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榴莲采后疫病及其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榴莲Durio zibethinus Murr.又名韶子、麝香猫果,原产于东印度、马来半岛等地,现在是菲律宾、印度、斯里兰卡、泰国和越南等热带国家盛行栽培的水果。榴莲果肉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香味独特,具有“水果之王”的美称。近年来我国从泰国进口榴莲越来越多,但榴莲在贮运和销售过程中腐烂损失率高达40%~50%。研究发现疫病Phytophthora sp.是导致榴莲在贮运和销售过程中腐烂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对墨兰茎腐病原菌(Fusarium axysporum Schl.)开展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6℃,产生分生孢子的最适温度为24℃;菌丝生长最适pH为6~7,pH为9时最适产生分生孢子;菌丝生长的致死温度为60℃经25min或65℃经20min或70℃经5m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48℃经25min或50℃经5min或55℃经2min;可溶性淀粉和蛋白胨有利于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3.
链霉素对几种卵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用生长速率法测定,链霉素(Streptomycin)对荔枝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i)和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菌丝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药剂含量为200-600单位/ml的PDA培养基上接种7d后菌丝生长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87.5%-92.2%、78.2%-82.2%。用孢子萌发法测定,链霉素对荔枝霜疫霉菌和白菜霜霉菌(Peronospora parasitica)孢子囊有推迟萌发时间、降低萌发率的作用。200-600单位/ml链霉素液处理孢子囊24h萌发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48.6%-60.8%、5.3%-10.6%,芽管的长度随药液浓度增加而缩短。200-400单位/ml链霉素防治采后荔枝霜疫病、辣椒疫病,防治效果分别为95.8%-97.1%、89.6%-91.7%。200-400单位/ml链霉素防治盆栽辣椒疫病、小白菜霜霉病,防治效果分别为82.4%-87.7%、61.8%-68.1%。  相似文献   
14.
菜心Brassica parachinensis Bailey是华南地区栽培规模较大的蔬菜,炭疽病是菜心的一种常见病害,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特别适宜该病害的发生.作者选用了4个对炭疽病抗性不同的菜心品种,测定在被炭疽病菌侵染后叶片内丙二醛(MDA)含量及几种酶活性的变化,以期为菜心抗病品种选育中生理、生化指标的确定和对抗性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豌豆离体叶片鉴定白粉病抗性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7~2001年对豌豆离体叶片鉴定白粉病抗性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豌豆苗期离体叶片在垫有两层湿滤纸的培养皿内培养,并人工接种白粉病菌,能鉴定出豌豆品种抗白粉病的差异。鉴定结果与田间成株期的抗病性表现基本一致。温度、光照强度、叶龄、病菌接种量等因素影响离体叶片白粉病发生速度或保绿时间。离体鉴定较适宜在温度18~20℃、光照强度3600lx以上、每天12h光照与12h黑暗交替的条件下进行。最适叶龄为二叶一心期或三叶一心期的初展叶。较适宜的接种量为每1cm~2叶面积接种5.5×10~3个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6.
17.
菜心内生细菌CX-PA的鉴定及生防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菜心植株内分离到一株具有生防活性的细菌CX-PA,通过对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DNA部分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采用浸种、喷雾接种处理,CX-PA可进入小白菜、大白菜和菜心体内定殖。培养基平板对峙测定,CX-PA对菜心炭疽病菌等7种病原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盆栽防治试验表明,CX-PA对菜心炭疽病和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8%和64.8%。  相似文献   
18.
防治荔枝炭疽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荔枝炭疽病Colletotrictum gloeosporioidesPe-nz·,是荔枝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主要为害嫩梢、嫩叶、花穗和果实。该病害既是导致荔枝叶片枯死、花穗变褐腐烂、早期落花落果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荔枝采收后贮运期间变褐腐烂的重要原因。为此,笔者测定了14种杀菌剂对荔枝炭疽病  相似文献   
19.
刘晋  刘爱媛  陈维信 《果树学报》2006,23(6):834-837
人工接种霜疫病菌的荔枝果实感病后,病斑部位的果皮和距离病斑部位较近的果皮中■产生速率和MDA含量较高,而SOD活性较低;距离病斑部位较远的果皮中■产生速率和MDA含量较低,而SOD活性较高;邻近病斑部位的果皮中PPO、POD和PAL活性较高,而距病斑部位较远的果皮中PPO、POD和PAL活性较低。表明霜疫病菌的侵染对荔枝果皮中以SOD为核心的活性氧清除酶系统产生了破坏作用,导致SOD活性下降,使得自由基等活性氧与其清除系统之间的相对平衡被破坏,启动膜脂过氧化,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显著增加,造成对细胞的伤害,加速荔枝果实衰老和劣变。同时霜疫病菌侵染诱导荔枝果皮中POD、PPO和PAL活性增高,是加速荔枝果皮酶促氧化褐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