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7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传统栽培草菇,菌丝培养与长菇在同一场所,即所谓“一区制”,这种生产模式由于鲜草菇难以储藏保鲜,因而鲜菇只能在产地就地销售,难于供应大、中城市的需求。为此,笔者以稻草为主料,进行了“二区制”栽培草菇试验,即在山区的屏南县生产草菇菌袋,运往100多公里外的宁德、福州等市区进行异地长菇,获得成功,生物效率仍可稳定在40%以上,经济效益提高2~3倍,为城市菜蓝子工程做出了贡献。现将有关技术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2.
珍珠菇,学名光帽鳞伞,因其伞形小,半球形,子实体丛生,似珍珠穿成的首饰而得名“珍珠菇”;因其表面有粘胶质,又名滑菇、滑子蘑。我国人工栽培主要集中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台湾等省。其味鲜美,营养丰富。福建省屏南县于2007年从其菌株特性、培养料配方和不同栽培模式人手,选出了适合在自然季节下种植的棒式高产栽培技术。采用该技术栽培的珍珠菇出菇时间长、产量高,  相似文献   
13.
14.
传统栽培草菇,菌丝培养与长菇在同一场所,即所谓"一区制",这种生产模式由于鲜草菇难以储藏保鲜,因而鲜菇只能在产地就地销售,难于供应大、中城市的需求.为此,笔者以稻草为主料,进行了"二区制"栽培草菇试验,即在山区的屏南县生产草菇菌袋,运往100多公里外的宁德、福州等市区进行异地长菇,获得成功,生物效率仍可稳定在40%以上,经济效益提高2~3倍,为城市菜蓝子工程做出了贡献.现将有关技术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5.
屏南野生羊肚菌及生态环境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屏南地处鹫峰山脉中段 ,境内群峰耸峙 ,山岭蜿蜒 ,平均海拔在 80 0m以上 ,属中亚热带山地气候 ,冬不严寒 ,夏无酷暑 ,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 14 .9℃ ,独特的气候和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多种食用菌提供良好条件 ,也极适合野生羊肚菌的生长。现将屏南县羊肚菌分布、生态环境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1.3 分 布 全县从海拔 5 0 0m的果园、竹林、草地到 10 0 0m的高山林间均有羊肚菌分布 ,多年的调查表明其主要集中在甘棠、代溪、棠口三个乡镇 ,现将主要发生地分述如下 :①甘棠乡上山口村 ,海拔 780m ,发生在旧屋坪的果园桃、梨树下 (桃、梨的树龄…  相似文献   
16.
巨大口蘑熟料袋栽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修赵 《食用菌》2005,27(1):38-39
巨大口蘑(Tricholorna giganteum)的商品名有金福菇、洛巴口蘑、大口蘑等,是一种正处于开发中的珍稀食用菌。其子实体营养丰富,肥厚嫩白,味微甜脆嫩.耐贮性好。适于鲜销与干制加工,因其出菇温度较高,可丰富夏季鲜菇市场或作为设施周年栽培的品种搭配,深受市场青睐,有开发潜力。为此,在县科技局的支持下立项引进该品种,从菌株特性、培养料配方和栽培模式人手,进行多方面试验,探讨高产优质实用栽培技术,现将其生物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鸡腿菇叉状炭角菌的为害特征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鸡腿菇菌肉嫩滑、味道鲜美,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菌类。近年来广大地区利用栽培食用菌的废料及棉子壳、稻草等原料进行栽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在生产上常出现叉状炭角菌为害而造成减产,甚至绝收。本文主要介绍叉状炭角菌的形态、发生与为害及其防治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袋栽草菇菌株品比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修赵  张维瑞 《食用菌》2003,25(6):13-14
为提高袋栽草菇的产量,通过对14个菌株进行品比筛选试验,从中选择适合于袋栽的高产优质菌株,生物学效率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灵芝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真菌,林下栽培灵芝不仅可发展灵芝生产,保护生态,还可发展当地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产业。但灵芝林下栽培过程中常受到一些害虫的为害。为此,阐述林下栽培灵芝主要害虫白蚁、蛞蝓和夜蛾的为害特性、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害虫方法,实现害虫的安全控制,为灵芝林下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