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85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柚木人工林的高效培育提供实践依据和技术支撑,以保山市龙陵县勐糯镇11a生柚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的方法对柚木人工林测树因子各年间变化动态进行了检测,分析了胸径(D)、树高(H)、材积(V)与树龄(T)间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10和11 a生柚木胸径最高为18.4cm,仍处于速生阶段,年平均和连年生长量曲线相...  相似文献   
32.
以移植后苗龄5个月盈江省藤实生苗为试材,分别采用施肥、透光率、藤株密度、解淀粉芽孢杆菌D-B9601-Y2(简称Y2菌株)为因素,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进行苗木培育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盈江省藤4种生长性状的主导因子各不相同,理论最佳试验组合为A3B3C2D1,即30株施复合肥90g,透光率50%,藤株密度10cm×15cm,Y2菌株浓度0.4×106 cfu/mL,其苗高、地径、单株叶片数、叶面积分别为25.07cm、9.93mm、3.4片和870.1cm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肥对苗高和叶片数的影响差异显著,对叶面积生长影响极显著,对地径影响差异不显著。透光率、藤株密度和Y2菌株对4种生长性状影响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33.
以3年生的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实生苗为试验材料,以地径聚类分级的5个类群为变量,开展单因素的截干试验,了解截干对其枝条萌发相关指标和穗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类群的平均1级分枝数、2级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和单株穗条产量分别为4.1~9.6、1.3~2.3、5.5~11.3枝/株和24~56条/株;类群间此4个指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1级分枝的穗条产量占总产量的79.9%~94.6%,即穗条主要来源于1级分枝。随着地径增大,穗条产量也随之增加,当地径≥3.00 cm时进行截干,可极显著地增加穗条产量。因此,截干前培育壮苗促进旱冬瓜地径生长是提高其扦插穗条产量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4.
插穗母树年龄和粗度对薄壳山核桃硬枝扦插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薄壳山核桃不同母树年龄和不同粗度对插穗生根能力的影响,采用1年生硬枝进行扦插试验.母树选择2、5、16年生和25年生,采用IBA-0.2 g· L-1处理插穗.插穗粗度设为≤0.5、0.5~0.8、≥0.8 cm3个径级,插穗用不同浓度的IBA、NAA进行处理.结果表明,2年生母树穗条的愈伤组织产生率和生根率分别为87.7%、14.4%,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母树.插穗粗度≥0.8cm穗条的效果最好,其平均愈伤组织产生率和生根率分别达33.1%和9.7%.≥0.8 cm穗条的IBA1.0 g·L-1+NAA0.25 g·L-1混合液处理效果最佳,2个指标分别达43.0%和14.6%.相同母树年龄的插穗其愈伤组织产生率和生根率与粗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35.
几种叶类蔬菜对砷吸收及累积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运用水培试验方法,比较了5种叶类作物对砷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当营养液中砷浓度为2、4、8 mg· L-1时,芹菜(Apium graveolens L.)、苋菜(Amaranthus mangostanusL.)和空心菜(Ipomea aquatica L)地上部分生物量均显著降低(P<0.05),而莴苣(Lactuce sativa var.longifolia)和生菜(Lactuce sativaL.)的地上部生物量与CK相比差异不显著,表现出相对更高的耐受性;从不同叶类蔬菜对砷的累积来看,在培养液砷浓度为10 mg·kg-1时,空心菜地上部分对砷的累积量最高、达1623 μg· pot-1,莴苣最低、为45.58 μg·pot-1,5种叶类蔬菜累积量大小顺序为:空心菜>芹菜>苋菜>生菜>莴苣.不同砷浓度培养液下,莴苣和生菜对砷的转移系数均值分别为0.02和0.03,富集系数均值分别为2.75和2.66,低于其他蔬菜.该研究结果为应用水培方法快速初步筛选砷低吸收作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6.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高砷红壤中施用碳酸氢铵、尿素和硝酸钙3种不同形态氮肥对土壤砷生物有效性及小白菜吸收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75、350mg·kg-1两种施氮水平下,不同形态氮肥的施用均显著(P<0.05)促进了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植株的生长,生物量的增加幅度为104.5%~224.3%;氮肥施用显著增加了土壤中有效态砷含量和植物对砷的吸收(P<0.05),与对照相比,不同形态氮肥处理下土壤有效态砷含量增加了30.5~49.4倍,其中,以施氮量为350mg·kg-1Ca(NO3)2处理增幅最大,NH4HCO3的350mg·kg-1施氮处理的增幅较小;在3种氮肥形态的2种施氮量处理下,植物地上部砷吸收量比对照增加0.75~4.32倍,且以175mg·kg-1NH4HCO3和350mg·kg-1Ca(NO3)2的施氮处理较高,而350mg·kg-1CO(NH2)2和175mg·kg-1Ca(NO3)2施氮处理的植物砷浓度及吸收量均相对较低。随着化学氮肥的施用,发生了土壤残渣态的砷向易溶态等其他形态砷的转化和释放,导致作物吸收砷及相应的环境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37.
选用针铁矿、赤铁矿、水铁矿、水铝矿4种铁铝矿物以及性质差异较大的黑土、紫色土和红壤3种土壤,研究离子强度和磷酸盐对其吸附As(V)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1、0.1、1mol·L^-13种离子强度下,矿物和土壤对As(V)的吸附量无明显差异或随离子强度增大而增大,其对砷的吸附以专性吸附为主。磷酸盐对矿物和土壤吸附砷的影响与其添加顺序及摩尔浓度比有关。水铝矿和水铁矿在这3种添加顺序下的砷吸附量无明显差异,仅在P/As摩尔比较大时表现出下降趋势;而在针铁矿和赤铁矿两种矿物上,先添加砷时的砷吸附量高于先添加磷时或两者同时添加时,且砷吸附量随WAs摩尔比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在黑土、紫色土和红壤上,先添加砷比先添加磷或两者同时添加时的砷吸附量均要高,尤其是在紫色土上。随P/As摩尔比升高,土壤对砷的吸附量表现出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8.
外源砷形态和添加量对作物生长及吸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形态外源砷对小油菜生长及吸收砷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低量砷有利于提高小油菜的出苗率,而高量砷则导致出苗率显著下降.其中,当砷添加量为90 mg·kg-1时,二甲基砷(DMA)和As(Ⅴ)处理下小油菜的出苗率比对照分别降低了20.7%和19.5%.随着砷添加量的增加,添加DMA处理小油菜的生物量不断下降,而添加As(Ⅴ)处理在添加量小于15mg·kg-1时对小油菜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超过15 mg·kg-1时则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无论是添加DMA还是As(Ⅴ),小油菜植株中的砷含量均有随添加量增加而升高的趋势.与此同时.随着外源砷添加量的增加,土壤中有效态砷的含量亦呈显著增加的趋势(P<0.01),其中,添加DMA时的增加趋势更为明显,且其生物有效性和植物毒性均大于As(Ⅴ).  相似文献   
39.
国产阿维菌素驱除绵羊线虫幼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 12月下旬按 0 .2mg/kg体重剂量投服国产阿维菌素 ,对绵羊消化道线虫成虫的驱除率为 99.85 %,对幼虫的驱除率为99.94%,对原圆科线虫幼虫的驱除率为 10 0 %,对网尾线虫幼虫的驱除率为 73 .3 %。  相似文献   
40.
冠华4号节瓜是以强雌系01-2-4-2-3为母本、自交系E3-8-2-6-1-2-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节瓜一代杂种.早熟,播种至初收春栽65~80 d(天)、秋栽45~50 d(天).瓜圆柱形,纵径14~16 cm,横径7cm,肉厚1.3~1.5 cm,瓜皮深绿色有光泽,单瓜质量450~500g,瓜形美,味微甜,品质优.高抗枯萎病,每667 m2前期产量940~1 370 kg,总产量2 500~4 000kg,适宜在华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