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7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51.
桃种质资源若干植物学数量性状描述指标探讨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国际遗传资源研究所1980年编制的桃[Prunus persica ( L.) Batsch]种质资源评价系统对于所有的数量性状均无数值指标,中国1990年出版的《果树种质资源描述符》中的桃仅个别性状具有数量指标或参照品种。本研究根据国家果树种质郑州桃圃1986~2002的调查资料,建立了桃主要植物学数量性状描述规范。346~476份桃品种资源主要性状及其变异系数分别为花径19.55%,果实纵径14.24%、果实横径10.36%、果实侧径11.44%,核长度19.04%、核宽度10.86%、核厚度11.19%,叶长度7.9%、叶宽度10.55%和叶柄长度19.03%。根据其分布状况,提出5级数值分级指标和参照品种,其中3级作为中间级,其分布概率均大于39%;每个性状的每个等级均有2个参照品种,分别为美国品种和中国品种,且尽量选择育种者公知或广泛栽培的品种。  相似文献   
52.
研究设施栽培桃果实采后适宜修剪量,为设施栽培桃不同品种采后修剪提供指导。以曙光与早红艳4 a生成龄树为试材,连续6 a在果实采后对1 a生枝组进行适宜修剪量试验。以不修剪为对照,按剪下叶量占植株总叶量比例进行轻度(20%~30%)、中度(40%~50%)和重度修剪(70%~80%)及全剪处理,分析不同修剪量对树冠的光截获能力、1 a生枝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1 a生枝组的年生长量以及植株总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曙光进行中度修剪处理,后期结果枝组能更快形成,短果枝比例降低,更有利于提高单株负载量和果实品质。对早红艳进行轻度修剪处理,枝条总数增加,短果枝比例降低,植株负载量及果实品质明显优于对照,该品种更适于轻度修剪。  相似文献   
53.
桃树生长快,结果早,成为很多地区农民发展经济的"摇钱树",其面积扩展很快.目前,由于局部地区品种结构不合理而出现价格下滑和卖难问题,但大部分地区桃园效益仍然很高,亩收益在万元以上的桃园很多.桃树种植在很多地区仍有比较高的经济收益,特别是种植新品种的桃园.为指导果农发展生产,笔者就桃树建园、品种选择与栽植技术要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4.
桃红肉性状分子标记的有效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桃红肉性状分子标记在自然群体上应用的有效性。[方法]以109份桃种质为试材,检测位于LG4上的2个SNPs标记SNP_IGA_386619和SNP_IGA_387198以及LG5和LG3上的SSR分子标记WPS23和UDP96-008的分型与种质果肉红色素的相关性。[结果]秩和检验表明,标记SNP_IGA_386619的3种分型与种质红色素多少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070.05);而标记SNP_IGA_387198、WPS23、UDP96-008的分型结果与红色素多少未达到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561,0.865和0.079。[结论]SNP_IGA_386619标记可用于红肉桃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但依据分型结果判定自然群体红色素的多少仍存在准确性较低的问题,尚需继续开发更加准确的广适性红肉性状分子标记,加速其分子辅助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55.
我国的油桃育种在过去的20年内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在生产中表现的突出问题仍然是品种不配套、果实的商品性能不如水蜜桃,如果实偏小、裂果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油桃生产的发展。因此培育配套的油桃品种仍然是桃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经过十几年的连续研究,选育了早熟油桃新品种玫瑰红。  相似文献   
56.
为实现高效分子标记对育种资源的辅助选择,通过对现有的与桃果皮茸毛相关的5对分子标记进行对比研究,发现IndelG分子标记与桃有毛/无毛表型的符合率最高,为100%。根据IndelG分子标记条带类型,将107份桃种质资源果皮茸毛性状分为PP(941941)型、nn(197197)型和Pn(941197)型3种基因型,基因型与表型符合率为100%。IndelG分子标记应用于桃有毛/无毛性状杂交群体的子代鉴定,基因型的分离规律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基因型与其表型符合率为100%。  相似文献   
57.
桃遗传图谱的构建及两个花性状的分子标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桃‘红垂枝’与其近缘种山桃‘白花山碧桃’杂交的52株F1群体为试材,采用SSR、AFLP和SRAP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分析。筛选扩增稳定且多态性丰富的38对SSR引物、61对AFLP引物和38对SRAP引物进行群体分离分析,获得符合1:1分离的标记441个,亲本为双杂合位点的标记52个。应用Mapmaker分析软件将符合1:1分离的标记和雌蕊发育性状一起构建了包含11个连锁群的遗传图谱,该图谱共206个标记(18个 SSR,126个 AFLP、61个SRAP和1个形态学标记),全长1193.2 cM。每个连锁群的平均长度为108.5 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5.8 cM。根据18个SSR标记与T×E参考图谱比对,本试验中的11个连锁群对应于参考图谱的G1至G8,标记的线性符合度较好。雌蕊发育性状标记定位在第1连锁群,对应于1号染色体。应用Mapmaker分析软件将亲本为双杂合位点标记和花单瓣/重瓣性状一起分析,获得1个新单瓣/重瓣基因的2个AFLP标记。  相似文献   
58.
短低温桃和油桃育种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短低温桃、油桃品种的价值、育种历史、特点、遗传背景、主要育种目标和优良品种介绍等方面概述了短低温桃品种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我国短低温桃育种的目标。  相似文献   
59.
“中油金帅”以油桃品种“中油桃4号”为母本、“98-5-24”为父本,经人工杂交选育而成。2018年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良种编号:豫S-SV-PP-005-2017。该品种果实椭圆形,两半部对称,果顶平,梗洼浅,缝合线明显、浅,成熟状态一致;单果重210 g,大果420 g;果皮光滑无毛,底色浅黄,果面75%着红色,皮不能剥离;果肉橙黄色,肉质为硬溶质,有韧性,耐运输,货架期长;果实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汁液中等,纤维中等;黏核。  相似文献   
60.
近几年来,我国桃生产迅速发展,栽培面积和产量成倍增长。1996年全国桃树栽培面积已达420万亩,年产量232万吨,比1983年增长5倍以上,桃的总产量跃居世界首位。但在品种结构上不尽合理,以早熟水蜜桃春蕾、雨花露、砂子早生等为主,占八成以上。由于水蜜桃不耐贮运,出现局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