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7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樱桃叶片对PP333吸收、运转及分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4)C的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观察定位施用PP333后樱桃植株营养生长的反应,研究了樱桃叶片对PP333的吸收、运转及分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叶片不仅能大量地吸收药物,而且可以大量地迅速向外运转,8天中吸收量和运转量分别占施用量的87.7%和81.8%。吸收量和运转量的变化与时间的相关均为高度的渐近曲线相关,相关方程分别为:Y=93.0-84.8(0.987)~x和Y=86.0-79.1(0.986)~x。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室内培养和化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几种有机酸对石灰性潮土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石灰性潮土中磷素主要以有效性很低的磷酸盐(Ca10-P等)形式存在,而有效性较高的磷酸盐(Ca8-P等)含量较少,Ca2-P就更少。2)不同磷源施入土壤后,无机磷总量相应增加。磷酸二氢钾与磷酸二钙主要向Ca8-P、Al-P等有效性相对较差的磷素形态转化,磷酸八钙、氟磷灰石、磷酸铁、磷酸铝等有效性较差的磷源,在较短的时期内主要以自身的形态存在。3)施加各种有机酸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中Fe-P、Al-P和Ca10-P含量,增加Ca2-P、Ca8-P和O-P含量,总的趋势是促进土壤中植物难以利用的无机磷形态向植物可以利用的形态转化。这种促进能力因有机酸种类和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其作用大小顺序为草酸柠檬酸酒石酸。  相似文献   
13.
连续两年对4个苹果品种进行了不同时期土壤施用多效唑的试验。结果表明,苹果土施情况下,其“滞后期”只需2—2.5个月。为了让明显的抑制效果从旺盛生长一开始就发生,就需要把施用的时间向前推移。合适的施用时间应在9月上半个月(大体相当于金冠采收期)及8月。  相似文献   
14.
开花之前,大多数雌雄异株植物的雌株和雄株形态差异很不明显,且雌雄异株植物的童期大多很长,从发芽到开花一般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然而,不同性别植株所产生的经济和生态效应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于雌雄异株植物的早期性别鉴定就显得尤为重要。早期的性别鉴定方法大多是从形态学、细胞学和生理学方面入手,其鉴定结果和准确性都具有一定的局限。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高速发展,利用分子标记方法进行早期性别鉴定的研究越来越多,同时分子标记方法也帮助人们获得了更加快速和准确的结果。迄今已有多种植物的性别鉴定分子标记被成功开发,亦有雌雄异株植物的性别决定基因被成功定位。笔者主要综述了几种常用的DNA分子标记方法在雌雄异株植物性别鉴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指出该领域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化学物质打破桃休眠的效应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油桃品种华光和寿星桃为试材,应用石灰氮、氰胺、苯基噻二唑基脲、赤霉素、6-苄基腺嘌呤、硝酸钾进行打破桃休眠的试验。结果表明,石灰氮破眠效果最佳,可使中芽提早萌发13-14天,花芽提早7天萌芽,提早开花7-13天,且萌芽率显著提高,其余供试药剂也有不同程度的破眠效应,只是效率较低,使用破眠剂的时期和浓度不同,效果也异。休眠芽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淀粉含量下降,是解除休眠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培养环境条件对猕猴桃花粉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离体培养法,在筛选出最佳培养基后,研究猕猴桃花粉在不同培养时间、pH值、培养基种类、温度条件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状况。结果表明:猕猴桃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伸长的最适培养基为10%蔗糖+100 mg·L-1硼酸+10 mg·L-1 Ca(NO3)2;离体培养最适观察时间为5 h,最适培养温度为30℃,最佳培养pH值为6.0。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受精前和受精后(授粉前和授粉后120 h)子房蛋白质组的变化,为阐明猕猴桃属植物双受精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差异凝胶电泳(DIGE)、质谱(MALDI-TOF/TOF)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其授粉前及授粉后120 h的子房形态及蛋白质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授粉后120 h,子房中的胚囊已经完成了双受精;用DeCyder V 6.5软件分析,在授粉前、授粉后120 h的子房中共检测到约1 500个蛋白质点,其中55个有差异表达;质谱鉴定了差异2.0倍以上的蛋白质点13个,其中8个获得理想结果,分别属于6种蛋白质;在6种差异蛋白质中,其中5种在授粉后子房中表达上调,只有1种表达下调。【结论】根据软枣猕猴桃受精前后子房差异蛋白表达谱比较,获得了几种与双受精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分子。  相似文献   
18.
水果及其制品中果胶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水果及其制品中果胶的提取方法,以橙子、苹果、猕猴桃、草莓酱等为试材,以半乳糖醛酸为标准物质,采用乙醇沉淀、硫酸-咔唑比色法,对水果及其制品中果胶的酸提取方式的提取条件如提取酸种类、提取液温度、提取液酸度、提取时间等进行了研究,并将用酸提取的效果和用碱提取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酸提取方式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用pH 0.5的硫酸溶液在85℃条件下提取60 min。在此条件下,方法的准确度高,精密度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通过和碱提取方式的比较发现,原果胶含量高的样品用酸提取比用碱提取效果更好,但香蕉等淀粉含量高的样品因有异常颜色反应而不能采用酸提取的方式。因而确定果胶提取方式为对于酸提取后有异常颜色反应的样品采用碱提取方式,对于原果胶含量较高的样品采用酸提取方式,而对于原果胶含量较低的样品采用酸提取方式和碱提取方式均可。  相似文献   
19.
为了获得大果、质优的多倍体品种,以猕猴桃‘琼露’无菌苗叶柄为材料,分别利用抽滤灭菌的0.05%、0.10%的秋水仙素溶液浸泡3、4、5 h,培养再生植株,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0.05%的秋水仙素处理3 h,存活率和再生频率分别达到85.19%和82.61%,低于对照;当0.10%的秋水仙素处理5 h时,其存活率和再生频率分别降低至36.00%和44.44%。其中,以0.05%的秋水仙素处理4 h诱导效果最佳,变异率为28%。倍性鉴定结果表明,共获得四倍体植株7株,嵌合体5株。多倍体与二倍体相比,叶片变大,叶面变厚,节间变短,与二倍体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正>5-氨基乙酰丙酸是所有生物体内卟啉化合物生物合成的第1个关键前提,有关它的合成与代谢过程已经得到了广泛研究。然而,ALA并不单纯是一种生物代谢中产物,它还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过程,因而在农业生产上有着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