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9篇
  1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为促进辣椒的遗传改良,以“6421”为试验材料,建立辣椒突变体库.[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EMS溶液(0.2%~1.2%)处理“6421”种子,确定半致死剂量,并构建突变体,并对M4代中获得的矮秆突变体进行农艺性状调查与遗传分析.[结果]EMS浓度为1.0%时,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分别为45.2%和40.2%,种子发芽指数和生活力分别为17.6和19.7,接近半致死;取经半致死浓度处理的种子10,000粒构建突变体,2015年在M4代中共获得562份能稳定遗传的突变体,突变性状可分为11大类32小类;矮秆突变体E29,E58,E142和E312的株高、株幅、主茎粗、主茎长以及主茎节位数均显著低于对照植株,E58侧枝数显著高于对照植株;E29,E58和E312突变性状均由单隐性基因控制.[结论]该研究首次成功地构建了辣椒突变体库,不仅为辣椒育种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还为开展辣椒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有用的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92.
以适合鲜食嫩果的‘樟树港’辣椒为试验材料,研究其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形状、硬度、组织结构、主要营养成分及细胞壁物质、风味物质的变化,并对品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以明确影响其品质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从坐果到转色期,果实纵径、横径、单果质量、果肉厚度、硬度和角质层厚度呈上升趋势;果肉细胞层数基本稳定,薄壁细胞体积增大导致果肉增厚;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果实发育呈“U”形变化,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总果胶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开花后15d含量最低;辣椒素含量在发育前期增加迅速。果实发育过程中共检测出158种挥发性成分,以萜类、酯类、杂环化合物、烃类、酮类、醇类、醛类为主,开花后10~25 d萜类、酯类、烃类、酮类、醛类化合物增加。嫩果期果实口感优良的原因主要为果实硬度小、角质层薄、辣度适中、纤维素和总果胶含量低,挥发性成分相对较多。此外,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含量也是影响‘樟树港’辣椒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3.
将取自某矿区附近重金属镉(Cd)污染土壤,与正常耕种层土壤按比例混合,最终获得不同浓度梯度的重金属镉污染土壤。选取湖南春秋季节栽种面积较大的黄瓜、豇豆、小白菜、萝卜及莴笋等5大类蔬菜进行池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蔬菜种类间重金属镉累积量差异明显,在较高土壤Cd浓度下(1.5 mg/kg)黄瓜、豇豆中Cd含量保持在国标安全值以下,可安全种植,且基因型差异较小;小白菜和萝卜在土壤中Cd浓度1.0 mg/kg以下时,绝大部分品种均可安全种植,超过此浓度,部分品种中Cd含量增加明显,且随土壤中Cd浓度增加,基因型差异显著,且重金属Cd累积量与土壤中浓度也并非存在正相关性,波动较大,品种种植存在一定风险,需要仔细评估后再决定是否可以在重金属污染土地推广种植;莴笋对Cd累积量较高,在土壤轻度污染时其累积量即超过国家安全限量标准,不推荐在Cd污染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94.
“琬玉”为腌酸盐渍专用杂交辣椒品种。母本 0 2 15是从广西一地方品种用单株选择法选育的优良株系 ,父本 0 14 9是从江苏一地方品种中经多代单株选择而成的优良自交系。该组合中熟 ,果实长牛角形 ,乳黄色 ,果面光亮 ;商品性好 ,肉软质脆 ,辣味浓 ;耐热、耐湿 ,抗病性强 ,座果性好 ,一般每 6 6 7m2产量 30 0 0 kg左右 ,丰产、稳产  相似文献   
95.
湘研21号是由从国外引进的一个极早熟甜椒品种中选出的自交系9210与长沙河西牛角椒经多代单株选择而成的优良株系6244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早熟性好、大果、丰产稳产、果实粗牛角形、嫩绿色、品质佳、商品性好、耐低温、抗病毒病和疫病,667m^2产量3000kg左右。  相似文献   
96.
福湘2号是以S2002为母本,H388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泡椒品种。果实粗牛角形,果长约14-15cm,横径5.0~6.0cm,果肉厚0.45cm,单果重80~100g,一般667m2产量3000kg左右。适合于早春大棚和露地栽培,也适合于作秋延后栽培。  相似文献   
97.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不起眼的小东西,它们却代表着文明的一段进程。辣椒起源于南美,但是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这一切,现今辣椒已遍植于整个世界,是人类餐桌上流传最广的香料和常用蔬菜。湖南人性格具野性,且豪放,加之尚滋味,好辛香,故辣椒入湘,洗却香料的神秘,在瘴湿之地盛行,甚至融入湘人的性格,滋养出湘人无辣不欢、敢为人先的辣椒精神,成为湖湘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辣椒的起源与种类、辣椒入湘简史、辣椒与湖湘人文精神、辣椒与湖湘饮食风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辣椒与湖湘文化的融合、传承及创新进行了提炼与诠释,彰显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湘人自强坚韧,注重经世致用,讲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着桀骜骁勇的精神品性和宏阔志向,而辣椒所具备的热辣奔放气息则成为湖湘文化革故鼎新的精神图腾和创造精神驱动的典范。  相似文献   
98.
杂交辣椒大棚规模制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大规模杂交辣椒制种可分为三种模式:一是海南基地冬季制种,采用露地栽培方式,二是华北基地夏季制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方式,三是华东基地春季制种,采用大棚栽培方式.大棚制种收种期(7月下旬)在南(3月)北(10月)收种期之间,生产单位能根据市场种子销售情况调整生产计划,保证杂交辣椒种子各品种的周年均衡供应,且兼顾海南种子质量好、北方种子生产成本低的优点.许多杂交辣椒种子繁育单位看好这种制种模式,故其制种规模呈上升趋势.目前大棚制种主要分布在江苏的徐州与安徽的萧县.  相似文献   
99.
湘西地区春季低温阴雨天气多,辣椒直播、不覆膜栽培风险大,采用避雨栽培技术,设施成本低廉,可使辣椒提早25 d(天)上市,每667 m2 产量提高30%,已在泸溪县及周边县市推广近533.3 hm2(8 000 亩)。  相似文献   
100.
不同萝卜品种对5种重金属响应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萝卜对土壤中镉(Cd)、砷(As)、铅(Pb)、汞(Hg)和铬(Cr)5种重金属的累积特性,采用温室盆栽试验,通过测定9个不同萝卜品种不同部位的重金属含量,结合重金属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以及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评价萝卜对上述5种重金属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萝卜地下部对5种重金属富集能力依次为Cd>Pb>Cr>Hg>As,并较易发生重金属的向上转移,地上部较地下部更易累积重金属;萝卜品种和重金属种类均可显著影响重金属累积,且二者交互作用明显。研究发现春不老是一种高产且重金属低累积的萝卜品种。本研究结果为萝卜安全生产及消费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