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7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遮荫对桃幼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验研究了耐弱光性不同的桃品种在遮荫下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遮荫下,植株通过降低光补偿点、夜间呼吸速率,增大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增加叶绿素b相对含量等生理机制适应遮荫环境.研究同时表明,植株通过光合调节适应遮荫的能力在30遮荫下比70遮荫表现明显;不同品种的适应能力具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32.
‘中桃红玉’是以‘曙光’为母本、14-13-1(‘早红2号’ב早露蟠桃’)为父本杂交选育的全红型早熟桃品种。平均单果重169g,果实圆形,果面全红,果皮茸毛短;果肉白色,皮下及中部果肉花青苷含量中,硬溶质,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4%,黏核。在河南省郑州市,‘中桃红玉’6月中旬成熟。需冷量低,为500 h。  相似文献   
33.
‘中桃绯玉’平均单果重150g,果面着鲜红色,全红。果肉红色素多,花青苷含量高,肉质硬,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00%。果实较耐运输。花芽抗晚霜能力强,丰产稳产。在河南省郑州市,‘中桃绯玉’果实6月上旬成熟。需冷量600 h。  相似文献   
34.
 ‘红菊花桃’是以普通‘菊花桃’(Prunus persica Batsch)自然授粉,对获得的种子进行冷藏处理,通过温室育苗育成的优良观赏桃新品种。花形酷似菊花;与普通粉色‘菊花桃’相比,花色为红色,鲜艳美丽;花期比多数观赏桃晚,是延长观光期的优良配套品种。  相似文献   
35.
我国果业近十多年来发展迅速,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果树面积达800×104公顷,产量大增,种植果树成了各地致富的一条门路。但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地方不论气候是否适宜,不进行树种、品种的区域化,盲目发展;一些地方只看眼前利益,不认真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分析,加上一些不科学的行政干预,主观制定“万亩目标”,只讲形势,不管结果,致使果树处于无序发展状态。由于品种不对路、管理粗放,果品缺乏竞争力,以及加工能力薄弱等原因,导致市场饱和,出现卖果难的现象。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可能会遇到更大的挑战,果品结构和…  相似文献   
36.
桃树耐寒性较强,但冬季温度在-25℃以下时会发生冻害,在新疆天山以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高寒地区露地不能安全越冬.由于桃果实的贮运性能差,本地产的果实如能够充分成熟,风味往往比远距离运输的好,价格也比较高,所以在这些地区通过埋土栽培进行适量生产,也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这里以新疆的北疆为例,谈一下桃树的匍匐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7.
<正>1选育过程199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以‘NIN78’为母本,以‘奉化蟠桃’为父本,获得91-4-18蟠桃优良单株;1997年以‘红珊瑚’为母本,‘91-4-18’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通过胚培养和温室育苗,获得杂种实生苗,1998年5月按1米×4米种植,2000年大量结果,其中‘97-4-46’表现果实大,大果180克,肉质硬,风味甜,丰产,2001年建立了优良品系试验园,在河南、宁夏银川、新疆等地进行试种,各地综合表现优良。2013年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中蟠桃10号’(良种编号:豫S-SV-PP-006-2013)。  相似文献   
38.
制汁用桃若干质量指标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400份桃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单果重和59个品种原浆质量鉴定分析的结果表明,制汁用桃的基本性状指标(1级指标)为:出汁率≥60.0%、可溶性固形物≥10.0%、可滴定酸≥0.3%、单宁<70.0 mg·100g-1、单果重≥75.0 g,成熟度达到食用成熟度,果实肉质为溶质、红色素少、色泽橙黄或乳白,褐变程度轻。  相似文献   
39.
58份桃种质资源抗寒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58份桃种植资源的抗寒特性,并从中筛选出抗寒性高的种质,以1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测定其在4、-3、-6、-9、-12、-15、-18、-21、-24、-27、-30、-33℃ 12个低温处理下的电解质外渗率变化,同时结合Logistic方程,求出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处理温度从4~-33℃,大多数桃种质电解质外渗率变化趋势一致,且在-21℃时出现拐点。58份种质,其半致死温度主要集中在-25~-35℃。来源于高海拔地区的‘2010西藏17号’、‘2010西藏28号’、‘2010西藏32号’、‘2010西藏54号’,抗寒性整体低;来源于西北高旱地区的‘江村4号’、‘丁家坝青皮桃’及选育品种‘夏至早红’,抗寒性在所有测试种质中最高。对于大多数测试种质而言,-21℃可作为细胞膜开始受损伤的临界温度,-21~-30℃,细胞膜损伤程度加大,超过此范围,细胞膜损伤将不会被修复。通过抗寒性评价,筛选出3个高抗资源。  相似文献   
40.
以大久保、08-9-106和08-9-107为试材,分析了果实成熟后期中果皮果肉硬度变化、粘离核性状的形成以及中果皮和近核处果肉的乙烯释放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果实中果皮中,大久保在成熟期果肉硬度下降快,乙烯释放明显,同期PpPG、PpACS1、PpYUC11相对表达量呈先升后降趋势;而08-9-106果肉硬度下降较快,但没有明显的乙烯释放和乙烯合成相关基因(PpACS1和PpYUC11)的表达;08-9-107在成熟后期硬度下降不明显,没有检测到明显的乙烯释放和乙烯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在近核处果肉中,大久保的果实表现为离核性状,同期检测到明显的乙烯释放和相关合成基因(主要为PpACS1)的表达;而08-9-106的果实也表现为离核,但乙烯释放和基因表达与中果皮类似,均无明显检出;08-9-107表现为粘核,虽然乙烯释放量和PpACS1表达较低,但PpACO1和PpYUC11却有一定程度的表达。综上,大久保属于响应乙烯的离核溶质类型,08-9-106属于不响应乙烯的离核溶质类型,08-9-107属于响应乙烯的粘核硬质类型。桃果肉硬度的变化及粘离核性状的形成与PpPG基因的表达相关,PpACS1而非PpACO1是3份桃种质中调控乙烯含量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