对灰树花多糖冲剂中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以水为溶剂,灰树花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0min,微波功率为80%(全功率为800W),液料比为25:1。灰树花多糖冲剂配方为:灰树花粗多糖:可溶性淀粉:甜蜜素为1:4:0.04,冲剂中多糖含量为6.988%.  相似文献   
46.
蛹虫草人工代料培育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栽培房建设、培养基配方、菌种选育和制备、栽培工艺流程及管理等方面详细叙述了蛹虫草人工代料培育技术 ,为蛹虫草的人工代料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7.
【目的】鉴定 1 株在粤北韶关学院内采集的疑似大白口蘑(Tricholoma giganteum)野生菌株,并 筛选其菌丝适宜培养基,为丰富其生物资源、开发利用该菌株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以该疑似大白口蘑野 生菌株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从野生子实体中分离纯化得到纯菌丝体;通过子实体形态特征分析、菌丝生 物学特性分析和 ITS 序列克隆与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在 PSA 培养基、酵母膏培养基和棉籽壳培养基中进行菌 丝培养试验,筛选菌丝适宜培养基。【结果】该菌株与 GenBank 中报道的大白口蘑具有较高的相似性、Ident 在 82.23%~90.06% 之间,其中与序列 JX041888.1 相似性最高、Ident 为 90.06%。结合传统形态学分析,鉴定该菌株 为野生大白口蘑,命名为 Tsg1。菌丝体均可在 PSA 培养基、酵母膏培养基和棉籽壳培养基中培养,但在棉籽壳 培养基中菌丝体最为浓密粗壮、长势最好,其菌丝生长速度为 3.68 mm/d。【结论】该菌株为野生大白口蘑,棉 籽壳培养基是其菌丝培养适宜培养基。  相似文献   
48.
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山内采集到一株野生假芝,对其子实体进行了组织分离,获得纯菌丝体。通过形态学和ITS序列鉴定,确认该菌株属于灵芝科假芝属真菌,与乌芝(Amauroderma rugosum)同源性最高,编号为白云乌芝(BYWZ)。首次开展乌芝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果糖,最适氮源为麸皮,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p H值范围为7.0~8.0。该研究为乌芝的人工驯化栽培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对开发利用国内野生真菌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秀珍菇是近年来深受市场欢迎的食用菌品种,筛选出产量高、价格低廉的培养基配方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金针菇渣是金针菇生产后的废弃物,菇渣中含有大量未被利用的营养物质。研究尝试利用工厂化生产的金针菇渣栽培秀珍菇,通过试验发现,培养基质中增加金针菇渣的含量秀珍菇菌丝的生长速率变慢,原基形成时间推迟。出菇结果显示,随着金针菇渣含量的升高,秀珍菇的子实发育形态正常,但重量下降,生物转化率相比对照棉籽壳培养基下降。随着转潮次数的增多,金针菇渣含量高的配方产量逐步降低。金针菇渣含量为40%时净利润最高,可部分代替棉籽壳作为培养基。  相似文献   
50.
立足蕉岭当地丰富杂木屑资源,筛选孢子粉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良菌株,为以采收孢子粉为目的袋栽地区提供技术支持。分析比较了6个灵芝菌株的生长情况、农艺性状、孢子粉及子实体产量、品质以及效益等指标,筛选出优良菌株梅灵3号。该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快(0.83cm/d)、芝形好,孢子粉产量高,达13.17g/包,比对照梅灵2号提高38.24%,孢子粉产量比子实体高41.39%,孢子粉粗多糖和硒含量分别为0.59%、0.0832mg/kg,比对照提高15.69%和43.68%。每吨原材料产生的总产值比对照提高28.58%,收益提高29.21%。试验结果表明梅灵3号孢子粉产量高、品质好、综合收益高,适合在以采收孢子粉为主的袋料栽培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