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9篇
农学   11篇
  11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以神木臭柏自然保护区臭柏(Sabina vulgaris Ant.)、草地等不同植物群落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9个典型样地采集土壤样本,在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计算各项肥力指标的隶属度值,用修正内梅罗指数法对样地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土壤养分在不同样地、不同土层之间差异显著(P < 0.05);(2)各样地土壤物理性质均表现为无规律的变化;(3)各样地土壤养分垂直分布特征明显,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即养分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4)不同植被、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土壤肥力水平不同,不同坡位的土壤肥力为丘间低地(肥力指数0.376)> 沙丘下部(肥力指数0.356)> 沙丘中部(肥力指数0.341),不同坡向的土壤肥力为迎风坡(肥力指数0.435)> 背风坡(肥力指数0.417);不同植被下的土壤肥力为草地(肥力指数0.417)> 臭柏(肥力指数0.376)> 沙地(肥力指数0.364)。研究表明研究区臭柏群落的土壤肥力总体处于中级水平。这一结果证明,植被恢复可以有效提高沙地土壤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82.
用煮沸撕取法观察表皮气孔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三年生木枣、骏枣的组培苗叶片采摘后迅速放进煮沸的水中直到叶片由翠绿变成深绿色(1~2分钟),取出后迅速撕取叶片上不同部位的表皮,将叶片表皮染色压平后迅速进行镜检.结果表明,此方煮沸撕取法比用胶带粘取法和撕取下表皮法具有操作简单、速度快、真实性强、不受材料种类的限制、定位性能强等优点,适宜于气孔基本形态和分布状况等定性指标的观察,也适宜于气孔形态学指标的定量研究,同时解决了等面叶及其表面粘有附属物(腊质层、绒毛)的叶片表皮制片难问题.  相似文献   
83.
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人工林土壤水分亏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了解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林地土壤水分差异性及其生态水文效应,选择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水蚀风蚀交错区长城镇退耕还林后形成的典型人工林(小叶杨、山杏、山桃、柠条、河北杨和沙棘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分析0~300 cm土层土壤水分季节变化特征、贮水量特征和土壤贮水亏缺程度。结果表明:在0~300 cm土层,6种林地土壤水分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异特征,即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先升高后降低;6种林地各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且变异系数在表土层较大,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6种林地土壤水分活跃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沙棘林土壤水分活跃层最深(0~80 cm),其它林地相对较浅(20~40 cm);在0~100 cm土层,各林地土壤贮水量垂直变化趋势差异较大,且小叶杨、河北杨与沙棘林差异显著(P<0.05),沙棘各季节土壤贮水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贮水亏缺度存在差异,土壤水分亏缺度在季节上表现为秋季>春季>夏季。  相似文献   
84.
北豆2号属北方春大豆早熟高产品种,抗逆、抗倒伏、抗灰斑病,主茎型,株高70 cm左右,生育期为115 d.2003-2004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 229.0 kg/hm2,平均比对照品种黑河18号增产6.8%;2004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2 323.5 kg/hm2,平均比对照品种黑河18号增产4.4%.该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北部、吉林省东部山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85.
为评价丁氟螨酯和络氨铜对土壤环境造成的污染,以赤子爱胜蚓为试验动物,通过急性染毒试验研究2种农药胁迫对蚯蚓体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比较2种农药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2种农药对蚯蚓的致死率不同,络氨铜胁迫对蚯蚓的致死效应明显,而丁氟螨酯胁迫对蚯蚓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致死率。络氨铜染毒24h和48h的蚯蚓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1.75mg/L和22.02mg/L,安全浓度为2.901mg/L;络氨铜浓度与蚯蚓致死率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呈显著正相关(R=0.96,P0.05)。络氨铜染毒48h时,染毒组蚯蚓超氧化物歧化酶Orgotein(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与对照组之间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 0.05),其中10mg/L时酶活性最大[(81.17±1.56)U/mg],50mg/L时酶活性最低[(27.27±2.30)U/mg];染毒组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20mg/L时酶活性最大[(7.60±0.40)U/mg],50mg/L时酶活性最低[(2.07±0.18)U/mg]。另外,丁氟螨酯染毒48h时,蚯蚓SOD和POD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可见,络氨铜对蚯蚓有一定的致死作用,且影响了蚯蚓的酶活性,对生态环境存在潜在的污染风险,而丁氟螨酯对蚯蚓酶活性和致死率影响很小,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86.
果胶酶制取苹果汁的优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果胶酶制剂制取苹果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研究了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值4个因素对苹果出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在pH4.0、温度45℃、加酶量0.030%的条件下,酶解120min时,苹果的出汁率最高,可达到92.05%,其出汁率比不经过酶解的多12.90%。  相似文献   
87.
双酶法水解板栗淀粉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板栗中的淀粉能被人体更有效利用,减少板栗饮料生产中的分层和沉淀现象。采用双酶法(耐高温α-淀粉酶、糖化酶)对板栗浆液中的淀粉进行水解。以淀粉水解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最终确定了制取板栗淀粉水解液的糊化、糖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分别为加酶量8U/g、95℃、pH6.0、时间60min以及加酶量80U/g、60℃、pH4.0、时间50min。  相似文献   
88.
大豆不同亲本组合对早世代群体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大豆育种实际工作,配制低蛋白×低蛋白、低蛋白×高蛋白两种不同类型的大豆杂交组合,对各组合F1代及F2代单株蛋白质、油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杂交亲本蛋白质含量对早世代群体蛋白质含量特征有显著的影响,亲本蛋白质含量与早世代群体蛋白质含量表现为正相关,在各杂交组合早世代群体中蛋白质与油分含量均表现为极显著的负相关。根据蛋白质含量具有较高遗传力的特点,预期杂交亲本蛋白质含量性状可以自早世代材料保持到高世代材料而形成稳定品系。  相似文献   
89.
<正>畅游"热带雨林",体验开心农场、出海打鱼、采摘果蔬,品尝农家饭……在滨海新区,休闲农业游已经成为旅游项目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吸引着来自京津冀地区的大量游客。日前,天津滨海新区制定出台促进休闲农业发展实施方案,计划未来3年提升并完善10个现有的休闲农业园区,新建20个休闲农业旅游示范项目,筑起集"生态游憩、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综合旅游区。专家指出,滨海新区应建设高端休闲农业项目,走产业化、品牌化之路。  相似文献   
90.
研究枣股和枣吊的生长发育规律,在生产中采取对应的技术措施加强枣园管理以提高枣子产量。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调查统计栽培于延川县红枣主产区的24个枣树品种(系)的枣股粗度和长度,及枣股上枣吊数、枣吊长度、枣吊叶片数、挂果数等农艺性状,结合实验室分析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阐明了枣股长、枣股粗、枣股形态、枣吊长、枣吊叶片数、挂果数与枣股龄的相互关系,揭示出它们的生长发育规律。品种间枣股和枣吊生长的变异大于枣股龄间。提出基于枣股龄基础上的生长发育曲线将枣股生长发育划分为5个时期的标准;基于枣吊的某些生物学性状与有效挂果数的相关系数,首次建立了高产枣树品种选择的综合指数;提供了丰产枣园枣股管理的科学依据和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