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Say))是马铃薯的一种毁灭性害虫,扩散迅速,防控困难,已被许多国家列为检疫对象。云南是我国马铃薯的主要产区,目前云南省马铃薯种植区尚未发现该虫的发生与危害。为探明马铃薯甲虫在云南省的风险性,本文依据国际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原则,以云南省的气候、马铃薯种植情况及马铃薯甲虫的生物学特性为基础,利用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对马铃薯甲虫入侵云南的风险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甲虫入侵云南的风险值为2.24,属于高度风险类型。同时,根据马铃薯甲虫较高的入侵云南的潜在风险,本文还提出了对马铃薯甲虫入侵风险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公益林经营建设是林业分类经营的重要内容,也是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林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大。为此,笔者在分析云南省会泽县国营者海林场公益林建设状况的基础上,研究公益林管护的相关问题,探讨提出公益林管护的对策措施,以求进一步提高公益林建设成果,充分发挥公益林的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西花蓟马对寄主植物形态和生理特征的危害,以及作为媒介传毒的为害影响,剖析了西花蓟马对寄主植物为害影响的途径和内在机理,旨在明确西花蓟马与不同寄主植物之间的内在关系,为预防和控制西花蓟马的传播扩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影响白背飞虱翅型分化的相关因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水稻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th翅型分化机制,以其长翅型、短翅型的遗传纯系为材料,在不同梯度的温度、光周期、若虫密度、不同寄主植物、水稻生育期、双亲翅型和植株营养条件下比较白背飞虱的翅型分化状况。结果显示,短日照有利于白背飞虱短翅型雄虫的发生;白背飞虱若虫密度≥15头/管时,短翅型分化率仅在16.9%以下;寄主营养决定了翅型分化的方向,寄主植物的总蛋白质含量与白背飞虱短翅型的分化率呈正相关;水稻拔节期最有利于白背飞虱短翅型的发生,分化率为45.2%,而灌浆期有利于其长翅型的发生;该虫F1代的翅型表型与亲本的遗传密切相关,父本和母本均为短翅型时,F1代短翅型分化率可达47.7%。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白背飞虱长翅型的分化率始终高于短翅型,尤其是短翅型雄虫的分化率非常低。因此,白背飞虱长、短翅型的分化既由基因控制,又受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苹浅褐卷蛾原产澳大利亚,目前仅分布于少数地区,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及英国等国家多种经济作物上的重要害虫,苹浅褐卷蛾形态具有多态性,对其形态鉴定一直非常困难,由此也增加了该虫在口岸上的入侵风险。本研究使用DNA条形码技术(barcoding)测定了采集自新西兰5个不同地区苹浅褐卷蛾种群26个样本的细胞色素酶I(COI)序列。研究表明,苹浅褐卷蛾种内COI序列差异远小于3%,而与BOLD数据库中卷蛾科其他种类的种间差异约为7%~16%,远大于3%。该结果肯定了条形码技术能够成为口岸快速、准确鉴定苹浅褐卷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高CO2浓度下西花蓟马在烟草上的发育和繁殖特征,为在大气CO2浓度不断升高背景下有效控制烟田西花蓟马种群数量,降低烟草番茄斑萎病的发生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在400和800μL/L CO2浓度人工气候箱中用离体四季豆豆荚和烟叶饲养西花蓟马,研究2种CO2浓度下取食四季豆和烟草的西花蓟马各龄期发育历期、存活率、繁殖力(性比、雌成虫寿命、平均产卵期、单雌平均产卵量、单雌日均产卵量)和种群参数[净生殖率(R0)、平均世代周期(T)、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种群加倍时间(DT)],诠释高CO2浓度下西花蓟马在烟草上的生长发育与繁殖特征。【结果】在400和800μL/L CO2浓度下西花蓟马均能在烟草上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但其1龄若虫至成虫的累计存活率仅为46.67%和55.00%,为相同CO2浓度下取食四季豆的西花蓟马的52.84%和60.00%,且成虫寿命显著缩短(P< 0.05,下同),卵期、1~2龄若虫及未成熟期发育历期显著延长。相同CO2浓度下,取食烟草的西花蓟马R0、T、rm和λ均显著低于取食四季豆的西花蓟马,且DT显著长于取食四季豆的西花蓟马;取食烟草的西花蓟马雌成虫寿命、平均产卵期、单雌平均产卵量和单雌日均产卵量在400μL/L CO2浓度下为取食四季豆的53.03%、45.40%、26.32%和55.73%,而800μL/L CO2浓度下仅为取食四季豆的49.60%、44.03%、23.55%和54.75%。高CO2浓度下取食烟草的西花蓟马1~2龄若虫及未成熟期的发育历期显著长于正常CO2浓度下西花蓟马的发育历期,而取食四季豆的则相反;高CO2浓度下取食四季豆和烟草的西花蓟马未成熟期的存活率均高于或等于正常CO2浓度下西花蓟马的存活率,且性比增加,平均产卵期延长,单雌平均产卵量和单雌日均产卵量亦有所提高;种群参数R0、rm和λ均显著升高,DT显著缩短。【结论】西花蓟马可在烟草上正常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且CO2浓度倍增有利于其种群增长,从而加重烟草番茄斑萎病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生化检测法(酶快速检测)和生物检测法(敏感家蝇检测)检测分析了球孢白僵菌孢子悬乳剂、孢子悬乳剂与1%(W/V)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混配剂(EM1)、孢子悬乳剂与3%(W/V)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混配剂(EM2)、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灭多威乳油、50%抗蚜威在田间甘蓝叶片上的残留。抑制率检测结果表明,纯菌剂处理后的抑制率低于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灭多威乳油、50%抗蚜威化学农药的抑制率。敏感家蝇法检测结果表明,纯菌剂、混配剂I(EM1)饲喂后家蝇幼虫的累积死亡率之间无显著差异,但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灭多威乳油、50%抗蚜威、3%(W/V)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混配剂II(EM2)饲喂后家蝇的累积死亡率则略高于其纯菌剂。因此,在菌药混用中,低剂量药剂的加入对残留的影响不明显,而高剂量的化学农药的加入则会引起残留的出现。由此表明,球孢白僵菌孢子乳悬剂及其与低剂量的吡虫啉混配剂在蔬菜上无残留现象存在,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采用"孢子浴"法测定了新蚜虫疠霉菌株对云南省呈贡、大理、通海、元谋4地黄绿色和红色体色生物型桃蚜的毒力.结果表明:在分生孢子0.25~68.28个/mm2接种剂量下对红色和黄绿色2种生物型桃蚜的毒力无明显差异,对云南省呈贡、大理、元谋和通海4地菜区红色生物型蚜虫的剂量效应常数分剐为0.91,1.36,1.21和1.15,对黄绿体色生物型蚜虫的剂量效应常数分别为1.09,1.50,1.30和1.26.接种后第1~7天,呈贡、大理、通海、元谋4地红色桃蚜接种新蚜虫疠霉茵后,LT50分别为4.9~4.0 d(10.72~65.48孢子/mm2),4.8~3.2 d(10.72~62.42孢子/mm2),4.6~3.6 d(16.82~65.48孢子/mm2),5.2~3.7 d(11.21~63.45孢子/mm2).对4地黄绿色体色桃蚜接种新蚜虫疠霉菌后,LT50分别为4.4~3.8 d(26.37~67.6孢子/mm2),5.1~3.3 d(8.91~60.26孢子/mm2),5.1~3.5 d(8.7~58.09孢子/mm2),4.2~2.9 d(9.91~56.81孢子/mm2).综合以上毒力测定结果,在相同接种剂量下,新蚜虫疠霉菌株对黄绿色和红色2种体色生物型桃蚜的致死中时LT50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云南省丘北县红火蚁的发生和危害特点,根据历年当地红火蚁防控中采取的措施和存在的困难,提出了红火蚁综合防控对策措施建议,以期为阻截红火蚁传播扩散和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农民田间学校是一种参与式、互动式的农民培训方式。介绍了云南省在2003年至2011年开展的农民田间学校及其辅导员的培训模式,并对各种培训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比较,分析了各种培训模式的优缺点,为筛选有效的农民培训方式和提高FFS质量提供了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