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4篇
  6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热处理对"银帝"厚皮甜瓜采后病害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银帝”甜瓜为试材,研究了热处理对采后损伤接种的甜瓜主要病害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5 5℃5 0mg/ kg Azoxystrobin浸泡1m in、5 5℃2 5 0 mg/ kg Imazalil浸泡1min、5 5℃热水浸泡3min处理对甜瓜软腐病(Rhizopus)、白霉病(Fusarium )及粉霉病(Tichothecium )具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其中以5 5℃热水浸泡3min处理对甜瓜软腐病效果最为明显,完全抑制了软腐病害的发生;对甜瓜粉霉病的控制以在5 5℃条件下5 0 m g/ kgAzoxystrobin浸泡1m in处理效果为最佳。无论是白霉病还是粉霉病的控制均以热化学处理效果佳于单独杀菌剂处理。  相似文献   
32.
荞麦粉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对荞麦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优选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60℃条件下,用15倍的乙醇(65%)浸提3h,提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3.
硅酸钠处理对杏品质和风味物质的影响(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酸盐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物质,已被广泛用于果蔬等采后病害的控制,为了研究其处理对园艺产品品质的影响,该文以兰州“大接杏”(Armeniaca vulgaris Lam. cv. Lanzhou Dajie)为试验对象,在室温(22±2℃)下使用硅酸钠(10 mmol/L)化学诱抗处理,探讨硅酸盐对杏果实品质,特别是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酸钠处理可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和腐烂率的升高,在贮藏结束后,其分别是对照组的1.95倍和58%。并能够减少贮藏过程中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及Vc含量的下降,但对果实总糖含量的影响不显著。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方法分离鉴定了“大接杏”果实的香气成分,共分离鉴定出超过100多种挥发性成分。硅酸钠处理样挥发性物质的释放总量低于对照。同时,处理后的杏果还表现出醛类物质、萜类物质和β-紫罗兰酮的释放增大和酯类物质的释放减少的现象。与对照相比,该处理能够更好地保持杏果实良好的品质,是一种可行的杏果保鲜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4.
《果蔬贮运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果蔬贮运学》现行实验课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改进措施:1.密切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不断完善改进实验内容;2.学生参与实验内容的安排设计,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热情;3.同一参数连续多次测定,加深对果蔬采后生理、病理及环境条件变化的全面理解;4.独立完成全部实验内容,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5.按研究论文格式撰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科研文章写作能力;6.实验内容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紧密结合,以弥补实验经费的不足;7.实验成绩与期终总成绩挂钩,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35.
琥珀酰化修饰改善牦牛乳酪蛋白胶束结构及疏水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琥珀酰化是改善食品蛋白质功能性质的常用手段,牦牛乳是青藏高原特色乳资源.为了揭示琥珀酰化对牦牛乳酪蛋白胶束结构的修饰作用,以牦牛乳酪蛋白为原料,研究了琥珀酰化修饰对其结构及疏水性的影响.分别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了修饰前后酪蛋白胶束二级结构变化,采用动态光散射技术分析了修饰前后酪蛋白胶束粒径变化,采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酰化反应对酪蛋白的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显示,牦牛乳酪蛋白胶束二级结构为33.1%β-转角、23.2%无规卷曲,32.0%β-折叠和11.7%大环结构,α-螺旋结构未检出.琥珀酰化修饰后,α-螺旋结构形成,含量为12.4%,其他二级结构含量变化不大.琥珀酰化修饰使酪蛋白胶束粒径减小,由不规则的球形转变为规则的球形,疏水性显著降低.研究结果可为牦牛乳酪蛋白的改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6.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糯米粉添加量及水分添加量的4因素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微波对蚕豆粉膨化度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微波膨化的蚕豆粉,整体呈灰白色,最高膨化率可达94%;入口酥脆,不顶牙,无腥味.正交试验最佳的工艺组合为:微波功率900 W,微波时间165s,糯米粉含量50%,水分添加量60%.水分添加量和糯米粉含量对蚕豆粉膨化度影响极显著,其中糯米粉可以改善蚕豆粉的膨化效果,而水分对膨化蚕豆粉的口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7.
分别以50mg.L-1 Harpin和100mg.L-1 BTH处理厚皮甜瓜,研究诱抗剂对植物生长期间抗菌物质合成的影响。叶片中抗菌物质用甲醇-二氯甲烷浸提,薄层层析色谱(TLC)分离,并以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为指示菌,对其抑菌带的抗菌物质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结果表明:甜瓜叶片中含有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3,5-环庚三烯、9,12,15-三烯十八酸等多种预存抗菌物质;经Harpin或BTH诱抗剂处理后,抗菌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均显著增加。诱抗剂处理不仅可诱导甜瓜植株上述固有抗菌物质含量的增加,而且还可诱导合成新的棕榈酸、棕榈酸甲酯、9,12,16-三烯十八醛、邻苯二甲酸丁酯等多种可能的抗菌物质。Harpin或BTH处理可以限制二孢白粉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菌丝在叶片中的扩展,显著降低甜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田间病情指数。  相似文献   
38.
水杨酸对厚皮甜瓜采后病害及苯丙烷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采后水杨酸处理对厚皮甜瓜果实采后病害的抑制效果和苯丙烷代谢的增强作用。【方法】以‘玉金香’厚皮甜瓜为试材,用4 mmol•L-1水杨酸采后常温浸泡10 min,测定处理对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损伤接种果实病斑直径和自然发病率的抑制,以及对果实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性和产物积累的影响。【结果】水杨酸处理不仅明显降低了果实损伤接种T. roseum的病斑直径,而且还显著减轻了常温贮藏期间果实的自然发病率。水杨酸处理明显提高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4CL)和肉桂酸羟化酶(C4H)的活性,处理后6 d,其C4H和4CL活性分别比对照高1.0和2.8倍,10 d时PAL活性为对照的1.6倍。此外,处理还显著提高了果实的总酚以及木质素含量,处理后4 d和10 d果实木质素和总酚含量分别高出对照30.6%和30.0%,但处理对类黄酮含量影响不大。【结论】采后水杨酸处理能够通过诱导厚皮甜瓜的苯丙烷代谢增强果实对采后病害的抗性。  相似文献   
39.
以水解度和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酶法水解非洲鲫鱼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鲫鱼蛋白的较优水解酶为木瓜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其中,木瓜蛋白酶对鲫鱼蛋白的较优水解条件是:60℃、pH6.0、料液比1∶5(w/v)、酶用量5%(w/w)、水解4.0 h;碱性蛋白酶的较优水解条件是:酶用量5%、料液比1∶3、65℃p、H 8.0、水解4.5 h;而双酶水解的优化工艺是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按1∶3(w/w)混合同时水解,酶用量为5%、料液比1∶5、55℃p、H 8.0、水解4.0 h,水解度最高达30.94%,制得的水解液清亮透明,气味较好,基本没有腥味和苦味.  相似文献   
40.
采前喷施苹果酸对苹果梨采后黑皮病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采前喷施25 mmol.L-1苹果酸对常温贮藏期间苹果梨果实黑皮病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酸处理可有效降低贮藏期间苹果梨的黑皮率和黑皮指数,抑制果实丙二醛的积累和细胞膜透性的增大,降低贮藏初期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提高果实贮藏早期的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藏期间果实的过氧化氢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