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对常见植物病虫害预测方法通用性差,模型难于复用,通过对植物病害数理统计与神经网络预警模型相关原理和方法的研究,利用植物病理预警模型研究的成果,结合历史数据,使用Web Service技术构建并实现了植物病害的动态预警平台。植物病害预警平台可以动态建立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病害的不同类型的预警系统,为农业病害预警预测提供了一种实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2.
混种非洲狗尾草对紫茎泽兰表型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茎泽兰是我国最具入侵性的外来杂草之一,现已在西南大部分地区造成危害。研究了紫茎泽兰和非洲狗尾草在重度、中度和轻度3个不同入侵程度的土壤和未入侵土壤中单种和混合种植时的表型特征差异。结果表明,混合种植时非洲狗尾草的长势明显强于紫茎泽兰,混种非洲狗尾草可明显降低紫茎泽兰的生长势。混种区的紫茎泽兰株高、节间距、节数、单株叶片数、绿叶率、叶绿素含量和根长均小于单种区,其中株高、节间距和叶绿素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非洲狗尾草对紫茎泽兰生长的抑制作用随其密度的增加而增强,在非洲狗尾草植株数量3倍于紫茎泽兰时抑制效果最大,紫茎泽兰株高只有其单种的1/3,节间距只有单种的1/2,叶绿素含量不足单种的1/2。对不同入侵类型土壤中的替代效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在相同种植比例下,随着入侵程度的增加,非洲狗尾草对紫茎泽兰的抑制作用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在紫茎泽兰与非洲狗尾草等比种植时,重度入侵土壤中的紫茎泽兰节间距和单株叶片数与轻度和中度入侵土壤中的紫茎泽兰节间距和单株叶片数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在轻度入侵土壤中开展紫茎泽兰的牧草替代控制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3.
SSR分子标记技术在入侵昆虫学研究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外来入侵生物通过与本地生物竞争营养、水分和生存空间,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逐渐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威胁。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s)或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s DNA)分子标记是生物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与变异研究中极有价值的分子标记,由于其具有多态性检出率高、信息含量大、共显性标记、实验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靠等优点,目前在外来入侵生物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概述了SSR分子标记在入侵昆虫来源鉴定、杂交和基因渗透、瓶颈效应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在入侵生物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4.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农药使用风险评价的关键,对指导科学合理用药、科学管理农药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评价基础性指标、农民对农药的认知与态度的风险评估指标、农药使用行为过程风险评价指标等方面探讨了农药使用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旨在提升对农药使用风险的评估能力,降低农药使用风险,为涉及农药生产、销售、使用和管理的相关人员提供科学系统的分析方法和风险研判指标。  相似文献   
75.
2015年云南省秋粮作物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异常气候条件导致重大病虫害发生时间、区域、种类表现出新的特点。6月底之前的异常干旱导致稻飞虱、黏虫等迁飞性害虫发生减轻,是近年来最轻的一年;受5—7月雨季偏迟、前旱后涝以及8月低温阴雨寡照气候影响,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和玉米叶斑类病害发生前轻后重;小长蝽、蝗虫等次要害虫种类呈上升为害趋势。  相似文献   
76.
不同入侵程度紫茎泽兰群落的根系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茎泽兰是一种世界性恶性入侵杂草,严重威胁入侵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为了明确不同入侵程度紫茎泽兰群落的根系分布特征,本文对紫茎泽兰轻度、中度和重度入侵群落根系进行了系统调查和比较,结果显示:紫茎泽兰的平均根长密度(RLD)值随入侵程度的增加而增大,轻度入侵区域的紫茎泽兰根系主要集中在0~10 cm土壤中,约占总根量的75.9 %,其根系系统发达程度显著低于中度和重度入侵区域,轻度入侵区域的平均根长密度值显著小于中度和重度入侵群落(P<0.01).3种入侵区域的紫茎泽兰根长密度在水平分布上均由内到外逐渐变小,不同根系范围间的根系含量差异显著(P<0.01).在根系的垂直分布上,紫茎泽兰轻度、中度和重度入侵群落的根系均主要集中在0~10 cm深度,在10~20 cm深度轻度入侵群落根系含量显著低于中度和重度入侵群落.  相似文献   
77.
温度与光照对新蚜虫疠霉产孢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不同的温度与光照组合条件下对新蚜虫疠霉(Pundora neoaphidis Humber)产孢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0~25℃下新蚜虫疠霉均可产孢,但以15℃最适,不仅产孢量大,而且不受光照的影响;在25℃下虽然产孢,但产孢量大幅减少,30℃下则不产孢,25℃可能是新蚜虫疠霉产孢的高温极限;适温范围内新蚜虫疠霉的产孢高峰及最大产孢速率的出现随温度的上升而提前;全光照各温度处理的产孢量总是比全黑暗相应温度处理的产孢量高;在10℃和全光照的组合中,累积产孢量最高,而相同温度与全黑暗处理的产孢量却只有光照下的10%左右。  相似文献   
78.
利用NCM-ELISA方法对来自云南省3个县(市)50个样本的马铃薯种薯青枯病菌的带菌量进行检测,检查是否具有青枯病潜在感染。结果表明:寻甸的24个样品中11个带菌;宣威的17个样品中10个带菌;来自昭通的所有样品都不带菌。其中马铃薯主栽地区的主栽品种的青枯病潜在感染量较大。  相似文献   
79.
降低农药使用风险的社区培训是一种应用剖析式、参与式调查方法对农药接触者存在的风险进行调查和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培训课程设计,从而达到降低农药使用风险的目的。通过调查使用者接触农药的途径及农户使用过程,分析了存在的风险,提出了降低农药使用风险的措施,针对农户、销售商为培训对象设计相应的课程,以期为培训者提供参考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0.
浅谈外来生物入侵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外来生物入侵,引起生态系统结构失衡和功能退化,破坏生物多样性,严重威胁当地生态安全,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已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