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7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银春’是‘满天红’(Prunus persica Batsch.)ב白花山碧桃’(P. davidiana Franch)的杂交后代中的96-6-12单株经自交,通过对种子冷藏处理,温室育苗获得的优良观赏桃品种。需冷量450 h,需热量低,开花较早。花朵白色,新颖别致,能弥补早春白色桃花的空挡。保护地栽培,能在春节前开放;露地栽培可以作为早花白色桃花品种。  相似文献   
82.
桃单果重与6个物候期性状的遗传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关联分析作为传统连锁分析方法的有效补充,可以鉴定果树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本研究通过关联分析定位桃单果重及6个物候期性状的QTLs,以研究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为提高桃品质育种的效率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来源于中国6个生态群的104份桃地方品种为试材,利用分布于桃8条连锁群上的53对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引物,用STRUCTURE 2.3.3和TASSEL 2.0.1软件分别对群体结构和全基因组SSR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 LD)状况进行分析。在结合单果重和6个物候期性状表型数据后进行关联分析,以定位各性状的QTLs。【结果】群体结构显示供试的104份桃地方品种基于数学模型可以分为5群;LD分析表明在53个SSR位点组成的1378个成对组合中,23个成对位点存在着显著LD且得到统计概率支持。虽然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果重只与展叶期显著相关,但关联分析却显示单果重不仅与盛花期、展叶期、果实成熟期和落叶期均具有相同的关联位点;而且桃单果重的关联位点与不同连锁群上盛花期、果实发育期和落叶期的关联位点也存在显著的LD现象。对单果重具有最大增效表型效应的等位变异UDP96-013-206同时具有提前花期1.46 d、延迟果实成熟期13.77 d、延迟落叶期2.17 d的表型效应。【结论】本研究得到27个与桃单果重及6个物候期性状关联的QTLs,部分位点与前人定位的连锁群相同。关联分析表明单果重与盛花期、展叶期、果实成熟期、果实发育期和落叶期确实存在遗传相关,主要表现为这几个性状可能受到基因多效性调控或者受连锁群内及连锁群间存在连锁或关联关系的基因调控。  相似文献   
83.
红肉桃两类花色素苷积累模式与相关基因表达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中国主要红肉桃种质呈色类型及分子机理,为红肉桃种质优异基因发掘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择8份红肉桃种质和1份白肉桃种质为试材,分别在花后一个月开始采集样品,以后每隔10 d左右采集一次,至果实成熟期为止;用2%甲酸甲醇提取不同种质果肉的花色素苷,分别测定其在510 nm和700 nm的吸光值;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方法,测定与花色素苷合成相关的13个关键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根据果实发育中后期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趋势可将8份红肉桃种质分为2类,一类种质的花色素苷合成高峰出现在果实成熟期(成熟期积累型),如‘郑引82-9’‘大红袍’‘黑布袋’‘红桃’和‘天津水蜜’;另一类种质的花色素苷合成高峰出现在果实发育中期,在成熟期花色素苷含量有所下降(发育中期积累型),如‘哈露红’‘大果黑桃’和‘乌黑鸡肉桃’。在与花色素苷合成相关的结构基因中,Pp CHS和Pp UFGT的表达量与成熟期积累型种质的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而发育中期积累型种质,果肉中花色素苷的大量积累与所有结构基因的表达趋势一致。在4个调控基因中,只有Pp MYB10.1的表达水平较高,且表达模式同红肉桃种质两类花色素苷积累模式相似。【结论】根据桃果肉着色规律和花色素苷积累模式,8份红肉桃可以分为成熟期积累型和发育中期积累型种质。Pp CHS和Pp UFGT是成熟期积累型种质的关键结构基因,而Pp MYB10.1在供试的所有红肉桃种质花色素苷合成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4.
主干形和开心形桃树的生产潜力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查了湖南红壤地区主干形和开心形幼龄桃树生长,结果状况及树体光照,夏季有效光合的情况。结果表明:主干形桃树树势易缓和,成花多,修剪量轻,早期产量高。在夏季,主干形比开心形有效光合高,上层叶幕的有效光合峰值出现在上午10时,中下层出现在中午12时;开心形上中层峰值出现在中午12时,下层峰值出现在下午2时,尽管开心光照比主干形好,但夏季叶片的有效光合并未提高。  相似文献   
85.
利用花粉粒形态分析法研究桃种质资源的进化关系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通过对桃5个野生近缘种、46份普通桃种质资源进行花粉粒电镜扫描,分析花粉粒之间形态特征的差异,研究光核桃、蟠桃、碧桃等种质资源在桃起源和演化中的地位。结果表明,光核桃花粉粒的形态呈椭圆球形,其外壁纹饰呈简单的直纹平行型,无穿孔,是最原始的桃亚属植物野生种,未发现与栽培种有直接的关系。在普通桃的地方品种中,西北油蟠桃、华北碧桃、垂枝桃、矮化桃等种质资源的花粉粒外壁纹饰均为直纹,有少量穿孔或不明显穿孔,说明蟠桃、碧桃、垂枝桃、矮化桃应属于较为原始的种质类型。供试材料的花粉粒形状以椭圆形为主,且首次发现哈太雷品种的花粉粒呈为圆球形。  相似文献   
86.
利用AFLP和RAPD标记构建桃的遗传连锁图谱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为了给进一步研究桃的遗传标记的定位打下基础,以毛桃北京2—7[Prunus persica(L.)Batsch.Beijing2-7]、山桃白花山碧桃[Prunus davidiana(Carr.)Franch.Baihuashanbitao]以及2者的F1代为试材,用RAPD、AFLP标记构建了北京2—7和白花山碧桃的遗传连锁图,分别覆盖221.7 cM(7个连锁群)、1238.8 cM(12个连锁群)。其中北京2—7的连锁图包含19个标记,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1.7 cM;白花山碧桃的连锁图包含103个标记,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2.0 cM。  相似文献   
87.
试验以栽培品种朝晖为对照,对比研究了观赏桃品种菊花桃、红叶桃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菊花桃、红叶桃9:00、10:00时光合速率低于对照品种朝晖,但红叶桃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和菊花桃对低浓度CO2的利用能力较强。试验同时对这些品种的光合特性指标和干物质积累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羧化效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与营养生长显著相关。因此在菊花桃、红叶桃用于绿化栽培前,在可控CO2的设施中培育壮苗,同时注意通过控温和控湿调节气孔的运动来调节水分蒸腾,是2个观赏桃栽培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88.
以李品种"李王"为试验材料,在4℃冷藏条件下,研究了间歇升温处理对果实外观品质及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果肉可溶性糖及可滴定酸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升温处理可促进果皮正常转红,抑制果肉褐变的发生,但不利于保持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下降较少,对可溶性糖的降低未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恒温贮藏相比,间歇升温贮藏抑制了冷害的发生,延长了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89.
蟠桃是普通桃的一个变种,其果形扁圆,形状奇特,目前在我国桃品种结构中占比极少,扩大蟠桃生产是我国桃品种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优质黄肉蟠桃备受市场青睐,生产优质桃果经济效益显著,但生产中存在商品果比率低、果实风味品质和外观品质不能很好兼顾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