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7 毫秒
1.
【目的】控制贮藏期马铃薯发芽来提高种薯质量和节约贮藏成本.【方法】采用以‘大西洋和夏波蒂’2个品种的微型薯为材料,在4、10、20℃3种不同贮藏条件下贮藏120 d后,统计发芽率,测定块茎内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生长素(IAA)含量.【结果】随着贮藏温度的降低,马铃薯发芽率显著下降,在4℃贮藏条件下,夏波蒂与大西洋的ABA含量分别为119ng/g和143ng/g,而在20℃和10℃贮藏条件下,检测不到ABA.GA3含量也随着贮藏温度的降低显著下降,在4℃贮藏条件下,‘夏波蒂’和‘大西洋’的GA3含量分别低于20℃贮藏条件下66%和58%;在4℃贮藏条件下,夏波蒂和大西洋IAA含量分别低于20℃贮藏条件下83%和86%;【结论】ABA是抑制马铃薯发芽的主要激素因素.在此基础上配制以ABA结合H2O2的抑芽剂,并使用该抑芽剂对大西洋和夏波蒂微型薯进行抑芽,测定施用抑芽剂后的內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ABA∶H2O2(3%)∶C2H5OH(5%)=0.1g∶0.1L∶0.9L配比下施用的发芽率下降幅度最大,ABA含量最高,GA3和IAA含量最低,为良好的抑芽剂配方.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块茎蒸煮品质、质构特性及加工型品系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蒸煮是马铃薯食用最主要的加工方式,马铃薯商业化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蒸煮加工的品质性状进行定量化分析和分类。根据商业化加工的需求在品种选育中进行蒸煮品质性状的早期选择和筛选,确定蒸煮加工型品种的品质性状特征和相关参数,同时从现有品种和品系中根据商业化加工参数筛选适合不同用途需求的蒸煮品种,是提高蒸煮加工型品种选育效率和方法的有效手段,为制定蒸煮加工型品种选育目标提供基础。【方法】在对马铃薯品种和品系的块茎产量、块茎大小、薯型、薯肉颜色、芽眼深度、抗病性和商品率的初步选择基础上,筛选14个品种和品系进行蒸煮试验,在普通蒸锅中放入块茎蒸煮25 min,蒸熟后,在室温环境冷却20 min,7 d后,分别对蒸煮前后块茎色泽变化、蒸煮前后块茎硬度、蒸煮前后软化度进行测定。同时测定这些品种和品系的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蔗糖含量、葡萄糖含量、果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绿原酸含量、柠檬酸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分析以上成分在蒸煮加工过程中变化对品种和品系块茎的风味、色泽和质构特性的影响,确定蒸煮加工型品种的加工参数。【结果】选育蒸煮加工型马铃薯品种,首先考虑田间综合农艺性状要能够满足商业化生产与加工过程工艺流程和加工机械要求。块茎还原糖含量是影响蒸煮风味中甜度的主要因素,含量应控制在0.4%以下。游离氨基酸含量与蒸煮风味中鲜味有关,14个品种和品系的氨基酸含量差别还不能构成显著的风味差别,所有品种和品系的氨基酸含量介于30—70μmol。块茎品种风味构成中的苦味来源主要是糖苷碱含量,蒸煮加工型品种的糖苷碱含量应控制在150 mg·kg~(-1)以下。蒸煮后冷却20 min块茎色泽变化值和蒸煮后7 d的色泽变化值ΔE差值是衡量蒸煮加工型品种色泽变化的重要参数。块茎蒸煮前后的软化度是衡量蒸煮加工型品种质地变化的重要参数。【结论】14个品种和品系块茎蒸煮后的风味、色泽变化、质构特性变化是判定蒸煮加工型品种的重要参数,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全面分析表明,品种Burbank、Shepody和品系0724-58、0712-66是蒸煮后软化度比较高的品种和品系,而0744-8和0722-26是蒸煮后软化度比较低的品系。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抗低温糖化渐渗系培育和炸片品系筛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选择具有2n配子的马铃薯原始栽培种和野生种品系,与当地主栽品种杂交、回交多年获得马铃薯渐渗系,从中筛选适宜的马铃薯炸片品系和最佳抗低温糖化渐渗系亲本,开辟马铃薯原始栽培种和野生种利用的新途径和方法。【方法】通过马铃薯渐渗系后代群体田间农艺性状选择,不同储藏条件对炸片品质影响分析以及块茎中还原糖、酸性转化酶、游离氨基酸、薯片色泽和丙烯酰胺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原始栽培种S.phureja和野生种S.chacoense来源的渐渗系产量、干物质含量、商品率显著高于S.vernei和S. raphanifolium来源的渐渗系。低温储藏(4℃)180 d中,不同渐渗系还原糖积累能力显著不同。渐渗系0712-33、0722-90、0732-43和0742-66的还原糖含量较低,油炸后产生的丙烯酰胺含量较低,色泽鲜亮均匀,具有优良的炸片加工特性。【结论】利用马铃薯原始栽培种和野生种与栽培种杂交、回交创造马铃薯抗低温糖化渐渗系是一种有效可行的马铃薯育种方法,原始栽培种S.phureja和野生种S.chacoense是适合炸片品质改良的渐渗系亲本。  相似文献   
4.
分别以50mg.L-1 Harpin和100mg.L-1 BTH处理厚皮甜瓜,研究诱抗剂对植物生长期间抗菌物质合成的影响。叶片中抗菌物质用甲醇-二氯甲烷浸提,薄层层析色谱(TLC)分离,并以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为指示菌,对其抑菌带的抗菌物质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结果表明:甜瓜叶片中含有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3,5-环庚三烯、9,12,15-三烯十八酸等多种预存抗菌物质;经Harpin或BTH诱抗剂处理后,抗菌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均显著增加。诱抗剂处理不仅可诱导甜瓜植株上述固有抗菌物质含量的增加,而且还可诱导合成新的棕榈酸、棕榈酸甲酯、9,12,16-三烯十八醛、邻苯二甲酸丁酯等多种可能的抗菌物质。Harpin或BTH处理可以限制二孢白粉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菌丝在叶片中的扩展,显著降低甜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田间病情指数。  相似文献   
5.
不同海拔珠芽蓼叶片类囊体膜色素含量及光系统功能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山3个海拔(2 200,3 400,3 900 m)处生长的珠芽蓼叶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海拔珠芽蓼叶片类囊体膜色素含量、叶绿紊荧光参数以及光系统电子传递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海拔珠芽蓼叶绿素总含量Chl(a+b)及叶绿素b(Chl b)含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而叶绿素a/b(Chl a/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相似文献   
6.
外源激素对马铃薯试管苗耐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铃薯栽培品种甘农薯2号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了在0.4%、0.6%NaCl胁迫下外源激素GA3、6-BA、IAA对试管苗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激素均对马铃薯试管苗受到的盐胁迫具有一定缓解作用,使盐胁迫下的试管苗叶绿素含量提高、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降低,其中GA3和IAA提高叶绿素含量的效果显著,GA3降低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效果比6-BA和IAA明显。  相似文献   
7.
最佳种植密度有利于对不同叶型马铃薯品种的田间管理,而且在高产同时可以获得最佳产量组分。为研究马铃薯叶型和种植密度的相互关系,找到不同叶型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选取株型直立的中晚熟代表品种Atlantic(叶上冲型)和甘农薯7号(叶平展型),固定行距70cm,设置30、25、20、15和10cm 5个株距,测定了植株性状、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块茎产量组分,并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下2个品种性状差异以及植株性状和产量组分之间的相关性。田间鉴定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2个品种的株高、节间距、披垂度和叶面积指数增加,茎粗、垂角和叶夹角降低,光合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增加,但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降低。相对于叶上冲型品种Atlantic,叶平展型品种甘农薯7号披垂值显著增加。株距为15~30cm时,2个品种种植密度的提高均可以显著增加单株产量、单株结薯数和小区产量。结果表明,叶平展型品种甘农薯7号在株距25cm、叶上冲型品种Atlantic在株距20cm时,植株冠层结构分布最佳,商品薯率和小区产量较高,为最适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8.
河西绒山羊次级毛囊超微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成年绒山羊次级毛囊组织超微结构的周期性变化过程,为研究绒山羊绒毛生长的分子调控机理奠定形态学基础。【方法】活体采集的皮肤样品,经3%的戊二醛前固定和锇酸的后固定,通过上行酒精梯度脱水后进行包埋。制作河西绒山羊一年周期内每个月的皮肤超薄切片,经铀和铅双染色后在透射电镜下进行超微结构的观察、拍照和分析。【结果】河西绒山羊次级毛囊组织的超微结构随着毛生长周期呈周期性变化,可分为5个不同的时期,即1-2月为休止期、3-4月为生长前期、5-8月为生长期、9-10月为退行前期、11-12月为退行期。【结论】阐述了河西绒山羊次级毛囊在一个完整的生长循环过程中所处的5个不同的时期,为绒山羊绒毛相关领域的研究奠定超微结构方面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马铃薯普通栽培品种"大西洋"的试管薯为材料,针对马铃薯块茎富含多糖和酚类化合物的特点,分别采用Chan法和Trizol法提取马铃薯块茎总RNA。结果表明,Chan法比Trizol法更适宜提取马铃薯块茎总RNA,该法提取的总RNA的28S、18S和5S rRNA条带清晰可见,无降解现象,未被蛋白质、多糖、酚类物质以及残余试剂所污染,且通过RT-PCR技术可以成功扩增出马铃薯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小亚基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进行两种提取方法下马铃薯块茎蛋白质组结果差异分析,并确定最佳马铃薯块茎蛋白质提取方法.【方法】采用酚提取法和三氯乙酸/丙酮沉淀与乙酸铵/甲醇沉淀相结合的两步沉淀法提取马铃薯块茎蛋白质,进行2-DE分离,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MALDI-TOF-MS质谱鉴定.【结果】两步沉淀法提取的马铃薯块茎蛋白质较酚提取法获得蛋白质纯度和浓度及蛋白质点数目均明显增加,双向电泳凝胶图谱分辨率较高.质谱鉴定结果表明,两步沉淀法中鉴定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丰度均显著高于酚提取法,并鉴定到一些新出现的蛋白质包括假定的线粒体NAD依赖的苹果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类似物和蛋白酶抑制剂II前体类型B.【结论】提取马铃薯块茎蛋白质时两步沉淀法优于酚提取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