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6篇
  5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41.
陈典  黄晓梅  姜玉东  梁艳 《园艺学报》2004,31(5):673-675
 章丘大葱茎尖外植体启动培养基以MS + NAA 0.1 mg·L-1 + 2iP 0.4 mg·L-1最佳, 诱导率为100 % , 生根壮苗最佳培养基为1/ 2 MS + NAA 0.01 mg·L-1 + IBA 1.5 mg·L-1, 生根率100 %。驯化移栽成活率100 %。分化培养基以MS + NAA 0.1 mg·L-1 + 2iP 0.6 mg·L-1最佳, 丛生率100 % , 平均分化苗数6.8 。根尖染色体观察, 遗传表现稳定。  相似文献   
142.
不同抗氧化剂对银杏愈伤组织褐变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银杏幼叶为外植体,对银杏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浓度的3种激素配合使用对银杏愈伤组织诱导的效果,筛选出诱导银杏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MS+3mg/LNAA+3mg/L6-BA.研究了在银杏愈伤组织继代过程中,不同浓度的4种抗氧化剂对褐变抑制的效果,筛选出最佳抗氧化剂及其浓度10 mg/LVc.4种抗氧化剂对抑制褐变的效果如下Vc>PVP>柠檬酸>Ac,其中,PVP的最佳浓度为1 g/L.继代过程中,光照条件对愈伤组织褐变程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3.
试验研究巴克夏猪×藏猪20~65 kg、20~70 kg、20~75 kg、20~80 kg体重阶段的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每个体重阶段随机选择8~12头。结果表明,日增重,20~80 kg体重阶段比20~65 kg体重阶段高77.78 g(P0.01),20~65 kg体重阶段与20~70 kg体重阶段差异不显著;料重比,20~65 kg体重阶段、20~70 kg体重阶段与20~75 kg体重阶段之间差异不显著,都极显著低于20~80 kg体重阶段(4.69)。各个体重阶段屠宰率均在72%左右,3点平均背膘厚均在38 mm左右,胴体瘦肉率均在54%左右,肌纤维直径均在76μm左右,嫩度均在5 900 g左右,肌内脂肪含量均在3.11%~3.25%,差异均不显著。综合考虑,巴克夏×藏猪杂种猪最适宜的屠宰体重为75 kg。  相似文献   
144.
以多裂叶荆芥无菌幼苗根、茎段、叶片等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离体再生,建立了多裂叶荆芥离体快速繁殖体系,研究了不同外植体和附加不同外源激素配比对不定芽离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裂叶荆芥离体再生的最佳外植体为带有叶腋的茎段,诱导不定芽再生的适宜培养基为MS+0.2mg/L NAA+1.0mg/L TDZ,每个外植体产生不定芽数平均为18个;不定芽增殖培养每4周为1个周期,理论年繁殖系数可达1×1812;当不定芽生长至3~4cm时移入生根培养基诱导生根;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0.2mg/L NAA,移栽成活率为53.85%。  相似文献   
145.
对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一年生龙胆属植物的花期繁殖分配及其花大小与数量间权衡关系的研究发现,1)个体越大,繁殖投入越高;2)繁殖分配与个体大小间无固定的相关模式,表明不同物种对相似环境压力的适应对策不同;3)花大小和总花数均随个体增大而增加,花数量的增加要比花大小的增加更加显著;4)在采用偏相关方法控制植物个体大小后,花大小与花数目之间表现出权衡关系,与理论预测一致。  相似文献   
146.
从乌拉特前旗、磴口、额济纳旗不同林龄的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根际、非根际0<土壤深度h≤10cm、10cm<h≤20cm、20cm<h≤30cm、30cm<h≤40cm、40cm<h≤50cm 5个土层分别采集土壤样品,共分离到细菌34属462株,优势菌为微球菌属(Micrococcus)、棒形杆菌属(Clavibacter);真菌29属307株,优势菌为青霉属(Penicillium);放线菌23属255株,优势菌为假诺卡氏菌属(Pseudonocardia)和马杜拉放线菌属(Actinomadura);胡杨根际、非根际不同土层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不同.  相似文献   
147.
将VP110基因的部分序列克隆到pET-28a载体中构建pET28a-vp110b重组质粒并进行原核表达,获得重组表达的蛋白rVP110-B;用rVP110-B注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后,经WSSV感染,实验表明,该蛋白注射使凡纳滨对虾感染WSSV的半数死亡时间比对照组延长了20%。用表达纯化的该重组蛋白制备了兔抗rVP110-B多克隆抗体,该抗体用于凡纳滨对虾鳃细胞膜蛋白与rVP110-B的Far-western分析显示,凡纳滨对虾鳃细胞膜蛋白中除90 kDa左右的血蓝蛋白外,在41.7 kDa存在结合条带,经质谱分析表明这条鳃细胞膜蛋白是肌动蛋白。  相似文献   
148.
为探讨长大经产母猪妊娠期不同阶段背膘厚对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B超仪测定经产母猪配种时、妊娠30 d、60 d、90 d和110 d时的背膘厚,并对测定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弱仔数、死胎数、初生窝重和初生个体重进行统计。结果表明:长大经产母猪在配种时保持背膘厚大于16 mm,妊娠前期背膘厚保持在18~20 mm,妊娠后期及临产时背膘厚保持在20~22 mm,母猪繁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49.
坛紫菜不同色素突变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探讨了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褐色、褐绿色、翠绿色、红棕色、棕褐色、桔红色和紫色7种色素突变体的子一代叶状体形态特征、生长及4种主要色素含量的变化.3~4cm长的不同色泽幼苗经20d培养后的结果显示:(1)各色素突变体从长度、宽度、鲜重量和细胞厚度方面较野生坛紫菜均具有显著优势;在培养时间内,各色素突变体的长度日增长量均显著高于野生型坛紫菜;褐绿色、棕褐色和红棕色突变体在鲜重日增重率上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第11~15天所有色素突变体的平均日增重率均高于野生型;(2)红棕色、棕褐色和紫色突变体的总藻胆蛋白含量明显高于野生型.紫色突变体的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含量均为最高,其中藻红蛋白、别藻蓝蛋白含量为野生型的3倍.叶绿素含量均无明显变化.本研究结果为有效利用坛紫菜的不同色素突变体进行种质改良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乳产品的需求从“量”逐步提高到了“质”。生产高乳脂率、高乳蛋白量的优质乳产品逐渐成为现代奶业发展的大趋势。为促进奶业进一步发展,缓解国内优质奶牛的供需问题,我国不断引进优良奶牛品种,进行品种改良,有效填补了国内高品质乳产品的缺口,并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娟姗牛乳品质高,抗逆性强,热应激适应力好,是适合我国南方地区饲养的优质抗逆奶牛品种。本文以江苏地区娟姗牛养殖为例,详细介绍了娟姗牛的生理特点、生产性能以及抗热应激能力,探讨娟姗牛在江苏地区的利用方向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