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173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玉竹药理功效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介了玉竹的地理分布和行业需求的基本状况,重点对玉竹药效功能的主要内含生化成分与特征、玉竹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对玉竹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总结,结合其产业现状对玉竹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明新蚜虫疠霉的空间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蚜虫新蚜虫疠霉病害流行规律及田间释放病原菌防治桃蚜提供依据.[方法]调查甘蓝田新蚜虫疠霉感染致病桃蚜密度,采用Taylor幂法与Iwao回归法分析新蚜虫疠霉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新蚜虫疠霉在甘蓝田呈聚集分布中的负二项分布,公共K值为2.87.Iwao直线回归方程拟合式为(m*)=0.12+1.36 m(R=0.99),Taylor幂公式为lg(v)=0.35+1.69 lgm (R=0.96).在不同季节,其空间分布的拥挤度差异显著(F=5.34,p<0.01),7-9月平均拥挤度最高,而1-3月和10-12月最低.精度分别为0.1、0.2、0.3和0.5时的理论抽样数公式分别为n=430.26/x+138.30、n=107.56/x+34.57、n=47.81/x+15.37和n=17.21/x+5.53.当被新蚜虫疠霉感染罹病桃蚜密度较低,即低于每样方5头时,以模型n=17.21/x+5.53较为适宜,在较高密度,即每样方10头/株以上时,以模型n=107.56/x+34.57较宜.[结论]新蚜虫疠霉在甘蓝田均呈聚集分布中的负二项分布,聚集原因是新蚜虫疠霉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因素.在6-8月,对该菌侵染蚜虫的总体理论抽样以抽查20株左右样方为宜,而在其他季节,抽查30株左右样方为宜.  相似文献   
94.
采用整株调查法和网捕法调查了昆明地区小春马铃薯田中南美斑潜蝇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在小春马铃薯的整个生长季节中,南美斑潜蝇幼虫主要危害中下部叶片,对上部叶片的危害较轻。幼虫在4月3日以前一直保持在较低的密度水平,中部、下部叶片的危害指数分别在15.00和22.63以下,随后密度开始上升,到4月18日达到高峰,中部和下部叶片的危害指数分别达到69.63和51.25,之后由于部分被害老叶枯死脱落,虫量下降,到临近采收的4月24日,中部和下部叶片的危害指数分别下降到43.50和35.75。成虫数量只有1个高峰,出现在4月11日,每网虫数达32.6头,但成虫取食产卵造成的危害有2个高峰,第1个高峰出现在4月11日,中、下部危害指数分别达41.50和39.38,第2个高峰出现在收获前的4月24日。  相似文献   
95.
试验采用生物检测法,对3种昆虫在生菜中,对3类农药常规用药浓度下的敏感性做了比较和跟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昆虫种类对不同农药品种的敏感性不同,并且,综合评价3种昆虫的试验认为,黄粉虫幼虫更适于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和上市蔬菜的安全性监督。  相似文献   
96.
 试验采用生物检测法,对3种昆虫在生菜中,对3类农药常规用药浓度下的敏感性做了比较和跟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昆虫种类对不同农药品种的敏感性不同,并且,综合评价3种昆虫的试验认为,黄粉虫幼虫更适于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和上市蔬菜的安全性监督。  相似文献   
97.
瓜实蝇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瓜实蝇B actrocera(Z eug od acus)cucurbitae在10、14、18、22、26、30、34和38℃下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及成虫羽化、取食、交尾和产卵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瓜实蝇的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其最适发育温度在26~30℃范围内。14℃下卵期3.5~4.0 d,平均(3.68±0.14)d,30℃下仅需1 d;幼虫于14℃下历期最长为(9.0~16.0)d,平均(11.73±1.21)d,30℃下最短为4.0~6.0 d,平均(4.83±0.24)d;蛹14℃下最长为24.0~33.0 d,平均(26.95±0.41)d,最短30℃下为6.0~7.0 d,平均(6.39±0.02)d。成虫白天活动,黄昏时交尾,羽化多集中于凌晨。卵产于瓜皮内,以幼虫蛀食瓜肉为害,老熟幼虫脱离瓜果进入土中化蛹。  相似文献   
98.
在室内测定了蚜虫枝孢菌(Cladosporiumaphidis)对甘蓝蚜(Brevicorynebrassicae)、桃蚜(Myzuspersicae)和茄无网蚜(Acyrthosiphonsolani)的毒力,结果表明,该菌对上述3种蚜虫均有较强的毒力, 1. 0×108 个孢子/mL浓度下在接种后第8d的累积死亡率均达到了80%以上。接种后的前3d为蚜虫枝孢菌的潜伏期,第4~7d是对蚜虫的致死高峰期。蚜虫枝孢菌对3种蚜虫的致死剂量是时间的函数,接种后随着时间的延续,剂量效应逐渐增强,LD50和LD90渐次减小;随接种浓度的增加,时间效应也相应增强,孢子浓度1. 0×105~8个孢子/mL范围内,甘蓝蚜、桃蚜和茄无网蚜的LT50估计值范围分别为7. 5~4. 7, 7. 7~5. 1和7. 4~4. 9。温度的高低影响蚜虫枝孢菌的毒力,在20 ~26℃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毒力增强, 26℃以后则毒力随温度升高而下降。24~26℃是蚜虫枝孢菌侵染的最佳温度。  相似文献   
99.
 室内测定了从鳞翅目小菜蛾、斜纹夜蛾和块茎蛾罹病虫体上分离纯化的球孢白僵菌菌株DBM001,XWYE001和PTM001的菌落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速度,及对小菜蛾幼虫的致病力,并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菌株在菌落生长速率上无显著差异,但各菌株的孢子萌发速率有显著差异。供试DBM001,PTM001 XWYE001三菌株对小菜蛾二龄幼虫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3菌株对于小菜蛾均具有一定的毒力,剂量效应参数分别为0.424,0.304,0.297。在108孢子/mL,107 孢子/mL,106孢子/mL,105孢子/mL,104孢子/mL的孢子悬浮液下,3菌株孢子液处理后小菜蛾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94.0%~48.0%,76.0%~28.0%和62.0%~28.0%。3菌株处理后第3d时的LC50分别为6.5×107孢子/mL; 4.07×107孢子/mL和2.88×107孢子/mL。在106孢子/mL下,3菌株对小菜蛾幼虫的致死亡中时LT50依次为3.0, 4.1,3.5d。由此表明,斜纹夜蛾和马铃薯块茎蛾菌株的对小菜蛾幼虫的致死时间效应较长,均在3d以上,即球孢白僵菌不同菌株对小菜蛾种群增长的抑制作用时效差异较大,尤其是斜纹夜蛾和马铃薯块茎蛾分离株对小菜蛾的毒力发挥较慢。  相似文献   
100.
室内测定了从罹病甘蓝桃蚜上分离到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b010715对蔬菜叶象甲(Listroderes co-stirostris oliquus Klug)幼虫的毒力。在28℃,25℃,21℃,18℃和15℃下球孢白僵菌对蔬菜叶象甲幼虫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5℃和21℃下,蔬菜叶象甲幼虫开始死亡的时间较早,而且很快达到较高死亡率。在25℃下白僵菌对蔬菜叶象甲幼虫的致死力比21℃下更强,在25℃下,用1.25×10~8,1.25×10~7,1.25×10~6,l.25×10~5孢子/ml处理后第9d死亡率均达到100%。在18℃和28℃下,蔬菜叶象甲幼虫分别在接菌后第6 d和第5 d开始死亡,第10 d和第9 d以后死亡率才达90%以上。用10~6孢子/ml浓度的孢子液处理,在28℃,25℃,21℃,18℃和15℃下,球孢白僵菌对蔬菜叶象甲幼虫的LT_(50)值分别为7.9,6.8,8.8,8.9和9.0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