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7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桃种质资源对桃蚜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桃属(Prunus L.)植物5个种419份资源进行抗桃蚜(Myzus persicae)性的田间自然鉴定和初选出的34份抗性资源的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山桃(P.davidiana)的抗性最强,甘肃桃(P.kansuensis)的抗性最弱 不同品种的抗蚜性差异很大,按照品种群划分,其蚜害指数寿星桃20.00、白桃45.70、油桃77.00、黄桃60.16、蟠桃77.86 筛选出15份抗性资源,这些资源可分为三类 山桃、寿星桃、碧桃。  相似文献   
62.
为了明确不同桃品种对根癌病的抗性,挖掘抗病基因,为抗病育种提供抗源材料。采用嫁接苗枝条接种强致病力根癌土壤杆菌AT4-3,60d后测定最大瘿瘤直径评价不同材料的抗病性。对179个桃栽培品种的抗根癌病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瘤直径平均值分别为3.44~25.48mm(2014年)和5.89~31.40mm(2015年);在2014年的抗性鉴定中,高度抗病材料1份,来源于华北平原区品种群,中度抗病材料20份;在2015年的抗性鉴定中,中度抗病材料2份,分别来源于华北平原区品种群和西北干旱区品种群。2a鉴定中抗性表现较好且稳定的品种有‘二接白’‘肉蟠桃’‘绯桃’‘红桃’‘砂子早生’‘南山甜桃’‘深州离核水蜜’‘张黄9号’‘鸳鸯垂枝’‘临白10号’等。  相似文献   
63.
桃( Prunus persica L. )种质资源果实数量性状评价指标探讨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对桃( Prunus persica L. ) 的282~491份品种资源果实的平均单果质量、核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带皮硬度和去皮硬度等8项指标进行研究和统计分析, 提出我国桃种质资源评价系统中这些性状的数值分级指标和参照品种, 为我国桃种质资源描述系统数量化、规范化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4.
大棚油桃生长发育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油桃主要栽培品种曙光、丹墨、早红艳和千年红在大棚内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1)长梢生长有3个高峰期,第一生长高峰比露地明显延后25d,主要是由于棚内低温寡照所致。(2)果实膨大遵从“双S”规律,第一膨大阶段比露地明显延长,硬核期比露地推迟16d。果实成熟期比露地推迟19d。(3)干周粗度与深层根系的须根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86509,达显著水平。根系量越多,分布越深,树势就越旺。树势过旺,会影响树冠中下部短枝的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65.
白花山碧桃雌蕊败育特性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对雌蕊完全败育的白花山碧桃和雌蕊发育正常的满天红进行解剖学观察,发现白花山碧桃在进入自然休眠前,花芽形态分化完成,并且未见异常;此后,白花山碧桃的雌蕊发育滞缓,表现为胚珠原基发育停滞、子房室不再膨大、花柱基本不伸长和柱头表面异常。从而可以确定白花山碧桃雌蕊败育的主要原因是胚珠败育,其败育的起始时期为性细胞分化初期。  相似文献   
66.
红肉桃果实发育过程中色素和糖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红肉、白肉和黄肉3种不同果肉颜色的12份桃品种为材料分析成熟时果肉中花色苷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红肉桃与白肉、黄肉品种间花色苷含量差异显著,且红肉桃品种间的花色苷含量差异也很大。利用3个不同果肉颜色的桃品种进一步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色素及其相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红肉桃品种天津水蜜在盛花后25d果肉中花色苷含量较高,而后逐渐减少;直至进入盛花后45d才缓慢回升,并在果实发育后期(盛花后86d)含量迅速增加;与此对应,该品种果皮在幼果期(盛花后35~45d)和果实发育后期(盛花后86d)2次出现红色,但果肉直到盛花后86d才明显变红;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天津水蜜果肉其它内含物的变化与白肉桃品种豫白和黄肉桃品种NJC83相似: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少;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不断增加;可滴定酸前期上下波动变化,但近成熟时天津水蜜的可滴定酸显著高于其它2个品种。  相似文献   
67.
<正>玫瑰红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1992年以京玉为母本,五月火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油桃新品种。 该品种果实椭圆形,果形正,果顶尖圆,平均单果重150 g,大果重250 g;果皮光滑无毛,  相似文献   
68.
中国桃主要品种资源及其野生近缘种的分子身份证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以国家果树种质郑州葡萄、桃圃保存的237份中国桃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及其野生近缘种为试材,进行种质分子身份证构建工作,并对构建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筛选后的SSR标记对品种进行区分,然后根据引物对不同品种扩增条带分子量的大小进行编码、组合。【结果】从80对引物中筛选出来自桃8条染色体上的16对SSR引物,在供试种质间共检测出等位基因203个,每对引物平均检测到等位基因数为12.7个。根据等位基因既位于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又位于近缘野生种的选择方法,筛选出123对等位基因并赋值后可用于构建种质的分子身份证。【结论】在237份种质中有202份具有的可辨分子身份证编码,继续对不同引物组合对种质的筛选效率进行分析,筛选出8对核心引物使176份种质具有可辨的分子身份证,平均每对引物区分种质达22.1份,即在保证每对引物区分效率较高的基础上,兼顾了总的区分数量。最后,为使区分品种简便化,依据引物的多样性指数先后选择引物组合,达到用最少的引物组合区分不同品种的目的。  相似文献   
69.
近几年来,我国桃生产迅速发展,栽培面积和产量成倍增长。1996年全国桃树栽培面积已达420万亩,年产量232万吨,比1983年增长5倍以上,桃的总产量跃居世界首位。但在品种结构上不尽合理,以早熟水蜜桃春蕾、雨花露、砂子早生等为主,占八成以上。由于水蜜桃不耐贮运,出现局部  相似文献   
70.
为研究桃根系与根结线虫互作的组织结构变化及抗病机理,对抗病种质‘白根甘肃桃1号’(Prunus kansuensis‘Baigen Gansu Tao 1’)和感病种质‘贝蕾’(P. persica‘Bailey’)实生幼苗进行室内人工接种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并对接种后6、12、18、24、30、36、42和48 h的根尖进行染色观察及接种后0、6、12、36、60和84 h的根尖组织结构变化进行石蜡切片观察。染色结果表明,根结线虫侵染‘白根甘肃桃1号’和‘贝蕾’的规律基本一致:在接种12 h后开始侵入,接种12 ~ 30 h线虫数量逐渐增加,然后线虫沿维管束向上移动,根尖线虫数量趋于减少。但与‘贝蕾’相比,‘白根甘肃桃1号’的根结线虫侵染数量显著降低,在接种30 h时仅为‘贝蕾’线虫侵染数的28%。石蜡切片结果显示‘白根甘肃桃1号’根结构受破坏程度明显较低,侵入的线虫主要聚集在一定区域,且在侵染84 h时线虫聚集区域周围的细胞出现坏死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