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9篇
林业   163篇
农学   106篇
基础科学   120篇
  135篇
综合类   576篇
农作物   56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265篇
园艺   139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舒治冲  程晨 《绿色科技》2023,(10):157-160
对淮河流域阜阳段3条支流(济河、茨淮新河和颍河)6个点位进行了20种重金属采样分析测定,结果显示:3条河流中Be、Cd、Tl、Cr6+均未检出,Al的浓度在840~2213μg/L,Mn的浓度在42.32~219.9μg/L,Fe的浓度在587~2099μg/L,Ba的浓度在131~145μg/L,其余重金属浓度均不超过40μg/L。Mn、Ni、Zn、Mo、Pb在3条河流中总含量的差别很大且这几种元素都主要存在于济河中。3条河流水体中悬浮态重金属主要有Al、TCr、Mn、Fe、Co、Cu、Mo,可滤态重金属主要有V、Ni、Zn、Ba、Pb、As、Sb。同时利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法对水体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内梅罗指数显示济河I值为1.58,属于轻污染,主要污染物是Fe、Mn、Ni;茨淮新河和颍河I值分别为3.94和3.66,属于重污染,主要污染物为Fe。  相似文献   
52.
为探究畜牧业生产活动肉鸡屠宰加工对空气环境的影响,试验从某大型肉鸡屠宰场选取了3类不同的功能区作为采样点,通过分离培养菌种鉴定,运用BIOLOG微生物全自动分析仪,首次对各采样点分离培养的细菌、真菌进行种属鉴定。所分离的培养物中共鉴定出细菌菌属47种,其中革兰氏阳性菌比例远高于革兰氏阴性菌,优势菌属依次为微球菌属、葡萄球菌属、芽孢杆菌属、棒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其中20%~30%为微球菌属;鉴定出真菌菌属共12属,优势真菌依次为枝孢属、链格孢属、毛霉属、曲霉属和青霉属。该肉鸡屠宰场屠宰活动对空气环境未产生不利影响。随着畜牧业生产活动的快速发展以及屠宰加工厂布局设计规划,畜禽屠宰加工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应引起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3.
Fsp27是CIDE(Cell-death-inducing DNA-fragmentation-factor-like effector)蛋白家族一员。研究表明,在哺乳动物脂肪细胞中,Fsp27富集于脂滴表面并聚集在脂滴与脂滴的接触位点(LD-LD contact site,LDCS),促进脂滴之间融合进而形成更大的脂滴。为探究Fsp27对鸡前脂肪细胞中脂滴融合的作用,利用过表达和荧光染色技术,通过比较脂滴大小的4个指标:脂滴大小分布、平均脂滴直径、单细胞内含大脂滴(直径大于2.5μm)数量,含大脂滴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百分比,发现过表达Fsp27组中的脂滴大小、分布等特征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Fsp27对大脂滴形成的影响在鸡前脂肪细胞分化的24和48 h最为显著(P<0.05),说明与哺乳动物类似,鸡Fsp27对前脂肪细胞中大脂滴形成同样发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4.
鹅副粘病毒病又称鹅类新城疫,由禽副粘病毒Ⅰ型引起,是一种禽鸟共患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传染病。临床上以呼吸困难,肿头,流泪,喜卧,下痢,脾脏和胰腺肿大,散布大小不一坏死灶,肠道粘膜出血、坏死、溃疡、结痂为主要特征。本病于1997年7月在我国江苏、广东等部分市县雏鹅中首次炷生,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000年8月解放军军需大学在吉林省发生的类似“小鹅瘟”病死雏鹅体内发现了典型副粘病毒和典型病变,从而证明吉林省存在本病。2004年夏秋季,某养鹅场暴发传染病,引起鹅大量死亡。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鹅副粘病毒病,现将本病的诊治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55.
运用实验分析法,对秦岭腹地商洛市商州区金凤山的核桃林、刺槐林、构树林、高橡树林和沙皮松林5种人工林的土壤pH及主要养分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含量核桃林刺槐林构树林沙皮松林高橡树林,除高橡树林土壤有机质缺乏外,其余林种土壤有机质含量适量;人工林土壤全氮含量均处于很高水平,土壤速效磷含量均处于缺乏及其以下层次。(2)人工林土壤pH值酸性强弱依次为:沙皮松林刺槐林高橡树林核桃林构树林,除构树林土壤属弱碱性外,其余多为弱酸性。(3)人工林土壤速效磷和全氮之间达到极显著相关性,相关性系数为0.441(p0.01);pH与有机质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与全氮之间呈现弱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6.
木薯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优良品种的选育一直是木薯科研工作的重点,而多倍体的巨型性特点为其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多倍体研究大多是体细胞加倍,有性多倍化研究起步较晚,而本课题组通过2n配子有性活体杂交,成功获得了首例木薯有性四倍体植株。为了研究木薯有性四倍体的遗传稳定性,本研究分别采用:田间的农艺性状观测(生长稳定期)、流式细胞术、叶片染色体计数、蛋白质含量测定/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以及淀粉含量测定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木薯有性四倍体各株系农艺性状均保持了母株器官巨型性的多倍体特征;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木薯有性四倍体各株系叶片DNA含量均为二倍体亲本(SC5)的两倍,相对应的叶片染色体数目也为二倍体亲本(SC5)的两倍,且视野中四倍体细胞所占比例均在90%以上;各株系蛋白质含量均小于二倍体对照组,且有性多倍体株系电泳谱带基本相似;在淀粉含量测定中,其各株系淀粉含量均小于对照组,且各株系之间含量波动较小。本研究结果表明木薯有性四倍体植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对木薯多倍体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AP2/ERF基因家族转录因子普遍存在于植物中,参与植物体内的各种生物学过程,包括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响应等。前期转录组测序的结果发现马铃薯‘加湘1号’一个AP2/ERF家族基因(PGSC0003DMG400012154)在接种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24 h后被显著激活。从接种P.infestans 24 h的‘加湘1号’的总RNA中通过RT-PCR获得了该基因CDS序列为885 bp,BLAST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一个295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并且含有1个AP2/ERF结构域,是AP2/ERF转录因子家族中的ERF亚家族的一员。本研究将该基因与XcmⅠ酶切的表达载体pCXSN连接,转化大肠杆菌,通过测序挑选插入正确克隆酶切验证,并成功转化农杆菌。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58.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乡协调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达国家从20世纪初期或中期开始,逐步走上工业反哺农业,实行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到20世纪70 ̄80年代,发达国家人均GDP都超过了1万美元,城市化水平都在70%以上,基本上实现了城乡融合,积累了许多可供中国较发达地区借鉴的有益经验。(一)发展农业规模经营,逐步减少农民二战以后,美国工业、交通和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吸收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业推进高度机械化提供了便利条件。农业机械的普遍使用为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农民年人均农业产值约6000…  相似文献   
59.
本文介绍了烟农19的生育特性、主要特征及其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0.
大庆城市湿地水生生态系统重金属转移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大庆城市湿地北二十里泡为例,研究生活污水污染泡沼重金属分布及转移规律,为进行湿地环境影响评价和治理湿地水生生态系统重金属污染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该湿地中水、沉积物及芦苇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分析测定,并采用方差分析、线性和非线性模拟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和模型拟合,结果表明:①水样、底泥、植物根部、茎叶中重金属分布趋势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②不同部位水样、底泥、植物根部、茎叶中的重金属种类及含量明显有差异.不同重金属与底泥的键合能力不同,铅和镉的键合能力最强,最容易在底泥中沉积.芦苇对汞和铅的转移能力最强,而对铜和锌的富集能力最强.③重金属在转移链中具有明显的转移规律,铜、锌、铅等具有较好的转移模型,多呈多项式和反比例函数关系模型.该研究主要基于统计学的原理,提出了生活污染泡沼水—底泥—根系—茎叶之间的转移模型,模型均通过小概率检验,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