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茶文化专集《茶业与民生——第十二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论文精编》一书,9月中旬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作者撰写的《对澧县野茶和城头山出土陶杯的认识》,作为我国最早城市野茶文化研究新学科的研究成果囊入其中并荣获证书。《茶业与民生》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部主任沈立江主编,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全国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周国富作序。该书从收到来至8个国家的170篇优秀论文中,经权威专家严格评  相似文献   
72.
新疆陆地棉转雪莲PEBP基因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环境气温骤降情况下,研究了转雪莲XLPEBP基因陆地棉后代的抗寒性,结果表明,2份转基因陆地棉后代(T2)材料,抗寒性显著高于对照材料,其中的功能基因有一定的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73.
通过新疆近30年来在陆地棉种植过程中对植株高度调控的总结,介绍了以改良品种、改进种植模式、运用缩节胺和引进棉花化学打顶剂等方式的综合调控技术,这些调控技术的运用确保了新疆陆地棉能够矮化、密植、早熟和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74.
陆地棉免打顶对株高和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陆地棉矮化免打顶突变体及其野生型为材料,运用形态学和统计学方法,对其株高、主茎节间长和主要经济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在出苗至现蕾初期,突变体和野生型Ⅰ植株的株高无明显差异,现蕾期后,突变体与野生型Ⅰ的株高差异逐渐明显,且差异显著,但主茎节间数无显著差异;突变体与野生型Ⅰ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差异极显著,与野生型Ⅱ差异不显著,突变体与野生型Ⅰ、Ⅱ的纤维长度和强度的差异显著。从总体上看,本试验的突变体品系能够满足棉花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75.
【目的】筛选出具有较高杀毒棉蚜活性的植物资源,为植物源农药研制、棉蚜绿色防控及农药减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新疆地区部分植物,运用超声提取法,提取28种植物中的活性物质,采用浸虫浸叶法,测定植物提取物对棉蚜的杀虫活性。【结果】曼陀罗、毒参、大戟等8种植物提取物具有较高杀蚜活性,其中曼陀罗提取物杀虫活性最高,毒参提取物次之,曼陀罗和毒参提取物24 h校正死亡率及LC50分别为75.18%、69.76%,15.58和20.54 mg/mL。【结论】曼陀罗和毒参甲醇提取物对棉蚜有较强的毒杀作用,曼陀罗提取物杀虫活性高于毒参提取物。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加工番茄的影响,为其在加工番茄上推广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以加工番茄品种H1015和H3402为材料,分析叶面喷施ALA对功能叶的光合色素含量动态变化及果实产量品质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叶面喷施ALA浓度增加,加工番茄功能叶的光合色素含量增加。50.0 mg/L的ALA处理下,H1015的平均产量比对照增加15.12%,而H3402的平均产量比对照增加12.01%;H1015的可溶性固形物增加10.43%;H3402的番茄红素和a/b色差值分别增加14.06%和13.86%。【结论】在加工番茄幼果期叶面喷施ALA后,外源ALA参与了加工番茄叶光合色素的合成过程,促进了叶光合色素的合成,提高了加工番茄叶的光合色素含量,不仅促进叶光合作用效率,促进叶光合物质积累,促进加工番茄果实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影响了各组织器官中光合物质的分配,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加工番茄部分品质。  相似文献   
77.
根据海南南部的气候特点,阐述了新疆棉花在海南三亚冬季棉花的栽培技术。并提出了棉花种植生长过程中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8.
为探究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 yarkandensis)在车尔臣河的繁殖策略,基于2019—2021年在车尔臣河采集的544尾叶尔羌高原鳅样本,对其繁殖群体组成特征、繁殖期、初次性成熟大小、产卵类型、繁殖力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显示,叶尔羌高原鳅的繁殖群体年龄范围为2~9龄,雌雄性比为1.16∶1,属于第二类型(P=K+D,K>D)。观测到的最小初次性成熟体长和年龄为:雌性111.0mm,2龄;雄性79.0mm,2龄;初次性成熟体长(SL50)和年龄(A50)为:雌性123.2mm,3.16龄,雄性90.9mm,2.95龄。根据不同性腺发育时期出现时间和比例、性腺成熟系数和卵径分布推测叶尔羌高原鳅为分批产卵类型,繁殖期为3—8月, 4—6月为繁殖盛期。绝对繁殖力平均为(61407±46143)粒,相对繁殖力平均为(743.87±321.78)粒/g。车尔臣河叶尔羌高原鳅群体相对于其他水域的叶尔羌高原鳅,拥有更大的平均体长、平均体重、初次性成熟体长、较高的绝对繁殖力和较低的相对繁殖力,这是车尔臣河叶尔羌高原鳅群体在食物稀少、生境恶劣且含沙量较大的环境中独特的繁殖策略...  相似文献   
79.
芸芥抗菌核病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芸芥属于十字花科芝麻菜属植物,在中国分布广泛.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从植物学特征、经济性状和抗逆性等方面对芸芥品种资源进行了研究工作[1~4];李方球研究了芸芥的抗油菜菌核病[5],但从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还较少.目前,转基因技术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为高效育种展示了广阔的前景.但应用这2项技术的前提是必须首先获得优良基因克隆或优良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本文利用RAPD技术,通过对芸芥抗病相关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阐明其抗病相关基因的遗传,并提供可利用的分子标记,以便为芸芥抗菌核病种质鉴定和芸芥抗菌核病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准确快速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80.
为探究不同放养时间段对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 Whitman)繁殖时产茧率的影响,找到繁殖时最佳需要放养的时间,选用体重规格为20.00 g±2.00 g的宽体金线蛭亲本,按5 d间隔设放养时间不同的7个试验组,其放养时间分别为10 d、15 d、20 d、25 d、30 d、35 d、40 d,将亲本放养于聚乙烯泡沫箱中,观察其繁殖产茧及孵化情况。结果表明:30 d及35 d组产茧率最高,分别为11.71%和14.63%;10 d组产茧率最低,为3.97%;40 d组孵化率最低为95.38%;其余组都为100%。因此,放养繁殖时间在30~35 d时产茧率和孵化率较好,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