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仙客来花色丰富,有艳红、绯红、玫红、紫红、白、红白条纹等,基部常带深红色或紫色。有些品种有香味,如"争晖"系列为淡香,"朝霞"系列为清香,"昭君"系列为醉香,"彩云"系列为幽香等。基质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而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为基质,可用草炭土、珍珠岩按体积比3∶1比例的配制,并加入一定量腐熟饼肥和骨粉做基肥,土壤宜微酸性(pH值6.0~6.5)。温度冬季仙客来适宜生长的环  相似文献   
42.
为了提高日光温室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益,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自2010年开始进行日光温室厚皮甜瓜和韭菜轮作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种植模式,可实现每667m2厚皮甜瓜产量3500kg,鲜韭产量4500kg以上,年效益4万余元。1厚皮甜瓜栽培技术1.1品种选择选用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  相似文献   
43.
韭菜叶片生长动态和分蘖、抽薹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3个休眠韭菜品种和 9个不休眠韭菜品种叶片生长动态、分蘖和抽薹特性的研究表明 ,在全年不收割条件下 ,韭菜单株年生长叶片 41.2 2~ 47.0 3片 ,叶片平均叶龄 39.33~ 44 .87d。新叶生长高峰在 5~ 8月 ,叶片平均间隔 5 .39~ 8.0 3d ,叶片平均日生长量 1.6 6~ 1.84cm ,5~ 8月是全年单株生长最高的时期 ,株高 41.30~5 0 .2 3cm。韭菜单株年分蘖 4~ 5个 ,全年有两次分蘖高峰 ,第 1次在 5~ 6月 ,第 2次在 9~ 10月 ,但以第 1次分蘖为主。韭菜不休眠品种抽薹期长而分散 ,为 37.0 0~ 6 5 .33d ,休眠品种抽薹期短而集中 ,为 15 .0 0~ 30 .6 7d ,休眠品种全年生长期 2 82~ 2 92d ,不休眠品种全年生长期为 32 0~ 32 3d。  相似文献   
44.
韭菜单株产量因素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韭菜 4 9个品种或杂交组合构成单株产量的 6个主要性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 ,结果表明 ,韭菜单株产量与鞘粗、叶长、株高、叶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与叶宽呈显著正相关 ;株高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 ,鞘粗次之。株高、叶长、鞘粗对单株产量的直接决定系数最大 ,是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 ,可作为韭菜高产高效育种的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45.
平韭四号是平顶山市农科所培育成功的韭菜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直立,株高50cm以上,叶深绿色,条带状,叶宽1cm,长40cm左右,单株叶片6-7片,平均单株重10g分蘖力较强,单株年分蘖5~6个;生长势强,生长速度快,适温条件下日平均生长速度达2cm,年收割5-6刀,年666.7m2产10000kg以上.  相似文献   
46.
应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以96份有代表性的韭菜资源为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为韭菜品种创新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从77条ISSR引物筛选出20条多态性好的引物,通过PCR扩增、PAGE指纹检测和凝胶成像指纹数据采集,建立第1个韭菜种质资源DNA指纹库。韭菜DNA的ISSR扩增多态性比率达94.7%,是韭菜种质资源研究的一种有效分子标记。应用Nei-li相似系数法估算了96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enetic similarity,Gs),其GS在0.58~0.88,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部分材料聚类与其来源地有明显相关性,与其亲缘关系较近有关,符合植物种群分布一般规律;新疆野生韭等个别品种自成一类,与其特异的遗传基础有关;选育推广的韭菜品种聚类比较集中,遗传基础相对狭窄,所以在新品种创新研究中要加强国内外远缘韭菜种质的导入。  相似文献   
47.
马培芳  刘宏敏  杨宛玉  赵会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199-8201,8246
[目的]研究外源SA对高温强光胁迫下小麦叶片类囊体膜D1蛋白磷酸化和光合机构运转的影响。[方法]用0.5 mmol/L水杨酸(SA)溶液预处理灌浆期小麦叶片,以水预处理为对照,将预处理植株进行高温强光[35℃,1600μmol/(m2.s)]胁迫,测定胁迫处理过程中小麦旗叶活性氧代谢、叶绿素荧光参数及D1蛋白的变化。[结果]SA预处理有效抑制了高温强光下D1蛋白的净降解,保持了较高的D1蛋白磷酸化水平,高效防护了高温强光所致的氧化损伤,维持较高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维持了较高的通过PSⅡ电子传递速率(Fv/Fo)、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结论]SA预处理明显减轻了高温强光胁迫对光合机构的损伤,保证了PSⅡ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48.
系统地阐述了药食两用的韭菜种子所含的营养成分和化学成分,综述了韭菜籽的生理功效及温肾助阳功效的药理研究,并对其在我国的研究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49.
大花蕙兰组织培养高频植株再生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嫩根作外植体,建立了大花蕙兰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外植体消毒过程中采用70%酒精与0.1%HgC12配合消毒,以70%酒精浸泡30s,0.1%HgC12消毒15min效果最好.MS为基本培养基,类原球茎的诱导最佳培养基6-BA2.0mg/1 NAA0.3mg/1,诱导率达35%;而附加6-BA2.0mg/1 NAA 0.1mg/1的培养基有利于芽的分化与增殖,培养30d左右,每个外植体分化形成的再生小植株数达15个以上;并在1/2MS IBA0.5mg/1的培养基中生根.  相似文献   
50.
早熟豇豆新品种早豇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豇2号是以早熟豇豆品种早豇1号为母本,以之豇14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荚条绿白色,长75 cm左右,粗0.8~1.0 cm,单荚质量25 g左右,肉质肥厚,粗纤维含量少,每荚有种子15~20粒,千粒质量130 g左右;早熟,前期产量高,一般1 600 kg·(667 m2-1左右,连续结荚能力强,丰产性好,总产量3 300 kg·(667 m2-1左右,在河南、山东、山西、江苏、甘肃、辽宁等地累计推广种植逾8 333 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