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3篇
综合类   1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12.
以石灰性紫色土上缺铁黄化的塔罗科血橙成年树为试验树,设置树冠喷施新型叶面铁肥(200、300、450倍液,每年3~4次)、土施EDDHA-Fe(叶绿灵,每年每株一次性施入60g)和不施铁肥(对照)等5个处理,研究叶片(春梢)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及活性铁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新型叶面铁肥200倍液处理的叶片SPAD值及叶绿素荧光参数RC/CSo、Sm、PIabs和PItotal值均得到显著提高,与土施叶绿灵效果相近;叶片铁元素含量和活性铁含量也显著提高,且明显优于土施叶绿灵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不同施钾水平对纽荷尔脐橙树体养分吸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提出纽荷尔脐橙适宜施钾量,为纽荷尔脐橙钾肥的科学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年生枳(壳)砧纽荷尔脐橙为试材,设置0(K0)、0.38(K1)、0.64(K2)、0.89(K3)、1.28(K4)和1.40 kg/株K2O(K5)6个施钾水平,研究施钾水平对树体枝梢干物质积累量、枝叶和果实养分吸收、果实产量和品质、土壤理化性质与环境的影响。【结果】不同施钾水平处理后,各时期叶片和枝条干物质量变化趋势相似,均表现为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不同时期的枝叶干物质量均表现为春梢大于秋梢,叶片干物质量大于枝条。春梢的氮、磷、钾吸收量均随施钾量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以K2处理的吸收量最大。秋梢的氮、磷、钾吸收量变化趋势与春梢相似,但K5处理的氮、磷、钾吸收量低于K0。各处理间的果实氮、磷、钾含量差异均不显著;果实氮带走量以K3处理为最高,磷、钾养分带走量以K2处理为最高,果实带走的养分量大小顺序为氮≈钾>磷。果实产量和单果重均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K2处理产量最高,且较K0产量提高了约81%。果实果面着色以K3处理的最好,呈橙红色;随施钾量的增加,果皮厚度呈先变薄后增厚的趋势,以K2处理为最薄;维生素C含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K3处理为最高;可溶性糖含量以K3处理最高,可滴定酸含量以K1处理最低。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分别以K1和K3处理最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基本呈先降后增再降的趋势,以K4处理最高;土壤速效钾含量随施钾量的增加整体呈增加趋势,以K4处理最高,且速效钾大部分分布于表层土(0—20 cm),但有向深层土(60—80 cm)积累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春梢叶片钾含量与果实带走氮、钾含量以及果实硬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秋梢(枝、叶)钾含量均与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秋梢枝条钾含量与果皮厚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速效钾含量与果实带走氮、钾含量以及果实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纽荷尔脐橙钾肥(以K2O计)推荐用量为每年0.64—0.89 kg/株,既可保证树体较高的产量和优良的品质,又有利于树体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并且能维持土壤肥力在中上水平,同时降低土壤钾素积累和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在三峡重庆库区典型代表性柑橘园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晚熟柑橘塔罗科血橙树体养分吸收、果实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三峡重庆库区晚熟柑橘优质丰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7年生枳橙砧塔罗科血橙为试材,研究在0(N0)、1(N1)、1.5(N2)、2(N3)、2.5(N4)和3 kg/株(N5)6个施氮水平处理下树体枝梢干物质积累量、枝叶与果实养分吸收、果实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 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处理后,血橙各时期叶片和枝条干物质量变化趋势相似,均表现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显著增加,但春梢叶片干物质量在N3—N5处理差异不显著。不同时期的枝叶干物质量均表现为春梢大于秋梢,叶片干物质量要远大于枝条。春梢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在N0处理下均为最低,随着氮肥施入,吸收量显著增加,其中叶片的氮吸收量在N2处理达到峰值,磷、钾吸收量在N3处理达到峰值,随后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枝条的养分吸收量一直在增加,N3—N5处理差异不显著。秋梢叶片和枝条的氮吸收量随着施氮量增加显著增加,在N5处理达到最大值,磷和钾吸收量在N0处理时略高于低氮处理(N1、N2),而高氮(N3—N5)处理显著增加。果实氮和钾含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在N2处理达到最大值,各处理的果实磷含量差异不显著。果肉中氮和钾含量远高于果皮,而果皮中的磷含量高于果肉。不同施氮处理的果实养分带走量差异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果实氮、磷、钾养分带走量以N2处理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果实养分带走量顺序为钾>氮>磷。随着氮肥投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下降,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速效钾含量在N3处理达到最大值后开始降低。土壤硝态氮淋溶作用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大,0—20 cm土层内以N2处理硝态氮含量最高,显著高于N5处理;铵态氮含量比较稳定,与施氮量呈正相关;20—40 cm土层内各处理间的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差异均不显著;40—60 cm土层内高氮处理下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而铵态氮含量变化不明显。果皮厚度与施氮量呈正相关,果实纵径、横径、单果重和产量均随着施氮量增加先增加后降低,N3处理纵、横径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N2处理的单果重和产量最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降趋势,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施氮量的增加,可滴定酸含量增加,固酸比下降;维生素C和花色苷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在N2处理达到最大值,随后显著降低。果实着色在N3处理下相对较好。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片氮含量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果皮厚度呈正相关,与固酸比呈负相关,土壤碱解氮含量与可滴定酸含量和果皮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固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 综合考虑,在三峡重庆库区柑橘园中,纯氮推荐用量为0.63—0.86 kg/plant,可保证果园较高的产量和果实品质水平,有利于血橙树体的养分吸收利用,同时果园土壤环境污染风险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桃溪蜜柚养分吸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设置5个不同施肥处理,以7~8年生桃溪蜜柚为试材,分别对不同处理试验树的养分吸收、产量和品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有机肥对桃溪蜜柚叶片生长、养分含量、果实产量及品质等均有一定促进作用;推荐施肥处理在多项观测指标上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16.
2022年7~8月,南充市遭遇了60年来一遇的持续性高温灾害性天气,多项气象数据突破历史极值。此次极端高温灾害对南充市柑橘生产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为摸清南充柑橘受灾情况,团队深入23个柑橘主产乡镇的76个柑橘园调查灾害造成的日灼情况,并针对此次受灾情况,提出了一整套完善的灾后挽救措施及预防柑橘日灼对策建议,对灾后我市柑橘产业恢复生产及来年预防高温日灼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柑橘园无人机植保作业质量,确保作业防效,通过研究植保无人机飞行参数对雾滴覆盖密度的影响,以期探究出最优的作业飞行参数,为柑橘植保无人机防控作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作业飞行高度≤3.0m、速度<3.0m/s、作业航向为树行向和垂行向,均能达到作业质量标准。高度2.5m、速度2.5m/s时雾滴覆盖密度最多;高度3.0m、速度为2.5m/s时作业速度最快;作业航向以树行向最佳。  相似文献   
18.
柑橘是我国南方地区栽培面积大、经济价值高的果树,在我国南方乡村产业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解决我国大部分柑橘种植区果农种植技术水平较低、日常管护不及时和不到位导致的低产、果实品质较差及经济效益普遍较低的问题,本文从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修枝整形、花果管理、促梢控梢、低温防冻、清园等农事管理措施出发,制定了柑橘全年绿色生产技术。该技术简单易懂,对提高我国柑橘农户种植水平、指导日常农事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建强  张显  张勇  马建祥  李好  张绩 《北方园艺》2015,(21):216-218
小麦-西瓜-棉花-蔬菜高效节能生态模式是根据我国农副产业区域结构调整而适时提出的。该生态模式的创新点是可将粮食作物的主导型与经济作物的高效型有机结合;生物互防及产生病虫害拮抗的作用非常明显;生态效果突出,能有效改良土壤及大幅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该模式的突出优势为在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生态技术合成使土地的基本肥力得到恢复及提升,进而使土地的利用更趋合理、充分、高效。该生态模式在多年推广"西农8号"、"红冠龙"、"农科大3号"、"农科大5号"、"农科大6号"等西瓜新品种栽培中得到完善,经多年、多点试验证明,该模式经济效益与生态效应均十分显著,易为农民接受采用。  相似文献   
20.
甘平和明日见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选育的高糖低酸晚熟杂柑品种。2016年从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引进甘平和明日见至南充进行试种观察。在南充,香橙砧甘平和明日见树体生长健壮,开花着果能力较强,果实于1月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分别为13.8%和14.3%,可滴定酸分别为0.875和1.012 g/100 mL。露地种植裂果严重,甘平和明日见裂果率分别高达53.6%和63.4%。在第二次生理落果期后搭建避雨棚,同时喷施20 mg/L赤霉酸和补充钙钾磷元素,可有效降低裂果率,每667 m2产量可分别达到1 146.1和1 103.2 kg。甘平和明日见在南充种植品质优良、商品性好,但对种植技术和基础设施条件有较高要求,适宜小面积推广种植。栽培管理的核心工作是降低裂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